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禮榮

摘要:化繁為簡已經(jīng)成為小學數(shù)學教育中教師常用的教學方法,本文結合實際教學經(jīng)驗闡述如何科學合理地運用化繁為簡思想進行小學數(shù)教育,有效引導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掌握“化繁為簡”的數(shù)學思想,培養(yǎng)起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化繁為簡;多媒體;內容簡化
化繁為簡就是要簡化教學流程,讓學生在最簡單的流程中主動獲得最重要的知識,從而促進技能的提升,它是數(shù)學中常見的一種思想方法,也是一種最基本的解題策略,更是一種有效的數(shù)學思維方式。化繁為簡的應用能夠改變數(shù)學教學的枯燥、乏味,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起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薩拉·勞倫斯學院的院長哈羅德.泰勒曾言:“教師的責任就在于運用各種方法、手段讓學生置身于一個可以活躍心靈以及充滿智慧與人類經(jīng)驗的環(huán)境中。”在數(shù)學教育過程中,教師面對的問題就變成了如何把枯燥的數(shù)學教學轉化成學生能夠樂于接受,并積極參與其中的教學形式,也就是如何靈活運用化繁為簡思想。繁也就是教學中的難點、復雜點,教師應在備課時深入專研教材,認真分析難點在何處,以及難點形成的原因。同時了解學生學習過程中那些知識點比較難以掌握,根據(jù)情況采用各種恰當?shù)慕谭ǎ瑢ΠY下藥,化解難點。常用的策略有以下幾種:
一、巧妙利用多媒體使數(shù)學教學化繁為簡
著名教學家夸美紐斯認為:“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的知覺開始的。”多媒體具備生動、形象、直觀等特點,因而利用多媒體手段能夠使學生更加快速地獲取知識,發(fā)展思維,在重難點問題的轉化方面多媒體的作用更為突出。在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面對的最大問題是不能清晰地認識和掌握所教授的知識點。
而在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面對學習內容由淺入深的問題,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及時準確地掌握。例如圓周長的定義、什么是半圓。在向小學生介紹圓周長的定義時,可以設計一個flash動畫,從一個起點開始一個不斷運動的點以彩色的形式閃爍,直至終點,告訴學生們這個點運動的軌跡就是圓周長。面對這種抽象性的知識點,利用多媒體手段進行動態(tài)形象的展示就能夠將高度抽象的知識直觀地演示出來。可以將知識點化難為易、化繁為簡,變抽象為具體,而且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能夠使學生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
二、教授學生化繁為簡的思維方法
化繁為簡是一種具備邏輯思維的方式,小學生的思維水平還處于初級階段,所以面臨著不同的問題可能會有多種的思維方法,而作為教師又不能將自己的思維方式強加給學生。所以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最應該注重的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應當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滲透數(shù)學化繁為簡的思想,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學會用“化繁為簡”思想解決問題,從而提高數(shù)學能力。
舉個例子,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如何利用化繁為簡思想將比較抽象的問題轉化為比較直觀的問題來解決。
例:有6支球隊進行踢足球比賽,如果每兩個隊都要賽一場,一共要賽()場?
這一題目通過畫圖的方式能夠更直觀地展示出來,每個隊與其他6-1=5個隊伍各進行一場,就是6×5=30場。但是這里面存在重復,即甲與乙的比賽也即是乙與甲的比賽,所以要除以2,也就是共有15場比賽。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是自于學生對化繁為簡思想的主動運用。在此基礎上,予以進一步提煉,數(shù)學思想便在知識能力的形成過程中生成。
化繁為簡的思想不僅體現(xiàn)在對知識點的學習上,還體現(xiàn)在對題目信息的化繁為簡上。長期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學生并不是沒有掌握知識點,根本問題是沒有掌握到題目的本質,不知道題目是要干什么,這種復雜的知識點構成的問題上尤其明顯。因而培養(yǎng)學生“化繁為簡”的思想是要求能夠在比較長或者比較復雜的題目中提煉出題目的核心,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知道題目考察的是哪一個知識點。
教會學生思維方式的化繁為簡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化繁為簡”思維方式的鍛煉,可以為以后解決稍難或更難的問題提供思維上、技術上的捷徑。
三、教學內容和結構的化繁為簡
小學生一天的課業(yè)種類也比較繁多,在一天之中他們可能接受到語文、英語、科學等多種知識內容的涌入,加上小學生處于思想形成的初級階段,因而常常會出現(xiàn)知識混亂的問題。教師應該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抓住重點,簡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流程,去掉旁枝末節(jié),即:目標集中,要求明確。
在課余作業(yè)的布置上,教師同樣應該遵循化繁為簡的思想。對于學生能夠很輕易就掌握的知識點只要求他們復習或者做少量的練習題。而學生可能需要深入思索或者教師詳細解釋的知識點,教師應該重點關注。無論是課堂的講授上還是課余時間作業(yè)的布置上都應該圍繞重要知識點來進行。
四、使數(shù)學教學貼近生活,化繁為簡
學生喜歡學最重要的還是要建立起他們對數(shù)學的興趣,將數(shù)學教學的內容搬到實際生活中,一方面可以豐富教學課堂,一方面可以將思維放到學生熟悉的情境中,可以使問題簡單化,化繁為簡,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授小學生20以內的加減法時,單純的讓小學生記住10-8=?的教學方式其實并不可取,它無法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生動的認知。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努力把問題情境生活化,比如拿出10個蘋果,讓學生練習加減法,提出問題:一共10個蘋果,吃掉2個,還剩幾個?將學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引入課堂,讓學生看到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從而突出重點,化繁為簡,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化繁為簡的教學思想是小學教學中的重要思想,這種教學方式已經(jīng)成為教師新的教學技能而備受關注。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化繁為簡”的思想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把復雜的、陌生的數(shù)學問題轉化成為簡單的、熟悉的問題,從而讓學生逐步學會解決各種復雜的數(shù)學。因此,在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重點關注“化繁為簡”思想的引導與滲透,引導學生熟練地應用化繁為簡思想,從而提高數(shù)學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