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柏齡
[摘要]體育游戲是以身體鍛煉為內容、以游戲活動為形式、以增進身心健康為目的的一種特殊的體育鍛煉活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將籃球課與體育游戲有機結合,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其積極投身于籃球運動中并從中收獲快樂。采用游戲教學法,應遵循與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相適應、與教學內容相聯系、與學生的學習實際相結合的原則。在應用實踐中,要注重培養學習興趣,分角色進行游戲,增強游戲的挑戰性,采用師生互動的教學形式,把教與學有機結合,以此提升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籃球;體育課;游戲教學法;應用探討
體育游戲作為體育教學手段中的一種,憑借著自身獨特的魅力,在教學中深受學生的歡迎。在體育游戲中,學生參與的熱情較高,能夠較快地融入到活動中,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小學籃球課程中融入體育游戲,既順應了時代的發展要求,又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小學生活潑好動、愛自由、不喜歡受拘束,如果教師按照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給學生上課,不但不能達到教學目的,反而會使學生心生厭煩,討厭籃球進而討厭體育課。而游戲教學極富趣味性,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體育課堂煥發新的活力,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一、體育游戲教學法的應用原則
在體育教學中,合理地運用游戲教學法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運用游戲教學法必須具備學生、器材等游戲所需的條件。學生是教學的主體,無論采取什么教學方法都必須以學生的特點和需要為出發點,遵循相應的活動原則,保證游戲教學的順利實施。
1.與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相適應
一般來說,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比較多動的年齡,他們愛玩好動,缺乏紀律性,喜歡自由。在體育教學中,如果只對學生進行單純的書本理論知識教學是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的。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活用書本上的知識,可以采取學生喜歡的游戲教學法開展教學活動。比如,在進行跑步教學時,學生由于感到枯燥,對跑步沒有興趣,練習過程中積極性不高,課堂氛圍也比較沉悶。此時就可以采取游戲教學法,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開展競賽,選出跑得最快的學生,也可以進行人球比賽。通過各種形式的比賽,激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更加認真熱情地投入到訓練中,提高課堂學習效果。
2.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系
在體育教學中,游戲要與課堂教學內容緊密聯系,不能為了活躍課堂氛圍而沒有原則地游戲,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實際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游戲教學。比如,在快速跑教學中,可以使用迎面接力的游戲方式;在進行籃球運球教學時,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可以讓運球較快的學生在前面運球,其他學生在后面運球追趕,運用這種游戲方法能夠更好地實現教學目的。
3.與學生的學習實際相結合
在體育教學中,小學生由于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總想著玩,因此,進行游戲時,除了要選擇符合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的內容之外,還需要考慮游戲是否符合實際,是否能夠順利應用于教學中。比如,在進行快速跑教學時,如果讓學生雜亂無章地跑,教學活動就會進展得非常困難,也難以實現教學目標。所以,游戲必須與實際相結合。在進行游戲之前要先制定游戲規則,在學生處于有序狀態時組織活動,讓游戲教學在有序的氛圍中開展,并達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二、體育游戲教學法的應用
在體育教學中籃球教學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實踐研究表明,將游戲活動融入到籃球教學中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對體育知識的學習,使學生愿意參加體育活動,達到提高學生體育素養的教學目標。現在的學生對游戲的興趣沒有以往的學生那么高,一般的游戲難以引起他們的興趣。在這種情況下,選擇適合學生的游戲進行教學就顯得非常重要。為了使游戲教學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重培養學習興趣
想要將體育游戲融入到小學籃球課程中,首先應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應在教學之初讓學生明白運動是件快樂的事,要以一種快樂的心態參與到體育學習中。只有引導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他們才會肯下功夫,進而學有所成。同理,只有學生熱愛籃球,愿意主動投身于籃球運動中,才會取得好成績。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還要利用學生對籃球的興趣,并結合教材中籃球教學的內容設置有趣的游戲活動,如開展跳繩、扔實心球、單手快速拍球、單手圓周運球接力、單手直線運球接力等體育游戲,讓學生各展所長,體味體育游戲的快樂,從而愛上體育課,主動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這樣的教學才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學生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角,并享受到運動的樂趣。
2.分角色進行游戲
小學生正處于渴望得到別人認可的階段,因此,在游戲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分別承擔一些游戲角色,這樣會增加學生的責任感,促使學生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務,收獲學習的成就感。如在籃球訓練課中分配給學生不同的游戲角色,使學生學會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游戲時學生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教師要及時指出他們的錯誤,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游戲的過程中,通過承擔游戲角色、完成相應的游戲任務,學生會對自身的不足有更深的認識,并自覺改正以前的一些不良習慣,形成良好的性格和行為習慣。
3.增強游戲的挑戰性
在體育教學中,小學生由于對身邊的新鮮事物非常感興趣,因而課堂上的學習注意力極易分散。如果選擇不適宜的游戲就很難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學情,利用他們的好奇心設置一些新穎有益的游戲項目,引導他們在實踐中學會相互幫助、互相合作,使他們在面對緊急情況時不至于驚慌失措、手忙腳亂,學會獨立分析和處理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籃球運動的競爭性,經常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將實戰意識貫穿其中,積極開展實踐教學。實踐證明,籃球教學中隊員的相互競爭有利于學生將枯燥的理論轉化為實踐經驗,在訓練中不斷強化戰術配合,進而提高學習成效。
4.采用師生互動的教學形式
在傳統的籃球教學中,教師占據主導地位,經常向學生發出指令,卻較少詢問學生的意見,認為他們年齡尚小、心智尚不成熟,這就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受到很大限制,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打消,對籃球運動的興趣也漸漸喪失。目前,籃球教學的授課時間很短,如果學生沒有自己的想法,不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薄弱,不能進行有針對性訓練,只是一味盲目地跟從教師練習,無異于是在浪費時間而終究會一無所得。在籃球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領作用,引導學生積極進行籃球實踐,使學生能夠與教師形成一種良性互動的關系,在互動中發掘學生的運動潛能,打造比學趕幫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競爭中練就永不言敗的體育精神。
5.教與學相結合
大多數學生認為體育課并不是重要的課程,體育課上主要就是玩。如果教師在體育課上一味強調打籃球的技巧與方法,可能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抑制學生玩的天性。教師應從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出發,重塑學生對體育課的認識,將“教”和“學”結合起來,如讓學生比賽一分鐘內投進籃球的個數,這樣既鞏固了投籃技術,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
目前,我國的體育教學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小學籃球課堂教學也迎來了新的曙光。將游戲融入體育課堂教學,應遵循一定的原則和要求,教師要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分角色進行游戲,使師生之間能夠實現良性互動,還要對游戲進行相應的創新,使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將體育游戲融入到小學籃球課程中具有積極的意義,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推動教學的不斷創新以及籃球運動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史博.論體育游戲教學法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中學教學參考,2013(12).
[2]張煒,于洋.游戲教學法對包頭地區高職院校籃球課教學效果的影響[J].田徑,2015(10).
[3]王曦.智障兒童體育游戲教學法及其編排原則簡析[J].江西教育,2016(03).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