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芬
隨著素質教育的進行,初中物理教學也在教學改革的浪潮中前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入挖掘新課改教學中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教學方式,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使他們在學習中認真思考、探索,養成善于探究的學習習慣和科學嚴謹的實驗精神,不斷提高他們的物理綜合能力。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教師在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時,要給他們足夠的時間進行分析,在逐步深入的探究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一、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物理教材中有一些比較抽象的物理知識需要讓學生掌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中灌輸理論知識的方式,結合物理學科的特點進行教學,創設有趣的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探究積極性。例如,在教學凸透鏡的相關內容后,我帶領學生在晴朗的中午進行了白紙自燃實驗。實驗分為兩個:實驗一是用放大鏡對著太陽光,使太陽光透過放大鏡形成的光斑對著一張白紙,讓學生觀察白紙的自燃現象。實驗二是運用足夠的水,透明塑料薄膜,圓形支架,白紙。讓學生分析討論,如何進行實驗可以使白紙自燃。在討論過程中,學生利用學到的凸透鏡的性質特點進行了試驗操作,他們把透明塑料薄膜裝上水,放到圓形支架上,制成一個簡易凸透鏡,把紙放到簡易凸透鏡形成的光斑下,進行實驗。經過十分鐘,白紙自燃了。實驗獲得成功后,學生的學習興致高漲,他們認真分析兩個實驗的共同點和區別,加深了他們對凸透鏡知識的理解,促進他們物理思維的深入發展,讓他們物理學習充滿興趣。
二、以學生為主體,提供探究平臺
隨著創新教學模式的出現,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關系也發生了變化,教師成為了教學的設計者、組織者,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起到引導和啟發的作用。學生從被動的學習狀態中解脫出來,成為學習的主體。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引導主動探究,調動思維的活躍性,深入分析物理知識。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中,教師要使課堂教學獲得實效,需要真正對學生放手,在讓他們進行知識探究時,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深入思考,并針對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探究,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順利解決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在學生進行知識探究時,教師要為他們積極探究的學習環境,讓他們能通過自主探究、合作討論等環節掌握教材中的重點知識,促進他們物理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注重課前預習,提高學生的預習意識
課前預習是高效學習的基礎和促進因素。通過預習,學生對要學習的內容有了基本了解,對于不理解的問題能在課堂學習中進行重點思考和分析。通過預習,讓學生的學習具有了明確的方向性,使他們充分利用課堂學習時間,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在預習環節,不僅僅是閱讀物理教材,而是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思考和探究。這就要求學生充分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利用掌握的物理知識進行分析,在積極的學習態度下,使預習環節效果獲得最優化。在預習環節,為了讓學生的預習效率提高,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提出預習問題。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能抓住教材中的重難點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教材內容。在設計問題時,教師要注重問題的啟發性原則和趣味性原則,使學生能對問題產生興趣,在與教材知識點相關的一系列問題的引導下,逐步深入地進行預習,使預習效率大大提高,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打下基礎。
四、加強學法指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隨著創新教學的開展,教師和學生構建了新的師生關系和地位,教師不再對知識進行詳細講解,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物理知識進行新知識的學習和思考。由于學生的物理知識有限,物理思維處于發展階段,在學習過程中容易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在這時教師要充分發揮對學生的引導和啟發作用,讓他們通過整理、歸納、總結,找出新舊知識的聯系點,以此為切入點進行深入分析,有效解決遇到的問題,促進他們物理思維的發展。在學習過程中,教師還要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使他們能運用有效的方法學習物理知識,完善物理知識體系,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在主動探究下能把握學習方向,在探究教材內容時能直接、迅速地獲取有用的物理知識,促進他們物理探究能力的提高。
五、注重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觀察和創新能力
物理學科是理論和實驗相結合的學生,實驗教學是理論教學的基礎。學生掌握的物理知識可以在實驗操作中加深理解,同時理論知識能為他們進行實驗操作提供探究依據,使他們在科學、嚴謹的態度中順利完成實驗操作,提高他們的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在試驗操作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利用觀察后掌握的信息促進他們的思維積極思考,深入挖掘實驗中蘊含的物理知識。敏銳的觀察能力能讓學生在試驗中獲得別人不易察覺的物理規律,在試驗操作中認真觀察,能讓學生獲得更多的信息,激活他們的物理思維,引導他們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在試驗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大膽探索,把驗證性的實驗變為探索性的實驗,使他們創造性的完成實驗操作,并認真分析實驗所得的數據,有助于培養學生科學嚴謹和精益求精的實驗精神。例如,在教學“平面鏡成像”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掌握教材知識的基礎上,自己準備實驗器材、設計實驗步驟,在操作中進行實驗記錄、數據分析、針對結果討論等。在學生親自參與的實驗活動中,他們的思維活躍,能針對遇到的問題認真分析和討論,最終通過實驗得到平面鏡成像規律。實驗的成功完成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成就感,使他們產生了強大的學習動力,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實現了高效的物理教學。
總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在新課標要求的指導下進行大膽創新,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發揮他們的創造性,深刻掌握所學的物理知識。在新型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要把物理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相結合,讓學生在試驗操作中進行探索,加強他們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提高他們的物理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