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世鑫
高中階段的學生自我意識開始全面覺醒,首先,獨立意識增強,逐漸擺脫對成人的依賴,而且逆反心理減弱,能心平氣和地與伙伴們交流討論問題,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不同的意見;其次,理性思維進入質的發展,能夠對周圍的發生的事情進行多角度深入的分析,同時對自我的獨立評價的能力也進一步增強,漸漸能夠從外表轉到內心世界;再次,自尊心變得強烈而且敏感,希望在集體中發揮重要作用,集體意識增強,為了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贊賞,試圖通過在某一個領域能夠有突出的表現,在學習或在某項集體活動中,能夠為了共同的進步而積極參與到集體中并能形成良好的團結協作局面。因此欲把學生培養成獨立自主,共同自治的共和國公民,高中階段應當是一個黃金時期。
事實上目前很多高中學校都成立了學生會或者類似的學生自管組織,其成員通過學校的統一招聘,最終熱情飽滿,激情澎湃者懷著激動的心情加入組織,各項常規工作在學生干部的加分減分中運行著,表面看上去有條不紊,但時間一久其中暗藏危機會逐一暴露,如不少學生干部在工作過程中不被尊重,甚至是被直面頂撞;又如學生干部為自己所在班集體利益違背公平公正的原則,進而引起班集體之間的矛盾;再如每天重復著簡單的缺乏新意的工作漸漸感到枯乏無味而心生厭煩。品學兼優的學生為了不影響學習紛紛辭職,為了正常的工作學生會只能不斷招進新人,流動性很大,最后剩在組織里的大多是一些學習方面不夠突出并且在其他方面也很難能夠給其他同學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的學生,漸漸地學生會變成了與大多數班集體甚至是班主任老師的“死對頭”。分析其本質原因:仍然是少數人在管理多數人,大多數同學仍處于被治狀態,這樣以來同學之間就容易生出矛盾,學生會干部將長期處于廣大同學的對立面,不光達不到管理的效果,更談不上自主管理所蘊含的巨大的教育能量,嚴重偏離了學生自主管理的主題。我想所謂學生自主管理,務必要突出兩個要點,其一,自主管理的主體應是全體學生,是一個大團體而不是指哪一個學生個體或者是哪幾個學生組成的小團體;其二,學生團體有自己的“立法、司法、執法”的權利。即所有的同學都能參與到管理者的隊伍中來,都有出言獻策的權利,當然同時他們也都是被管理者,都有共同遵守規則的義務,學生在自主管理的過程中會遇到形形色色的難題,通過眾志成城,群策群力最終解決困難,學生的能力從中便得到了鍛煉與提升,這樣以來不但能夠幫助學校達到管理的作用,更對學生起到了很大的教育作用,而教育永遠是大于管理的,關鍵是如何落實以上的兩個關鍵點?
