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冬梅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電力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企業應做好新常態下思想政治工作,傳遞正能量,確保人心不散、士氣不減、隊伍不亂,為企業保安全、保生存、保穩定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樹立新思維
樹立互聯網思維。企業領導和政工人員應樹立互聯網思維,主動觸網、學網、懂網、用網,不斷學習信息科技知識,提高信息工具應用能力,用先進手段與職工進行情感互動式交流,使工作方式由以往的顯性宣傳向顯性宣傳與隱性引導共存的狀況轉變。
樹立平等思維。在網絡空間中,人人都是發聲者和傳播者,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教育者與被教育者在信息獲取與傳播上處于平等地位,沒有相對的所謂“中心”。所以,我們要確立平等思維,順勢而為,因勢利導,才能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中爭取話語權和主動權。
樹立微媒介思維。碎片化的微博、微信、QQ群等微空間中,塞滿海量信息,真假混雜。如果對這方面不懂,缺乏敏銳的信息感受力和分析鑒別力,必然良莠不分。因此,我們不僅自身要不斷提高微媒介素養,而且要通過系統化、多途徑的培訓和學習,提高職工的微媒介素養,并將其作為適應新常態要求、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前提。
做好“五個創新”
創新組織建設。加強組織建設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關鍵。既要發揮黨員干部和政工師的主力軍作用,又要注重用好身邊的宣傳隊,發揮好身邊“宣傳員”的作用,即開展“爭做文明職工”“創建文明家庭”、爭當“十佳青年”及“先優模”等活動,濃厚弘揚正氣,爭先創優氛圍,用身邊人做好身邊人的思想政治工作。
創新平臺載體。我們在發揮傳統媒體作用的同時,注重發揮微博、微信、QQ群、微視頻等作用,用好社會面上的思想宣傳工作平臺,重視個別心理疏導的新式平臺。企業領導、政工人員與企業職工不僅要善于“面對面”,而且要善于“鍵對鍵”,用新媒體與職工互動溝通,凝聚共識,拉近距離,密切關系,集聚正能量。在平等互動中傾聽職工所思、所想、所盼,推動網上網下對接。這樣既可問政于職工,問需于職工,問計于職工,又可以體察職工意愿,收集輿情,及時掌握職工思想動態,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同時,充分利用這些公眾平臺進行思想教育,也就是通過微訪談、微話題、微討論等載體活動,激發職工參與熱情,培養職工自己的“意見領袖”,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實效性。
創新運行機制。長期以來,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任務目標是明確的,即為企業生產經營服務。但在實際運行中,落實并不理想。個中原因有思想政治工作作風飄浮問題,有企業管理工作強勢,思想政治工作被邊緣化問題,但根本原因,在于缺少思想政治工作運行機制的支撐。目前,一些企業正在試行的矩陣性管理模式,可以為解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融入管理提供參考。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管理,不是代替管理,更不是干擾管理,而是支持和服務于管理。比如,開展調研,用事實和數據說話,為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參與管理工作的超前協調,防止不當管理引發職工情緒波動和對抗;配合管理工作進行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形成同向同行的最佳效果;開展與管理工作相匹配的職工培訓等。
創新方式方法。有一次,我們電力集團一家所屬單位在一次新職工入廠教育課上,剛講完傳統故事,一個年輕人就提出:讓職工無償加班是違反勞動法的,無私奉獻是違背經濟規律的,精神力量不能當飯吃,一連串的尖銳問題使場面陷入僵局。這件事告訴我們:思想政治工作也要堅持“兩分法”前進。既要踐行優良傳統,又要緊扣時代脈搏;既要講立場原則,又要講“人情世故”;既要講灌輸教育,又要講潤物無聲;既要講以理服人,又要講以情動人;既要講思想理論,又要講以文化人;既要重視打通思想,又要重視理順情緒。
創新評價形式。過去,思想政治工作缺少科學評價,對人們到底滿不滿意、歡不歡迎這些潛在的心理,對于各項工作在人們思想行動上的實際作用效果,缺乏科學有效的調查反饋和統計分析手段,使工作考評流于主觀和形式主義。在新媒體時代,引入大數據技術,可以擺脫傳統調查方式的人為痕跡和“被調查”心理,實現在工作對象最自然、最真實的狀態下進行調查、分析,更加準確地了解職工思想動態和行為走向。這對思想政治工作的評估,更多建立在對人們思想行為的全面、動態、長期的評價之上,使評價考核的量化、細化和準確性成為可能。因此,當前,要重點探索形成一套適應新媒體時代考核思想政治工作的評價指標體系,列入考核內容,體現結果運用,這樣才能真正使思想政治工作硬起來,強起來。
破解“兩個問題”
正視“難”的問題。隨著社會進步和企業發展,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環境和方法有了進一步改進,但在實際工作中,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員普遍反映工作越來越難做。①難在環境復雜。各種思想文化交流更加頻繁,大范圍、深層次相互激蕩與碰撞更加激烈。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深刻變革,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深刻變化。②難在矛盾糾結。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問題形態多樣、紛繁復雜,全局性與局部性相互交織,既有發展思路、方法問題,也有干部工作作風、能力的問題,不少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難在問題解決。一些歷史遺留問題,一些企業存在很多不穩定因素,新舊矛盾交織。③難在能力不足。面對新環境,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仍習慣用舊觀念看新問題,對形勢的變化認識不清,特別是與新媒體相關的新技能還不熟悉,常處于被動應付狀態。
解決“信”的問題。受內外環境影響,不少職工對思想政治工作不信任。解決這個問題,要做到“三有”:一要有感情。要把職工當作家人和朋友,真心誠意對待他們反映的問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你對職工付出真心真情,職工才會從情感上認可你,聽得進你說的話。二要有形象。要按照“三嚴三實”要求,嚴于律己,以身作則。這樣才會有公信力,號召力。三要有本事。必須提高綜合能力,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才能把企業發展好,把職工利益維護好,實現好。
(作者單位:大慶油田電力集團)
(責任編輯:胡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