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梅
【摘要】要想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關鍵是要提高小學生對作文的興趣,這就需要我們小學一線教師不斷探討,不斷總結,從而,上升到理性。
【關鍵詞】生活;作文;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應該主要體現在作文上。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應該數作文,如果小學生能在小學階段打好底色,那么對于進入初中、高中學習都將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覺得作文是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也是考查學生掌握漢語知識的重要手段之一。作文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它是培養學生書面表達的重要途徑,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是提高學生思想認識水平的重要途徑。魯迅先生曾經說過:“美術家固然須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須有進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他的制作,表面上是一張畫或一個雕像,其實是他的思想與人格的表現。”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而在語文實踐中越來越體會到作文教學中培養“樂知者”是多么的重要。曾經有這樣一名學生,作文水平很差,但老師抓住她喜歡表揚的特點,每篇作文,老師總是想方設法找出作文中閃光點,哪怕微弱的亮點,都大張旗鼓地表揚。這位學生對作文課產生濃厚的興趣,作文水平直線上升。不久前,在家鄉報紙上連續發表自己的文章。這樣她的作文興趣更濃了,她在自己的作文中也透露,自己的理想是將來要成為一名作家。從古至今,從國內到國外,有關興趣的名人名言數不勝數。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我認為,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教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歌德也曾經說過:“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而在英國有這樣一句諺語:“興趣是不會說謊的。”諸如此類的還有很多,它們只說明了一個共同的道理,那就是:無論做哪一件事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它是通往成功的良好開端!立足于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生活作文教學,教師要樹立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的理念。在我們平時引導學生作文時,發現許多假作文,要么抄襲作文選上文章,要么將其中的作文改頭換面,根本沒有生活的引子,試想,這樣的作文能感人嗎?顯然是不可能的。當然,冰心曾經說過:“小學生作文,模仿不是好方法,但沒有更好的方法。”但冰心所說的模仿只是指文章的謀篇布局、寫作方法等的模仿,絕不是說抄襲或變相抄襲。作文就是要求學生將生活的真實用筆寫出,因為生活而寫作,因為生活的需要而寫作,沒有生活的真實就沒有作文可言。為生活而作,因生活的需要而作,離開了生活便沒有了作文。即使老師強迫學生作文,寫出來的也只是無病呻吟或假大空作文。那么,提高學生作文興趣的主要途徑有:
一、觀察應該是提高學生寫作興趣首要一環
有人說,沒有觀察就沒有作文。觀察是作文源泉,是作文訓練的前提。通過觀察學生才能找到作文源泉。有一次,六年級組進行拔河比賽,比賽前,我就指導學生要注意觀察整個比賽的場面,還要觀察每個同學在比賽時表情和動作等,做到點面都要兼顧。并事先將作文題目《記一次拔河比賽》告訴學生,由于學生觀察仔細,所有學生的作文都寫得很長,文章內容也有血有肉,由于在比賽時,我也是身臨其境的,發現學生的作文沒有一句是假話和空話。就連平時作文寫得“兔子尾巴長不了”的同學,這次作文也都少有的長。
二、實踐是小學生作文的依據
我也不知哪位名人說過這樣一句話,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造是孫子。從這位名人的這句話里,我們不難知道,學生的實踐和獲取的知識以及創新之間的關系。實踐在作文中所起的作用,應該說它是學生作文素材的來源地。平時,我總是積極鼓勵引導學生參加學校和社會組織的各項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動手動腦、互助合作能力得到充分展示和提高,更為作文提供有力素材。如我在讓學生寫《媽媽,今天讓我當次家》一文時,學生看到這個作文題目,一蹦三尺高,回家后,他們跟父母一說,父母親也很高興,不少家長在這天都做個甩手派,這些同學把家里的買菜弄飯、洗衣拖地等一條龍服務全攬下來,從中真正體會到父母的勞動艱辛,對父母的感激和愛油然而生。寫作文時,同學們也都有話可說。
三、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
作文歸根到底就是要求學生: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通過實驗得知,引導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文體活動,讓學生從組織的活動出發引導學生進行寫作,這樣,學生從自己的親自體會出發,把自己在活動中印象最深的東西記錄下來,再加上自己的人生體驗和感想。這樣,還愁作文寫不好嗎?
四、要為寫作創設情境
有一次,我們班級的小紅和小明發生糾紛,小紅的《非常課課通》放在書包里不翼而飛了。她聽別人說,是小明拿的。小明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把自己的書包翻了個底朝天。但小紅還是一口認準是小明拿的,兩人吵得不可開交。我抓住這個機會。對小紅和小明說,這樣,我回頭不到教室去,你們兩人在大家面前說,但不許動手,讓大家評判,并說出處理決定。由于雙方都覺得自己有理,兩人愉快同意了。于是,我讓他們在辦公室守守,我到班級事先做了安排,讓大家細心觀察兩個同學吵架的語言、神態等,并讓班長負責主持,大家做法官,我躲在暗處默默地看著。果然,小紅和小明,到了班級開始了他們的講理,你一言我一語,誰也不讓誰。似乎兩人理由都很充足,同學們個個神情專注、目瞪口呆,這時,我信步走進教室,讓兩個同學繼續到辦公室等待我處理。讓大家針對剛才的場景,寫一段話。題目叫《吵架》,要求用上提示語在前、在中、在后和沒有提示語的方式。其實,小紅和小明平時都是聽話好孩子,雖然小明喜歡拿小紅東西,但這次小紅的《非常課課通》真的不是他拿的,最終的結果是,小紅的書放在書包夾層中,根本就沒人拿。但通過這件事,我為學生提供了生活情景,讓他們寫自己親歷的生活情景,作文中也就表達了真情實感,學生寫作積極性也就大大提高了。
參考文獻
[1]李艷霞.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