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卉
【摘要】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標志,如何有效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應是我們廣大語文教師時刻關注的問題。筆者在教學中,通過將多媒體技術滲透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起到了錦上添花,畫龍點睛的功效。
【關鍵詞】語文閱讀;多媒體;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多媒體技術已經在教學中普遍使用,成為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多媒體應用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的高低。尤其在小學語文閱讀課上,適當應用多媒體,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會使枯燥的閱讀內容變得有聲有色,產生學習的靈感,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鞏固和記憶,能激發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通過近幾年多媒體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得到以下幾點體會。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學,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把抽象的知識變為生動形象的內容。小學生接觸的事物少,視野還不夠開闊,對課文中提及的很多事物,如《長城》《莫高窟》《兵馬俑》《金字塔》一類的人文歷史缺少了解。借助多媒體,可以從多角度地引起學生對人文歷史的興趣,促進他們的感官興奮,讓學生在閱讀課文時能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我在讓學生閱讀《長城和運河》時,首先介紹長城的雄偉,闡述長城的建筑特點以及它的歷史,然后利用多媒體播放叢山峻嶺中蜿蜒曲折、延綿無際的長城視頻。讓學生從“高山”“懸崖”“高大”“雄偉”中領悟出這項工程的“宏偉”和我們祖先的“偉大”,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然后多媒體重放讓學生跟著畫面視覺閱讀,讓小學生的感官盡可能都參與到閱讀學習中去,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由于多媒體存儲容量大,真實畫面趣味性強,能夠讓小學生的興奮狀態維持長久。
語文閱讀教學要根據小學生具有好奇、好動的特點,利用色彩、聲音和感覺思維把沉悶的歷史人文內容變成生動活潑,學生樂于接受、能夠主動參與其中的課堂內容,減輕學生的負擔,在多媒體配合下的閱讀,會讓學生變得充滿激情、充滿活力,激發小學生的愛國情懷,也能讓他們在很短時間內就能抓住閱讀課文的主題,在快樂中輕松學習,無形中提高了語文教學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創設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調動小學生對閱讀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要準確抓住學生感興趣的心理特點,提高閱讀效率。多媒體技術具有趣味性強的特點,能夠將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讓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在小學語文閱讀課上使用多媒體,能使單調灌輸式的教學變得有聲有色,將無聲靜止的授課變為聲、動結合的教學,把學生帶入課文所描繪的美好情境中。
在教學《望廬山瀑布》一課時,我先用多媒體將廬山各個景點的秀美風光向學生做簡單介紹,最后用多媒體定格“廬山瀑布”,聲情并茂地向學生介紹古詩中的情景:“同學們,在廬山眾多的風光中,最秀美壯觀的就是‘廬山瀑布在萬丈青山的襯托下,銀鏈般的飛流憑空直下,揚起陣陣水霧,讓人產生無限遐想!‘廬山瀑布以它的秀美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征服了無數的文人墨客,也征服了唐代大詩人‘李白,他寫出了不朽的詩篇《望廬山瀑布》。下面我們就在廬山瀑布的美景中一起來閱讀《望廬山瀑布》”。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被激發出來,這時的閱讀就會起到超乎想象的效果。
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利用小學生好奇心強,對新事物易產生新奇感的特性,巧妙利用多媒體。用多媒體技術的形象直觀性讓學生掌握閱讀內容,把興趣變成動力,讓多媒體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結合起來,邊看邊體會詩詞的意境,即有助于對課文的理解,還會讓他們記憶深刻。但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切忌盲目使用,過分依賴,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使用,用得過多學生也許會失去新奇感。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要注意與教材相關材料的積累
多媒體內容的組織離不開平時對事物的觀察和積累,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內容很少,需要大量素材輔助閱讀。雖然有教學參考書,但內容也不多。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物事情與我們所教內容是有關聯的,需要平時對材料的積累,為以后多媒體的制作積累素材。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網絡和信息技術收集材料,并對材料進行分類整理。這樣才能使我們制作的多媒體課件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內容充實,調動學生的感官去認識世界。
在制作《虎門銷煙》課件時,我把平時收集的中國近代史資料進行了細致的閱讀,把和課本內容相關的一些資料、圖片加入課件中,讓學生知道在“虎門銷煙”前后的世界環境和我國的狀況。介紹硝煙后民族英雄“林則徐”的結局,我是這樣展開的:“同學們閱讀了《虎門銷煙》,我們感覺正義得到伸張,民族氣節得到發揚,但是同學們,你們知道《虎門銷煙》的后果是什么嗎?后果是給我們帶來了第一次鴉片戰爭,簽訂了不平等的《南京條約》,民族英雄林則徐被發配新疆伊犁,給我們的民族帶來了百年屈辱?!?/p>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課上的應用一定要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既要內容適當,還不能過于復雜繁瑣,要讓學生易懂易學,有助于教材內容的理解。也可以適當地把輔助內容列為學生閱讀內容,增強學生的興趣,有助于學生對其他學科知識的掌握,真正做到寓教于樂,開闊視野。
總之,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使用,改變了我們傳統的教學模式,讓課堂變得生動活潑,充滿了樂趣,也讓小學語文閱讀課有了新思維、新創新。但多媒體的應用,還需要語文教師不斷去探索,發揮優勢,克服弊端,為語文課堂教學揚帆助力。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