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課堂對話是新課改倡導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旨在破除教師獨霸課堂的弊端,提高課堂教學的活力和質量。然而在實踐中卻出現了“滿堂問”代替“滿堂灌”,淺對話、假對話、亂對話等現象。今天,我們再度審視課堂對話,希望能挖掘這些迷象背后的根源,從學理上找到糾偏的思路,從實踐中總結出應對的策略。
要破解課堂對話迷局不妨回到課堂教學原點來考量,厘清課堂對話的取向,即課堂對話應指向以批判性思維為重點的核心素養,指向問題解決的整體性學習,指向基于學習共同體的深度學習。
作為教師,要學會判斷分析對話中學生真實的學情,多追問學生“還有什么方法”“還能提出哪些問題”“你的解答與同伴的區別是什么”等。
課堂對話的前提是傾聽,只有師生、生生在“認真傾聽”后,才能實現智慧碰撞,才能走向深刻,成就所有參與者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