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
〔摘 要〕本文分別從國家政策、社會環境、經濟環境和技術環境對智能家居的市場環境進行系統分析,分析結果表明,智能家居在我國處于市場啟動期,具有巨大的市場前景,但同時具有產品同質化嚴重、技術不夠成熟的缺點。在市場分析的基礎上,對未來中國市場智能家居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可以預測,在未來30年間,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智能家居將受到不斷的追捧,其前景不可估量。
〔關鍵詞〕智能家居 市場分析 發展趨勢 智能化
一、影響智能家居市場的因素分析
1.政治環境。2013年9月,發改委、工信部等14個部門共同發布《國家物聯網發展專項行動計劃》,明確將智能家居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來培育發展,將智能家居列入9大重點領域應用示范工程中。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創業的積極性被充分激發。
2.社會環境。2014年,中國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增長至54.77%,城鎮人口的數量增加,必將會引發智能家居相關產品需求大大提升。
截至2014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12億,占總人口的15.5%。據預測,本世紀中葉老年人口數量將達到峰值,超過4億,屆時每3人中就會有一個老年人。根據聯合國定義,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超過10%,或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超過7%時,通常認為這個國家進入老齡化。可見,我國社會老齡化比較嚴重,那么服務于老年人的智能家居設備必將大量增加。
3.經濟環境。截止2015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2014年增長8.9%,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物價保持穩定,收入的增加帶來的是消費能力的提升,隨著收入的快速增長,居民購買力必將大幅提升,居民的消費結構正在轉變,享受型消費占比提高。
4.技術因素。智能家居將門窗、照明、家電、安防、影音等家居設備集成化和系統化的特點,要求采用一定的方式將各種設備連接起來進行統一操控和管理,而無線通信/網絡技術大大滿足了這種需求。隨著家庭控制和智能化的不斷進步,無線通信/網絡技術也得到了不斷的完善與改進。目前,在全球智能家居領域通用的無線通信/網絡技術主要包括Zigbee、wifi、藍牙、SmartRoom、z-wave等并存的幾種短距離無線通訊技術,這些技術成為了智能家居連接和控制的主要方式和手段。
二、智能家居市場成熟度分析
中國智能家居市場現階段還處于行業啟動期,以挖掘用戶需求,構建生態系統為主要特征,中國智能家居的發展大約可分為下面四個階段:
(1)探索期(1997年-2013年)。受產業環境、技術、消費者習慣等因素的約束,中國智能家居市場探索期較長,主要以整體方案的形式使用在別墅、高端住宅中,網絡家電(智能家電的雛形)市場發展緩慢。2010年以后,由于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相關技術發展的推動,新產品形態不斷產生。
這一階段我國的智能家居經歷了從無到有,國內也先后成立了50多家智能家居的研發生產企業,智能家居的市場營銷、技術培訓體系逐漸完善起來,同時,國外的主要智能家居品牌都是這一時期進入中國市場的。
(2)市場啟動期(2014-2020)。2014年以來,家電業格外熱鬧。3月,家電業兩大巨頭海爾、美的“撞期”發布智能家居產品。在此之前,谷歌收購智能家居產品制造商nest引起熱議,隨后,騰訊、新浪、小米、360等互聯網廠商,海爾、長虹、格力、海信、TCL和美的等傳統家電廠商的高調進入,智能家居呈現百花齊放的格局,2014年也因此被稱為智能家居元年。
該階段主要特點為:以挖掘用戶需求,構建生態系統,收集用戶數據為主要特征。該階段的產品同質化會較為嚴重,技術優勢不明顯。
(3)高速發展期(2021-2025)。經過市場探索期和市場啟動期,智能家居市場經過最初的市場陣痛后,進入了一個融合演變高速發展時期,這一時期,智能家居系統平臺及大數據服務平臺搭建完畢,行業經過洗牌,一部分企業將被并購或淘汰,市場寡頭產生,行業標準逐步統一,產品被消費級市場接受,并與第三方服務緊密整合,行業將取得高速發展。
