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芳
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需要培養幼兒良好習大約有以下幾個方面:1、培養孩子良好的勞動習慣,以及自我服務的意識 2、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獨立性3、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入小學打基礎4、家園合力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幼兒良好的習慣養成滲透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各個環節,在幼兒園各領域教育活動中,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以美術活動為例,談談在美術活動中,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在手工活動中,培養幼兒講究衛生、有條不紊、戰勝困難的習慣
幼兒園手工活動形式很多,有折紙、粘貼、橡皮泥制作、剪紙等,所要準備的材料很多。每次活動前,我都要求孩子們“東西要放整齊 ”,用過的東西要放回原處;操作的時候要有條不紊,作好計劃再行動;遇到困難,要鼓勵幼兒堅持到底,戰勝困難;活動結束后,把剩余垃圾整理干凈,放到垃圾筒里。如在中班美術活動“我的可愛蛋寶寶”中,我除了為幼兒提供了各種各樣的蛋之外,還為幼兒提供了毛線團、彩紙、彩筆、剪刀、膠帶、火柴、雙面膠、紙盒、杯子等輔助材料,幼兒在思考讓蛋漂亮 可愛起來的方式時思路就更廣了。先給幼兒提出以上幾點要求,讓他們心中先想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再教他們操作,雖然材料很多,但孩子們在我的提醒下,他們有條不紊地制作起來。有的將蛋寶寶畫成了彩蛋;有的將蛋放入杯子中,做成了笑臉娃娃;有的用毛線綁在火柴上,再把火柴穿進蛋殼,作成了吊飾,方法多種多樣。在使用輔助材料時,很多孩子遇到困難,不知該怎么做,我鼓勵他們開動腦筋想辦法,拓展了幼兒的思維,激發出創新的火花,使他們最終取得了成功。活動結束后,我又指導幼兒收拾整理,具體學習整理的方法,還有用的材料要收理起來,剩余垃圾要放到垃圾筒里。為使他們自覺監督自己,我把這些規則編成故事和兒歌,他們更加樂于接受了。久而久之,孩子們都養成了好的習慣。
二.在繪畫活動中,要求幼兒耐心細致、謙虛好學、天天向上
繪畫活動的內容、材料要根據孩子當前的興趣和需要更換、補充,保持內容和材料的吸引力,一步一步地培養幼兒耐心細致、謙虛好學、天天向上的精神。如在教孩子們畫連環命題畫《小蝌蚪找媽媽》時,第一次,我為孩子們準備了油畫棒,他們可以直接作畫,盡量注意畫面力求鮮艷多彩、生動活潑,有多層次、多角度的變化;第二次,我為他們準備了水彩筆,要求他們先勾出輪廓,再涂上顏色,要涂得均勻漂亮,這就必須耐心細致;第三次,我提供給他們毛筆和顏料,先示范水墨畫的方法,再鼓勵他們進行嘗試。在此過程中,幼兒活動的興趣不斷被激發,有新問題不斷產生,從而使幼兒持久地保持對美術的興趣和探索積極性,潛移默化,養成了耐心細致,謙虛好學,天天向上的好習慣。習慣的培養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教條的事,它就在我們 的身邊,這些好習慣對幼兒是終身受益的。
三.在美術欣賞中,引導幼兒集中注意、細心觀察、換位思考
在美術欣賞教學活動中,幼兒喜歡色彩強烈、動作夸張的形象,而且具有泛靈心理,喜歡各種小動物。烏申斯基曾說過:“注意是心靈的窗戶,沒有它,知識的陽光就射不進來。”為吸引幼兒的注意,我們選擇提供的欣賞內容、材料必須是貼近幼兒生活、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使幼兒容易理解和感知的。太容易,不能激發幼兒欣賞的積極性;太難,幼兒欣賞不透,不能理解,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在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周圍的大自然時,要讓幼兒多看,仔細反復地欣賞,多想,從而感受無處不在的美。教師的提問對幼兒的觀察活動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提問,可以由淺入深激發幼兒欣賞活動的興趣,鼓勵幼兒多角度發現、換位思考問題。有的時候在提出問題時,幼兒就會紛紛說出自己的見解答案,我并不馬上給予肯定或否定,不直接介入,不隨意評價,而是微笑等待,以尊重和關注幼兒的個性欣賞方式,鼓勵他們從多角度發現,嘗試一下換位思考,讓幼兒理解畫家的感受,再從思索中學習,在學習中長知識,由知識中了解這個事物,陶冶情操。
四、在集體創作中,鼓勵幼兒謙讓合作、關愛他人、認真負責
我們美術教學中提倡幼兒集體創作,在和小伙伴一起作畫過程中,可以使孩子們體驗到合作的快樂。我們在活動中注意利用活動區、小組活動等集體創作形式,給幼兒提供自由選擇交往合作的機會和條件,并及時地觀察發現幼兒間的合作問題給予幫助,在孩子求助時給予適宜的啟發,讓幼兒感到合作是一件輕松而愉快的事。如在集體創作《我為大班哥哥姐姐做禮物》活動中,我采取小組活動集體創作形式,在觀察、了解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的基礎上,發動幼兒一起收集、準備所需活動內容與材料,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先和孩子們一起討論制作主題,根據相同的制作興趣,讓他們自由結為一個一個的小組,鼓勵他們分工合作,使孩子學會關愛他人,認真負責,教師可高興地參與孩子們的合作,保持幼兒集體創作的積極性。孩子們互相幫助共同完成作品的創作,不但在自己原有水平上獲得進步和發展,還體驗到合作成功的快樂,增強了群體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