肖惠斌
【摘 要】教課,人人都可說會,但不可就人人都可以教好。真正意義上的把課教好,需要去全身心投入,這全身心投入,不是教師在課堂演繹著屬于自己的精彩,而應當是形成師生之間交互著生命意義上的歌唱。本文所做的溫馨、生動、激蕩學生學習英語,其實就是在做著生命意義上的歌唱工作。
【關鍵詞】溫馨;生動;激蕩;學習英語
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老師曾經這樣說:“教課,就是全身心投入,用生命歌唱。”于漪老師的話,“全身心投入”是手段,“用生命歌唱”是目的。這里的用生命歌唱有其比較特殊的含義,作為站在英語課堂上的老師,需要以自己的情懷引動學生,實現師生之間生命的共同歌唱。
一、實現英語課堂師生生命共同歌唱教師是溫馨的
作為初中學生,是剛剛從小學過來的,在他們身上還多多少少有些小學階段學習英語的特質。小學階段學生的英語學習多屬于啟蒙性的,而到了初中階段則多重意義上體現出一些比較意義上的加速。初中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多體現出一些意義上的不很適應。如需要學生去積累一定的學習方法,需要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去拓展應用英語的能力,需要學生能夠在具體的學習活動中提升自主性的能力等。應當說,在這樣的加速階段,對學生的要求是比較高的。而我們的學生又可能是怎樣的情狀,大都不能適應新的學習要求,我們教師也就顯得那樣的措手不及。其實也是沒有什么措手不及的,只要我們以足夠的親和力去溫馨著一個個學生,以高度的自身教學智慧發揮下的親和去溫馨自己的教學對象,用學生所喜聞樂見的生活去詮釋學生所難于理解的英語。如英語教學中,需要學生去接受到英語文化的熏陶感染。但人們似乎都以為讓學生接受英語文化,是一種意義上的軟任務,這就是一種錯覺了,甚至就是一種嚴格意義上的不負責任。從實現英語課堂師生生命共同歌唱教師是溫馨的角度去思考,讓學生接受英語文化是必需的,作為教師自己所首選的當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因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媒體手段,促使學生去接觸到更為豐富的英語文化。如去比較深入地鉆研教材,挖掘教材文本的英語文化,如壓縮簡單機械的知識訓練,給學生以綽綽有余的廣泛閱讀時間等。
二、實現英語課堂師生生命共同歌唱教程是生動的
作為當今的英語課堂教學,其教學模式可以說就是那樣的百花齊放、百花爭艷。但不管怎樣的教學模式,都應當保持英語教學課堂其教學程序的生動性。這里的生動并非就是我們教師去展放屬于自己的精彩,而應當讓學生去展放著屬于自己的精彩。這應當也是英語教學本真價值的提升體現,英語教學就是讓學生去學會用英語做事情,其教學的最本真價值當是提高被教育者綜合英語素養。從初中學生學習英語的實際情形看,要想能夠形成課堂學習中其程序推進的生動,需要多去思考學生視野拓展的問題,需要教學課堂多去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甚至就是創新學習的潛能。如在平時的英語學習中,我們不把英語教學的課堂簡單看作為英語詞匯和語法的積累,而去視其為必須多讓學生去了解更多的知識與問候。如果我們教師和學生都去建立起這樣的意識,并付諸于相關的實際行動,那教學的課堂定然會生動起來。我們初中學生已經具備著一定意義上的學習能力,已經具備著一定意義上的社會閱歷和生活經驗。假如我們能夠利用學生學習英語的機會,或者就是見縫插針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機,讓學生就能夠在學習的課堂中去拓展視野。譬如教學相關的課文,我們就可以為學生去準備些隨文性的泛讀材料,不僅僅就讓學生在課后去讀,也完全可以就讓學生在課堂上立馬意義地讀起來。學生讀得多了,甚至就是比較意義上的泛化著,學生在日后的課堂學習中,就完全可以生動地閱讀,生動地感悟。再說其潛能的挖掘問題,潛能的挖掘是多元的,也是一定程度上的全方位,我們則應當去抓住學生潛能發揮的最佳時段。
三、實現英語課堂師生生命共同歌唱教學是激蕩的
英語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教與學,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促進者。只有學生自主學習的地位真正確立,只有教師去比較藝術地進行引領,英語課堂師生生命共同歌唱就可以在和諧意義上得以實現。從這樣的角度去思考,作為英語教學的課堂,就需要努力提升學生的思維水準和思維的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水準,需要思考學生固有思維發展的問題。學生英語課堂相關思維的實踐告訴我們:英語學習的固有思維發展,從一定角度去說,束縛著學生的發展和提升。既然固有思維對學生思維發展有著一定的負面影響,那我們就應當在讓學生接觸英語學習的多種思維方式上去做文章,而且就應當是做實和做好文章。平時的英語教學中,我們所能讓學生涉獵到的英語文化已經比較意義上普遍起來,而且也就是越來越豐富。但我們也看到這樣的現實,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涉獵到比較豐富的英語文化后,也免不了產生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就說思維問題,我們中國文化中的思維,比較傾向于的是中庸思維,學生在接受相關教育后,中庸思維也在學生的腦際比較根深蒂固起來。而西方文化中的思維又何如?我們比較多發現的是西方文化中的思維其原則性則顯得比較強。這就需要我們做出這樣的抉擇,在讓學生思維中,努力去做改善學生思維的工作。多以比較能夠發揮作用的啟迪策略,讓學生感覺到自身固有思維所存有著的一些問題,讓學生感覺到西方文化之習慣思維的重要性。這樣學生即可在相關的英語學習活動中,去比較自覺地改善自己的思維,促進著自己思維的進一步趨向良好。從如此之意義上說,實現英語課堂師生生命共同歌唱其教學應當是學生思維的不斷蕩漾,教師必須充當好理想的激蕩者。
【參考文獻】
[1]祁智.剝開教育的責任[M].江蘇教育出版社,2013
[2]肖川.教育的使命與責任[M].岳麓書社,2007
[3]葉瀾.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論中小學課程改革深化[J].教育研究,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