第一,營造輿論氛圍,使同學們對學生的自主管理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要在學生自管組織建立之前通過年級大會演講宣傳、班會辯論、征文比賽、個別談話等多種途徑營造一個充滿正能量的輿論氛圍,要讓同學們認識到:它是同學們走進大學,走入社會的一門必修課,是一門實踐課,主要目的是學習如何合理扮演在集體中的角色,如何與別人群策群力共同制定集體規則,練習通過何種恰當的方式組織、協調同伴以及集體之間關系進而成功治理集體事務的能力,主要學習方式就是“在游泳中學游泳”。
第二,慎選自主管理部門的主要負責人。
可以想象在起始年級的起始階段,學生自管組織的從成立到初步運行會碰到諸如學生干部的任用,常規工作的開展方式等很多問題,這時候必須要有個權威人物出來主持大局,所以首先要在高一年級組里選出一名精力充沛、善做學生思想工作的老師作為學生自管組織的直接負責人。然后在整個年級學生中慎重挑選自管組織所轄各部門的“一把手”,他們不止是一個集體的領導,更是這個集體的榜樣,具有風向標的作用,所以他們的素質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該集體的走向,所以建議在各班級的班長中選舉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因為班長已經經過一個集體的篩選,素質較高。
第三,各班級根據年級組自管部門統一設置學生干部崗位。
班級管理中的學生干部崗位要與年級自主管理組織各部門的學生干部崗位對應統一,如年級組的衛生自管部門的成員就是各個班級的衛生委員,紀律自管部門的成員就是各班的紀律委員,學習部的成員就是各班級的學習委員,即各個部門的學生干部都來自各班級不同管理崗位的學生,如此以來就可以把一個年級變成一個大的班集體,每個學生自管部門也就相當于這個大的班集體中的一個崗位。年級自管部門的“方針、政策”會通過各個班級的相應學生干部及時傳達下去,并帶頭督促執行,而班集體中出現的形形色色的問題也會迅速通過這些學生集中反饋至年級組管理部門,這樣年級管理與班級管理大大提高了協調效率,更容易形成合力。
第四,合理細化學生干部崗位設置,讓所有的同學都有崗位,人人都是學生干部,人人都有事干。
根據現階段大多數普通中學高一年級特點,學生自管部門可以設有學習部(學習部又可細化為語、數、外、物、化、歷、政、生等各個學習分部,各部門的學生干部可由來自各班級的各科課代表組成)、衛生部(可細化為室外衛生部與室內衛生部,分別由各班級室內和室外衛生委員擔任)、紀律部(可細化為早自習紀律糾察部和晚自習紀律督察部)、宿管部(可細化為男生宿管部和女生宿管部,其成員可以是各宿舍的室長)、體育部(由各班的體育委員組成)、儀容儀表部、后勤保障部(可由各班級的公物保管員組成,可以再細化到具體的公物保管分部如窗簾、桌椅板凳、衛生工具等)、活動部(由各班級團支書組成)、宣傳部(由各班宣傳委員組成)、矛盾調解部(由各班矛盾調解員組成)、電教管理部(由各班多媒體管理人員組成),學校根據的具體情況還可應運而生出其他的自管部門,為了使每個同學都能夠有為集體服務的機會,在安排工作時,盡量不要兼職。
第五,注重及時反饋,要讓被管理者有一次改過的機會。
有了“法”就要做到有法”可依,但如何讓“法”能夠深入人心,從而讓大家自覺遵守,及時反饋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什么時間反饋,反饋的內容是什么,由誰來反饋,反饋之后的整改又由誰來落實等一系列問題,無論哪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導致整個管理鏈的事倍功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建議要專門有一個部門負責此事,我認為宣傳部很合適,每天年級宣傳部的值日干部將一天內各部門的檢查結果匯總后公示于年級組宣傳欄,之后每個班級的宣傳委員將本天與本班級相關的數據及時反饋到班級中,對于反饋后各班集體的整改情況再由各班宣傳委員統一再反饋至年級的宣傳部門,最后反饋上來未被整改的問題由年級主任直接反饋至各班主任處。經過這樣兩個來回,一般性的管理問題都可以被解決掉,如果還不能解決就要按照上述的“檢查標準”納入班集體考核,這樣以來“剛性”的管理標準,就可以被“柔情化”執行下去,整個管理環節很和諧而且有效果。
綜上所述如果要引發高中生自主管理的正能量,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是要找到自主管理過程中年級組管理和班級管理的最佳結合點,這個最佳結合點就是(1)年級就是一個大班級;(2)人人都是管理者,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利益是一致的;(3)剛性化的制度被柔情化的執行。每個人都有強大的潛在能量,在集體中這種能量一旦被挖掘并釋放出來,就會無堅不摧,摧枯拉朽。會駕馭它人,能把它變成積極向上,催人奮進的正能量;不會駕馭它的人,它則非常容易變成一股破壞力極強的負能量。經多年實踐證明本文描述的“六招”能夠幫你駕馭這股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