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喜春 馬盈慧 陳亞平
(1.大安市紅崗子鄉林業站,吉林 白城 137000;2.白城市林業科學研究院,吉林 白城 137000)
吉林西部歐李新品種抗寒性測定對比試驗
于喜春1馬盈慧2陳亞平2
(1.大安市紅崗子鄉林業站,吉林 白城 137000;2.白城市林業科學研究院,吉林 白城 137000)
幾年來由于歐李果實營養豐富,尤其活性鈣和維生素C的高含量,使得歐李產業的開發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在全國各地以及東北地區掀起了種植歐李的熱潮。目前吉林西部已選育出3個抗寒性較強的歐李優良新品種,為了測定出致死溫度,以便確定這些品種的推廣栽培范圍,開展了田間觀測及試驗室測定工作,為歐李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歐李新品種;抗寒性;致死溫度
歐李是我國特有的珍貴小灌木經濟樹種,具有極強的耐干旱、抗風沙、耐嚴寒能力,是荒漠化沙地上優良的造林樹種。同時歐李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果實營養豐富、味道獨特,含鈣量居水果之首,且所含的活性鈣易吸收,既是城市的高檔水果,又是老人兒童的補鈣的保健食品;歐李植株能形成了春觀花、夏賞葉、秋品果的綠美化效果,且含有豐富的鈣,是牛羊骨骼形成的優良飼料;歐李仁又是著名的中藥,對慢性腎炎、浮腫、腹水等疾病具有較好的療效。近年來吉林省西部地區對歐李這一珍貴資源進行了有效保護和利用,選出優良新品種,為歐李的產業化發展提供科技支撐。為進一步測定出所選歐李新品種的致死溫度(半致死溫度(LT50)可作為植物抗寒性的重要指標之一),確定歐李推廣應用范圍,開展本項試驗。
1.1 試驗材料
歐李1號、歐李2號、歐豐1號的當年生枝條中部。
1.2 試驗方法
電導法配合Logistic方程進行抗寒性測定分析法:本試驗通過在不同低溫處理下,得出各品種的相對電導率曲線呈“S”型,應用電導法配合Logistic方程求出“S”型曲線的拐點溫度能較準確地估計出植物組織的低溫半致死溫度。
1.3 試驗步驟
1.3.1 相對電導率的計算
低溫脅迫溫度分別為,-10℃(對照)、-15℃、-20℃、-25℃、-30℃、-35℃、-40℃、-45℃。每個溫度設3個重復。冷凍24h后取出,在4℃下解凍12h,先用自來水沖洗干凈,再用去離子水沖洗3次,后用潔凈的紗布擦凈后晾干。每樣品稱重0.50g,放入50mL三角瓶中加入40mL蒸餾水,于室內靜置10h,測得的電導值為煮沸前電導值。然后沸水浴15min,靜置2h,測得的電導值為煮沸后電導值,并計算出相對電導率。
1.3.2 半致死溫度的估算
是用相對電導率Logistic方程計算出參試材料的拐點溫度來準確。
2.1 歐李新品種在不同處理溫度下相對電導率變化情況測定
連續2a開展了歐李新品種在不同低溫條件下相對電導率變化情況的測定工作,結果見表1、圖1、表2、圖2。

表1 2013年歐李不同處理溫度下相對電導率變化測定表(測定時間:2013年3月15—30日)

圖1 2013年電導率變化曲線圖
從表1、圖1中可以看出:相對電導率先隨著溫度的降低而降低,當溫度達到一定時,則出現了隨著溫度降低而上升的相反情況,歐李1號相對電導率最低,其次是歐豐1號,歐李2號相對電導率最高。

表2 2014年歐李不同處理溫度下相對電導率變化測定表(試驗時間:2014年3月1-15日)

圖2 2014年電導率曲線圖
從表2、圖2中可以看出:相對電導率先隨著溫度的降低而緩慢上升,當溫度達到一定時,則出現了隨著溫度降低而上升速度加快情況,尤其是歐李2號出現了波動情況,最終結果是歐李1號相對電導率最低,其次是歐李2號,歐豐1號相對電導率最高。
2.2 歐李新品種低溫半致死溫度的估算
利用相對電導率值進行了Logistic方程的低溫半致死溫度的估算,結果見表3、圖3、表4、圖4。

表3 2013年不同品種歐李枝段相對電導率Logistic方程和低溫半致死溫度

圖3 2013年半致死溫度柱狀圖
從表3和圖3中可以看出:歐李1號的半致死溫度為-42.3℃,歐李2號的半致死溫度為-40.04℃,歐豐1號的半致死溫度為-40.3℃。

表4 2014不同品種歐李枝段相對電導率Logistic方程和低溫半致死溫度

圖4 半致死溫度柱狀圖
從表4和圖4中可以看出:歐李1號的半致死溫度為-46.8℃,歐李2號的半致死溫度為-40.09℃,歐豐1號的半致死溫度為-42.3℃。
2013年、2014年2a的試驗結果相對電導率均呈“S”曲線,歐李1號相對電導率最低,其次是歐豐1號與歐李2號相對電導率相當。
2013年、2014年2a的試驗結果歐李1號的半致死溫度均低于歐李2號、歐豐1號。
歐李新品種抗寒性均很強可耐-40℃低溫,其中歐李1號最強,歐李豐1號和歐李2號抗寒性相當,均稍低于歐李1號。
S685.12
A
10.11974/nyyjs.2016123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