(4)市場成熟期(2026-)。經過高速發展期,智能家居市場發展趨于成熟,進入門檻將會提高,競爭也會更加激烈。
三、智能家居的未來發展方向及趨勢
1.智能家居發展的阻礙
(1)行業。行業缺少標準化網絡協議、接口協議;缺少領軍企業,甚至缺少公認的智能家居概念;第三方生活服務體系不健全;現階段用戶大數據的實用性有限。
(2)企業。智能硬件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這些企業缺少對用戶需求與供應鏈的控制力、缺乏資金支持。
(3)用戶。市場教育程度偏低,普通用戶缺少智能家居產品體驗,對智能家居產品的認識有限;數據安全性也是影響用戶購買的因素;現階段,用戶購買智能家居產品的預算偏低。
(4)產品。產品難以讓用戶持續使用:產品間功能同質化嚴重;產品易用性較差,用戶學習成本高;產品依賴智能手機,每個家庭成員體驗不統一。
2.智能家居未來發展方向和趨勢
目前,物聯網的建設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作為物聯網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智能家居無疑會從中得到不少利處。先是去年的物聯網“十二五”規劃的發布,提出了國家重點發展和扶持的九大物聯網應用領域,其中就包括智能家居。接著又是今年國務院鼓勵民間資本投向物聯網應用。作為物聯網領域下的朝陽產業,智能家居正好趕上了這趟順風車。
隨著物聯網、云計算等新興技術相繼進入智能家居行業,眾廠商也各自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產品,價格也逐步向平民化的趨勢邁進。從有線到無線、從概念炒作到應用實施,智能家居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歷程,終于實現了質的跨越。未來的智能家居,將會更好地為用戶服務。
隨著智能技術的發展,家居生活邁向智能化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尤其是國人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于智能家居生活的追求越來越強烈。智能家居作為一個藍海項目,前景不可估量。在各大企業追逐智能家居市場的探索過程中,未來或將呈現如下的發展趨勢。
(1)云計算讓智能家居功能更強大。通過云計算,用戶不僅僅可以實時查看住宅內的風吹草動,并且可以對其進行溯源處理。同樣,通過對家中各類智能插座、智能開關的數據統籌分析,便能夠實現對家庭的能源管控,制定出節能環保、方便舒適的家電燈光使用計劃。云服務除了向用戶提供大容量的數據存儲空間之外,同樣擔負了更多更關鍵的作用。
(2)數字化對講與智能家居結合。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樓宇對講將會更多地增加一些智能家居的功能,將集安防、家電控制、信息服務、娛樂為一身,從而使得樓宇對講系統發生質的改變,兩者會更加緊密地融合起來。與純模擬系統不同,數字/模擬混合系統在單元內采用成本較低的模擬設備,主干網絡則采用基于以太網的數字TCP/IP協議進行聯網。
(3)交互技術。語音交互、體感交互、人臉識別等技術將成熟地應用到智能家居中,手機對智能家居設備的控制作用將會減弱。
(4)機器人技術。機器人技術將融合交互、云計算、無線通信、圖像識別、人工智能、傳感等技術,滿足家庭醫療、服務以及教育等需求。
結論
通過對中國智能家居市場進行分析,在市場分析的同時,對中國智能家居市場成熟度進行了劃分,最后對中國智能家居市場的發展趨勢和方向進行了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結論:
(1)中國智能家居市場由于受到中國政治、經濟發展的影響,現階段正處于一個十分良好的發展機遇期,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崛起和國民收入的不斷提高,智能家居的需求量將不斷增加,具有十分巨大的市場前景;
(2)由于智能家居進入我國市場較晚,智能家居在國內的發展受到限制,經過十多年的市場探索期,我國的智能家居市場已進入市場啟動期;
(3)未來我國智能家居會隨著云計算、數字化對講、人機交互技術和機器人技術的發展,逐步向以上領域擴展,為人類提供更加“高效、舒適、便利”的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