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湘琦
角色游戲是孩子最喜愛的游戲活動之一,它是孩子通過扮演角色,創造性地反映周圍現實生活的一種游戲,對幼兒的語言、社會交往、知識經驗等方面都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小班孩子好模仿成人的行為,同伴的舉動,他們往往以此為滿足,便漸漸進入角色,對現實生活中各個角色和情感的認識不全面。那如何帶領小班孩子走進角色游戲的樂園,讓他們都樂在其中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幫助孩子積累知識經驗
孩子的生活內容越豐富、知識經驗越多,他們的游戲內容就會越豐富、逼真。小班孩子的知識經驗還很缺乏,為此,我們除了在平時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外,還要經常引導孩子觀察周圍的生活環境。
例如,組織孩子春游時,學會有秩序地排隊出發;當路過十字路口時,向孩子介紹紅綠燈的作用,知道過馬路的要點;觀賞景物時,懂得不攀摘花草樹木,愛護公共財物等。另外,還建議家長組織好孩子的生活,帶領孩子去觀察各行各業勞動者的勞動,如帶孩子去逛超市、看電影、買菜、到旅游境地游玩等等,這樣,不僅開闊了孩子的視野,還積累了孩子的生活經驗,豐富了孩子的知識。所以,當孩子獲得較豐富的感性認識后,他們就能較好地開展游戲,游戲的內容也才會越充實、新穎,越具有創造性。
二、引導孩子確立游戲主題
小班孩子往往只停留在對動作的模仿上,他們不能明確地把游戲的主題說出來,因此需要我們利用玩具以及富有情感的語言,啟發幼兒有做游戲的愿望,幫他們明確主題并去實現它。
一天,我看到歡歡和樂樂兩個孩子都坐在“娃娃家做單純的燒飯游戲時,我就以奶奶的身份啟發說:“呀?娃娃怎么哭啦?”聽我這么一說,歡歡和樂樂立即圍了過來,互相討論著:“娃娃肚子餓了,想吃東西吧。”“娃娃睡醒了,想要媽媽抱呢。”“娃娃是不是身體不舒服?”我也參與到了孩子們的爭論之中。后來,我摸了摸娃娃的額頭,說:“呀,娃娃的額頭好燙,怎么辦呢?“在我的語言啟發下,歡歡和樂樂趕緊抱著娃娃,去醫院看醫生。就這樣,醫院的主題游戲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了。
三、協助孩子挖掘游戲材料
游戲材料是幼兒表現游戲內容、發展游戲水平的重要物質支柱。當確定了角色游戲
的主題之后,我常常和孩子一起討論,在同孩子們談話的過程中,他們已有的經驗就會顯現出來。
如開展理發店游戲前,我組織孩子進行了討論,孩子們名抒己見,歸納出了以下所
需物品:吹風機、木梳、剪刀、剃刀、臉盆、水池、熱水器等。材料確定了,沒有怎么辦呀?問題一提出,孩子們沉默了。于是,我就提議大家一起來準備,收集一些廢舊材料制作理發店用品。孩子感興趣的事情,積極性是非常高的,第二天,他們便帶來空洗發精瓶、各種大小不同的紙盒、小棒、花布等。我們的理發廳果然布置得非常有真實感。這次共同尋找材料的過程,不僅豐富了孩子的經驗,而且提高了孩子們把握材料的能力。
四、指導孩子豐富游戲內容
小班孩子對成人的依賴性強,當看到老師和他們一起游戲,成為他們的伙伴時,格外高興。他們喜歡游戲,可又不會游戲,這時,老師的具體指導和幫助非常重要。平時,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游戲活動,注意保持他們做游戲的自然狀態,這樣他們更容易接受。
游戲過程中,我以一定的角色參與,這樣,既可以觀察孩子們的游戲情況,又可以找出他們的不足,對他們及時地進行指導,促進游戲的發展。如,當我發現娃娃家的媽媽給娃娃喂飯動作幅度大時,這時,我就裝娃娃的哭叫聲等,啟發孩子動作要輕柔,耐心細致地照顧好娃娃,讓娃娃開心。又如,在玩超市的游戲中,孩子們買完某一東西后,便跑到自己原來的位子上坐著,觀望著,就算完事了。我發現后,啟發他們到娃娃家去做客,去送禮物等等。孩子們又快樂地投入到了游戲之中,游戲情節變得更豐富了,同時,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往能力逐漸得到了發展。
總之,我們應做一個有心人,根據孩子的特點,尊重孩子游戲的興趣和愿望,充分發揮教師的導航作用,讓孩子們在角色游戲這一片樂園中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