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箋菲 趙雁

摘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居住環境的城市化,密集化,極小型居住空間的出現滿足了當前社會背景下新的居住需求。扁平化設計思維為居住空間設計提供了新的形式和新的概念。文章探討了基于扁平化設計思維下的極小型居住空間設計的空間結構及色彩,為追求居住環境更加自然,更加簡潔的城市居民提供參考。
關鍵詞:扁平化設計;極小垂居住空間;色彩
檢索:www.artdasign.org.cn
中圖分類號:TU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 2832(2016)05—0060-02
一、扁平化設計思維
“扁平化”來源于現代企業管理中的管理制度扁平化,近些年,設計語言的扁平化一躍稱為現代設計的新寵。扁平化設計的核心是去掉冗余裝飾,讓信息本身作為核心被凸顯出來,并且在元素上強調抽象、極簡與符號化。若因裝飾元素圖形的復雜化和紛雜的色彩搶奪了該引人注意的主體,主體變成了擺設,其價值便體現不出來,扁平化設計的出現便解決了部分困擾。因此,扁平化設計的思維是“主體至上”“化繁為簡”的設計思維,這與建筑大師密斯.凡德.羅提出的“Less is more,少即是多”相類似。以“扁平化設計思維”這個概念切入,以一個獨特的視角和思維去探索極小型居住空間的設計。
二、極小型居住空間
住宅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載體,高速城市化進程使土地資源緊缺,地價房價昂貴,而居民的收入遠遠趕不上房價的增長,而極小型居住空間是越來越多的居民解決住房問題的途徑之一。其包括安居工程的保障性住房以及面積較小,套內建筑面積≤加m 2的普通商品房,這是適應于當前社會背景之下居住需求的一種居住模式,有限的造價實現功能齊全并且舒適的彈性空間。
三、極小型居住空間扁平化設計思維的運用
創造人們需要的居住空間,應在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與物質需求的前提下運用適宜的技術和美學原理。居住空間內的空間關系、硬裝飾、軟裝飾以及色彩、圖案和光線的變化都會對人產生各方面不同的影響,所以扁平化設計思維的運用越來越重要。
扁平化思維下的居住空間應從簡化著手,其關鍵在于空間、光線和造型。空間是建筑的基本要素,也是扁平化設計思維重點設計部分。而扁平化設計思維該是利用極簡的圖形表達完整的意思,則應對每個居住空間精細的研究,在有限的空間內,做“以人為本”的設計,達到最大的利用率,來滿足居住群體的不斷變化的需求。
(一)空間結構的扁平化
空間結構是空間內部各個構成元素之間排列組合方式,或者是空間內部各構成原素的形態與功能的連接方式。居住空間設計中的扁平化應是以極簡的形式,但并非是憑空做減法去掉多余的裝飾來滿足人們對居住空間的功能和心理的需求。要充分掌握并利用空間的結構、光影、硬裝飾和軟裝飾之間的互動關系,將空間與形式有機地結合,創造空間獨有的魅力與功能性。
居住空間在垂直軸向分為空間中心、地面空間和頂部空間三個層次。在同一個空間內將不同的功能共存,滿足不同時間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達到空間的最大利用率。如圖1所示的地面空間一般利用高箱床、榻榻米、飄窗等帶有儲藏空間的家具。頂部空間也可利用棚面的部分降低作為儲藏空間。利用墻體、門窗、裝飾柜、珠簾等分隔空間,但對于小戶型的空間分隔應靈活應對。利用可移動的構件分隔空間,如裝飾柜、書柜、衣柜等可以移動的家具,同時可以作為儲藏空間,實現不同方式的分隔圍合還有效利用了空間的儲藏功能。
(二)色彩的扁平化
扁平化設計思維下的色彩力爭精致,反對任何一切繁冗裝飾效果。色彩是使居住空間活躍的元素之一,色彩可給人帶來不同的視覺感受與心理感受,對營造居住空間的藝術氛圍必不可少。在扁平化設計思維下的色彩通常采用比其他風格更鮮艷的色彩,多見高飽和、同色系、鮮艷明亮、單色塊為主要用色選擇如圖2。醒目明亮的顏色能夠增加視覺元素的趣味性與活躍心理反應。
居住空間的色彩基調由天花、墻面、地面以及窗簾、臺布和床等大面積的家居決定,利用對比原則,使空間具有獨立性、連續性與流動性,給人們帶來視覺適應感,帶來平衡和舒緩的心理感受。色調對比:色調離三原色色相越近,其對比強度越高。明暗對比:可以利用黑、白和灰色與其他色調調和,或者利用光的明暗強度實現明暗對比。冷暖對比的視覺效果較為靈活,對調節空間透視感、空間的季節性與功能性均有效。補色對比可以凸顯某空間從某環境中,使空間與環境相互關聯又相互獨立。飽和度對比穩重含蓄,適用于可舒緩情緒的書房、臥室,并且使空間具有連續性與穩定性。
與此同時,在居住空間要考慮到燈光色彩。色溫的不同對空間內的色彩有不同的影響,暖色燈光會讓冷色家具偏暖,充分利用燈光與色彩,使居住空間的色彩設計事半功倍。
(三)家具空間的扁平化
家具可以體現和塑造空間的功能性,對于極小型居住空間而言,家具更多的是要有效的節約空間和劃分空間。可折疊的多功能家具優化空間利用同時可以實現各功能之間的靈活轉換。
在極小型居住空間中扁平化設計思維的運用也可以體現在同時實現客廳與臥室的多種功能等方面,如圖3所展示的既可以實現坐的功能,還可實現臥的功能,通過折疊變形在沙發與床之間隨意轉換。如圖4所示家具平常作為一個沙發供休憩,通過折疊變形實現由坐到餐桌餐椅的轉換。可折疊的多功能家具功能的多種復合性使空間不再顯得局促,提高生活的品質同時滿足了人們的精神與物質需求,解決了城市生活空間相對狹小的現實困難。
四、結語
基于扁平化設計思維的居住空間,追求空間的純粹性,功能性,實現“住有所居”,在有限的空間達到最大的利用率,是實用性與藝術性的結合體。色彩所帶來的視覺沖擊力配以體現適合的光源,兩者巧妙結合豐富空間,賦予了空間彈性并且變得生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