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杰
摘要:自行車運動一直是一項人們非常喜愛的一項具有相對較強度的運動,但是自行車這項運動的訓練相對來說有些枯燥。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自行車運動也是越來越普及,有關于自行車運動的競賽也是越來越激烈。由于賽事緊張,在訓練和比賽的過程中出現損傷是時有發生的。在我國自行車運動的發展過程中最大的阻礙演變成了在運動過程中的傷病。本文針對自行車運動所造成的損傷和損傷的防治作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自行車運動;運動損傷;防治
自行車運動對是速度、耐力和平衡能力要求較高的運動項目。隨著社會的發展,自行車運動在我國得到了長遠的發展,同時我國運動員在自行車運動項目中為我國得到了優秀的成績。目前我國的自行車運動水平在國際間是屈指可數的,同樣自行車運動是我國各項競技項目中非常重要的一種運動。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自行車運動這項競技運動,就會有越來越多的自行車運動員出現運動傷病,醫務人員也會越來越重視運動員的運動傷病。
一、自行車運動損傷概況研究
運動創傷學中對運動損傷的分類方法很多,通過學習運動創傷學,以自行車運動實踐服務的角度來探索運動損傷,以損傷與自行車運動技戰術的關系為分類依據,發現自行車運動損傷主要有運動技術傷和非運動技術傷兩類。
1、運動技術傷:運動技術戰術特點是這類型損傷的關鍵點。自行車運動的主要特點為擁有較大的強度、具有很快的速度、必須擁有很強的技術。在整個自行車運動過程中,自行車將運動員的身體狀態控制在固有的范圍中間,自行車必須承受運動員的身體重量,同時運動員必須將自己的足部牢牢的和蹬子綁在一起。過勞傷是自行車運動員在運動過程中最主要的運動技術傷的主要形式。手、腕關節、頸部、膝以及和鞍座接觸的臀部等都是自行車運動中常見的損傷部位。通過對一項研究的學習,總結出近46%的自行車運動員都會出現手指麻木或刺痛的現象,31%的自行車運動選手在與鞍座接觸的臀部區域會有麻木現象。通過對178名自行車運動員進行調查,結果表明有42%的自行車選手會出現后背疼痛的問題、25%的自行車選手的膝關節會出現疼痛現象、12%的自行車選手會感覺到腕關節疼痛和麻木。因此要著重研究損傷的發生機理以及如何預防。
2、非運動技術傷。運動員的運動戰術特點不能對非運動技術傷造成影響,非運動技術上主要為急性傷病和意外傷病。在運動員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可能發生,不具有特異性,并沒有較大區別存在于病理學、臨床表現、診斷治療之間。所以,傷病的性質和導致受傷的因素是主要研究方向。急性損傷是自行車運動員在運功過程中的主要非運動技術傷。在比賽過程中由于速度較高,自行車運動員身體的任何部位都有極高受傷的可能性。皮膚擦傷是自行車運動員的非運動技術傷中最普遍的,也有很多急性損傷的性質比較嚴重,例如關節脫位、骨折和頭部損傷,其中最致命的急性損傷為頭部損傷[1]。由于運動員平訓練的不合理以及傷病的累積會導致慢性損傷,常見的慢性損傷有膝部滑囊炎、骸骨軟骨癥等。
二、自行車運動的致傷因素
在野外進行訓練和比賽是自行車運動的主要情況,地形和氣候往往是人無法控制的因素,這些因素通常會影響自行車運動員的騎行。比賽場地不佳,路面有異物,雨雪風暴以及與來往車輛或者行人相撞也可以導致嚴重的損傷。當運動開始騎行時,騎行速度都較高,一旦出現爆胎、斷鏈、掉把等事故,由于運動員事先沒有做好思想準備,摔下車或者其他不可控意外是必然發生的。另外自行車的設計是否符合要求也是影響因素之一[1]。現在大多數運動員只會做單一訓練,所以對全面身體素質的要求就慢慢開始忽視,長期下去就會出現慢性損傷。其次,很多運動員會帶傷帶病參加訓練則會導致身體素質越來越差。當運動員在比賽的過程中運動員之間的距離很小,相互之間的碰撞時有發生,一旦發生碰撞則會導致意外受傷。自行車運動根據它的特點以及導致受傷的原因,可以控制許多由意外事故而引起的損傷減少甚至不發生。
三、運動損傷的防治
首先要在比賽和訓練之前做好充足的準備活動,高度重視準備活動,這是因為在騎行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運動損傷,因此為了防止運動損傷的發生,運動員必須學會很好的進行自我保護,教練必須對比賽設施和比賽場地進行仔細檢查,將那些不安全的隱患進行排除。運動員必須要做到可以對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檢測,并在出現問題的時候和教練員溝通。其次,運動員在進行比賽以及訓練之前應對自己的自行車的每個部件進行認真檢測,在出現問題時及時維修,輪胎是最重要的因素。運動員在比賽和訓練過程中所佩戴的頭盔可以有效的預防一些運動損傷,教練員應該要求運動員佩戴頭盔以及其他保護裝備[2]。讓自行車運動員更加了解運動損傷的知識以及防護措施,并且教練員要對自行車運動員進行相應的心理輔導。并且教練員要知道所訓練項目的特點以及出現損傷的原因。教練員要讓運動員擁有堅強的意志品質,對自己有信心。還有就是組委會選擇賽道時不能單純考慮比賽的精彩程度,還應該重視選手是否能適應賽道。教練員要合理地為自行車運動員安排訓練內容以及訓練計劃。在制定訓練內容時不能超過運動員的負荷,要循序漸進,不能為運動員安排單一的訓練。如果運動員的身體素質不佳或者疲勞的時候,要注意控制所安排的訓練量,因為如果過量就會導致運動員的技能變弱,無法很好的進行自我防護,并且注意力會不集中出現運動損傷。由于自行車對速度強度和技術水平的要求很高,所以比賽的運動員必須要調整自己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運動員和教練員要對自行車的運動特點詳細了解才能控制比賽和訓練過程中的潛在危險。教練員和運動員彼此配合,訓練得當,合理安排訓練計劃,可以很大程度的避免發生運動損傷。
四、結論
很多人喜歡自行車運動,但會由于自行車而引起的損傷也是不可忽視的。自行車運動的損傷特點為主要是慢性勞損,很少出現急性損傷,普通的急性損傷的損傷程度也都較輕,但如果自行車運動員在騎行過程中從車上摔下來,所產生的后果比較嚴重,會嚴重地損傷骨骼、神經等。訓練安排的合適與否和訓練水平的高低等因素直接影響了運動損傷發生的概率。合理地安排騎行訓練、不斷提高運動員的騎車技能、積極使用保護裝置可以將運動損傷減小到最少。
參考文獻
[1] 孫伊.自行車短距離項目速度能力訓練方法學指導原則發展回顧[J].首都體育學院報,2007,19(2):46—47.
[2] 楊宏志.自行車運動損傷與防治[J].遼寧體育科技,2005,24(4):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