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東旭
摘要:物理學是一門基本概念和規律性都很強,同時又能有效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和分析的一門學科。物理概念是整個物理學知識的核心,它是學習物理學、理解物理公式含意、掌握其規律法則等知識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生特別是初中學生在學習中感到枯燥無味、難以掌握的一個關鍵。因此,教師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學中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能效。
關鍵詞:初中;物理;概念
一、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的重要意義
物理實驗、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物理問題是物理教學的四大類型, 每一部分的教學都很重要。其中概念教學的重要性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物理概念教學是學生掌握物理知識的關鍵。現代教學理論和實踐表明,當我們進行一門學科的教學時,務必使學生理解和掌握該門學科的基本結構(這里所說的基本結構主要指的是一門學科的基本概念、規律)。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深刻了解事物之間的相互關聯,才有助于知識的遷移,進而形成系統的學科圖景。目前,中學生普遍感到物理難學,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學生對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僅僅停留在背定義、記公式層面,教師應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幫助學生將新學的概念融入到其原有的概念網絡中去,建構成新的知識體系和認知結構。
2、物理概念教學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物理概念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抽象思維的產物。其形成過程遵循“從生動的客觀到抽象思維,從抽象思維再到實踐”,這個認識過程中,需要經歷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的邏輯加工,若能充分把握每個物理概念在其形成過程中所經歷的主要思維形式,并注意結合學生的思維特征來組織教學,就能有效地以概念教學為載體,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3、物理概念教學是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訓練的重要手段。認識客觀事物與認識事物的方法向來關系密切,這就為在物理概念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科學研究方法的訓練和培養提供了依據。在物理概念教學中,充分把握好物理概念的形成和物理學研究方法之間的內在聯系,促使學生在深入理解物理概念的同時,逐步熟悉和掌握物理學研究方法,將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的難點解析
1、物理概念本身的抽象性。初中的物理概念基本上分為四人模塊,即光、電、熱、力。這四人板塊中,又有很多細微劃分,這些物理概念山于自身的抽象性,很難被學生理解。學生人多是死記硬背,并沒有將物理概念正確理解和運用。這是我們在物理概念教學中遇見的難題之一。因此我們要將物理概念具象化,通過比喻等方式,將抽象的物理概念變成容易理解的、直觀的概念。例如,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五章中,我們學到了“電荷”這一概念,教材中電荷的概念是:帶正電的粒子叫正電荷(表示符號為“+”),帶負電的粒子叫負電荷(表示符號為“一”),同種電荷相互排斥,不同種電荷相互吸弓{。在我教學的過程中,很多學生難以理解電荷的概念,因此,我會用生動形象的形式對電荷進行講解。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了電荷的圖片,這樣學生會有一個直觀的感受,隨后,我又將事先準備好的四塊圓形吸鐵石拿出來,其中兩塊吸鐵石正極一端上標注著“+”,其他兩個負極一端標注則是“一”,分別代表正負電荷。兩個“+”或“一”放在一起的時候,會相互排斥,而一“+”一“一”放在一起時會相互吸引,這就生動的解釋了同電荷相互排斥,異電荷相互吸引的原理。這堂課學生很容易的就理解了關于電荷的概念,對以后關于電荷的深入學習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2、初中生認知水平淺。由于初中生還處于心理和身體發育階段,因此他們對一些知識的認知度還比較低。他們的思維正處于從具體運算階段向形式運算階段過渡,即從初步邏輯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因此對于比較抽象的物理概念,他們很難有一個具體的認識。教師在教學中,最好將物理概念和實際生活相聯系,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物理概念的理解,還能增強學生對物理的興趣。例如,我在講到九年級物理第十六章《比熱容》的時候,就聯系生活中的實例進行概念講解。教材中的概念是這樣的:比熱容又稱比熱容量,簡稱比熱,是單位質量物質的熱容量,即單位質量物體改變單位溫度時的吸收或釋放的內能。對這一概念,學生們很難理解,我會通過生活中的例子進行講解,如提問引導“同學們,夏天去海邊的時候,你踩在沙灘上和海水中,是什么感覺?”學生“踩在沙灘上感覺很熱,踩在水里感覺很涼。”教師“這就是比熱容不同造成的。同樣的時間在陽光下照射并接受熱量,為什么溫度卻不同呢?這就是因為水的比熱容比沙子更人,也就是吸收熱量更快更多。”通過我結合生活實際對物理概念的表述,學生對比熱容這種抽象的物理概念理解更加的深刻了。
三、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學方法
1、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形成物理概念。①設疑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物理概念的學習對以形象思維為主、理解能力有限的初中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容易讓他們望而生畏,失去學習的信心和興趣。為此,教師可以根據物理概念揭示的一些現象,巧妙地創設一定的故事情境或者疑問情境,借助學生的好奇心來激發學習興趣。②根據學生已有生活經驗,提出物理概念。初中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他們在生活中會有意無意地運用一些物理原理解決實際問題,但是對于其中蘊涵的物理概念卻是一知半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習以為常的生活經驗加以引導,提出物理概念,消除概念學習中的陌生感,提高學習效率。初中物理的教學內容與生活的聯系較為緊密,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概念教學。
2、靈活運用,鞏固物理概念。概念學習是物理學習的基礎,將學習的物理概念加以運用既是物理教學的需要,也能夠加深學生對物理概念的掌握程度。教師要在概念教學后及時地設計靈活有效的練習和復習,對新概念加以鞏固,以發現學生在概念理解上的不足,及時地進行糾正和完善。同時,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教師要對課堂練習進行精心設計,利用概念學習中的關鍵問題,以及經常出現的理解難點或容易發生的錯誤,進行有代表性、針對性的練習,提高練習的效率,幫助學生鞏固相關的物理概念。
參考文獻
[1] 王緝奇.淺談初中物理概念教學[J].中學教學參考·理科版,2013(4).
[2] 周天茂.淺談初中物理概念教學[J].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