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平
[摘要]童話,內容豐富多彩,情節離奇有趣,是很多孩子喜愛的一種文體。童話閱讀是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有效途徑。在小學階段,教師通過組織學生開展童話閱讀活動,選擇適合的童話故事,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采取新穎的閱讀方式,科學全面的評價童話閱讀的效果,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學生的閱讀體驗和參與程度,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關鍵詞]小學生;童話故事;閱讀;能力
對于很多小學生來說,童話故事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不僅內容精彩,情節生動,而且語言也別具特色,符合小學生的語言理解水平,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在小學語文教材中,選用了一些經典的童話故事,在把握教材的同時,教師應注重童話故事的課外閱讀,以童話這把金鑰匙,開啟學生自主閱讀的大門,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一、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選用適當的童話故事
不同性別、年齡和性格的小學生由于生活經歷不同,語言理解能力和生活常識也不一樣,對感興趣的童話故事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童話故事的閱讀,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得到鍛煉,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按照不同的興趣愛好,分門別類地為學生推薦不同的童話故事,滿足學生童話閱讀的個性化需求。
針對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他們識字較少,語言基礎比較薄弱,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繪本童話故事。借助繪本中直觀有趣的配圖,為孩子們插上想象的翅膀,讓學生邊看圖,邊閱讀,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童話故事的內容。對于三、四級的學生來說,識字量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是還不適合閱讀篇幅很長的童話故事,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篇幅較短、情節稍有點復雜的童話故事。這樣做既對學生產生教育,也可以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對于五、六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推薦一些中長篇童話故事,讓學生每天堅持閱讀一部分,引導學生概括故事的內容主題、思想情感等,在反復的閱讀中獲得深刻的體驗。對于相同年段的學生,教師也要考慮學生的個性化特征,區別對待。有的學生喜歡通過閱讀童話學習知識,教師可為學生推薦科學童話《五兄弟闖關》《胖子學校》等;有的學生喜歡比較有趣的擬人體童話,教師可為學生推薦《開直升飛機的老鼠》等。通過這樣的方式,為不同的學生推薦不同的童話故事,盡可能滿足不同學生的閱讀興趣。
因材施教,因人而異是組織學生高效開展童話閱讀、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原則。通過選擇不同的童話故事,迎合學生具有差異的閱讀需求,才能真正讓童話走進學生心里,成為閱讀其他書籍的敲門磚。
二、創設閱讀學習環境,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外界的環境氛圍能夠影響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對于小學生來說,自我約束能力普遍比較弱,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而閱讀需要靜下心來才能真正獲得理想的效果,所以,教師為了確保童話閱讀的效果,需要為學生的閱讀創造一種安靜的閱讀環境,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感染學生的閱讀心理,引導學生的閱讀行為,提高童話閱讀的效率。
教師為了組織學生進行童話閱讀,為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不僅在班級開設了“閱讀角”,動員班級的學生一起來建設這個“閱讀角”,把自己喜歡的童話故事帶到學校,和同學一起閱讀分享,并且制定“閱讀角”的管理制度,要求學生進入這個區域就要保持安靜,其他同學看到有同學在這里閱讀時,不能在教室吵鬧。另外,教師每天利用中午上課前半小時的時間進行全班的童話閱讀,學生之間可以相互交換童話書。在這半小時的閱讀時間內,前二十分鐘學生們需要認真閱讀,后十分鐘給學生分享閱讀的感受,讓學生說一說閱讀的童話故事內容,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通過這樣的方式,確保了學生進行童話閱讀的時間和效果,也實現了閱讀資源的共享,最大程度的利用了有限的書籍,還讓學生的童話閱讀有了一種良好的環境,班級形成比較濃厚的閱讀氛圍,對學生的童話閱讀行為產生強大的影響力。通過一段時間的堅持,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和閱讀能力的提高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因此,重視影響小學生童話閱讀的外界因素,為學生的閱讀提供有利的環境,避免學生受到不利的影響,可以極大提升童話閱讀的訓練效果,有效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順利幫助學生進入閱讀的世界。
三、創新童話閱讀方式,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
小學生普遍具有很強的好奇心,比較容易被新鮮的事物吸引,產生參與其中的興趣。鑒于這種情況,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童話閱讀時,不能千篇一律地使用一種閱讀方式,需要不斷創新,采取一些新穎獨特的學習方式,調動學生參與童話閱讀的積極性。這種做法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童話閱讀活動中來,從童話中汲取營養,在閱讀中鍛煉能力。
教師為了拓展童話閱讀的空間,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形式的課外閱讀活動。在班級組織學生開展童話閱讀比賽活動,利用孩子們爭強好勝、不肯認輸的心理,調動學生們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童話閱讀,鼓勵學生積極進行準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沒有對學生進行童話閱讀的形式進行限制,并且為學生出謀劃策,引導同學們一起閱讀,也可以和家長共同完成童話的閱讀,還可以向老師尋求幫助和指導等。為了準備童話閱讀比賽,學生的能動性被完全激發出來,課余時間進行了大量的童話閱讀,還與同學、老師和家長進行交流探討,不論是童話閱讀的數量還是質量都得到了提高。最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比賽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童話閱讀中,從閱讀實踐中取得進步,增強同學老師之間、學校家庭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分組閱讀、閱讀比賽、親子閱讀和師生共讀等各種不同的童話閱讀方式需要靈活應用,不斷變換,推陳出新,才能讓學生始終保持閱讀童話的熱情,積極參與到童話閱讀中,豐富閱讀技巧,提升閱讀理解水平。
四、提供閱讀展示機會,增強學生的閱讀體驗
老師、同學及時的肯定認可和中肯的鼓勵表揚對于小學生的童話閱讀行為具有重要作用。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童話閱讀時,需要注重對于學生閱讀效果的評價。結合小學生喜歡表現、渴望被關注的心理傾向,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展示機會,采取恰當的方式科學評價學生的閱讀效果,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師為了檢測學生的童話閱讀效果,積極進行閱讀評價方式的創新應用,為每個學生建立了童話閱讀檔案,由每個小組組長負責每天定時檢查學生的童話閱讀數量和內容,做好詳細記錄。教師應每周對學生的童話閱讀情況進行全面的評價,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表揚在童話閱讀中表現優秀的學生,為其他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班級不定期組織學生進行“故事大王”比賽活動,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童話故事在課堂上表演出來,可采取輪流表演的方式,全班同學進行點評,側重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進步。教師對于學生的表現記錄在學生的童話閱讀檔案中,課后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通過這些教學方式,學生不但對童話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還在親身參與中體驗了閱讀的快樂,取得進步的同時,也增強了自信。
由于教師通過為學生創造機會,讓學生充分展示童話閱讀的成效,從閱讀中體驗獲得的進步,享受閱讀帶來的成就感和滿足感,使學生產生積極的閱讀體驗,可以強化學生的閱讀行為,久而久之形成閱讀習慣。
精彩有趣的童話故事是小學生最喜歡的閱讀材料,很多孩子對童話閱讀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童話的優勢,憑借學生對于童話的喜愛,精心組織童話閱讀活動,以童話故事為契機,培養習慣,訓練技巧,引導學生走進書的世界,體驗閱讀的美好,享受閱讀所帶來的無窮樂趣,讓學生在書籍的陪伴中豐富知識,獲得健康快樂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王菲.小學語文童話教學改革的若干思考[J].現代教育科學,2014(10).
[2]莫崇芬,楊屹立.讀寫有機結合:彰顯小學童話教育教學價值的有效策略[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2(03).
[3]烏彥博.小學語文童話教學誤區探析[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6).
[4]姚穎,許曉芝.三十年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研究述論[J].教育學報,2011(05).
(責任編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