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萍萍
寫作是學生語文素養的一項重要能力,然而現實的情況卻很不樂觀。學生討厭寫作、害怕寫作、不會寫作。如今的現狀也如許多年前教育家呂淑湘先生說的那樣:“相當多的學生語文基礎知識不扎實,基本能力比較差,寫字潦草,錯別字多,詞匯貧乏,說話和作文詞不達意,語句不通等現象還比較普遍”。作文教學這種滿目瘡痍慘的現狀著實讓人憂慮。
從筆者執教多年的情況來看,目前小學寫作教學面臨的主要困境有:
新制訂的《語文課程標準》在作文教學的指導思想中,曾明確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事實上,我們教師過度的扶、牽、抱、乃至越俎代庖,將學生身上固有的靈性逐漸消滅殆盡。
1.學生作文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發展與應試教育的矛盾
如果任由學生自由地寫,小學生其實有很多很有創意的想法及個性化的表達。然而這種創意與個性化,也許并不能給學生的考試帶來好看的分數,由是,教師為了考試取得好成績的功利心和短視行為開始出來了。教師開始給學生灌輸“摹、背、套、抄”的行為了,以為這樣就能達到作文速成的目的。卻扼殺了孩子對作文的創造性與樂趣,倒了孩子的胃口。特別是有部分老師為了讓學生考試考個好成績給自己裝點門面,就去教學生背作文書上的優秀作文。更有“聰明”的教師為了讓能學生能以不變應萬變,還教給學生改頭換面、移花接木的“絕招”,告訴學生只要緊扣題目,將背的作文開頭結尾變換一下,圍繞題目去寫,那一篇作文便可應付多個題目。這樣追求短期效應,急功近利的行為純粹誤人子弟!
2.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嚴重脫節的矛盾
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原本是相輔相成的??墒情L期以來,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嚴重脫節,大多數教師的閱讀教還停留在分析文章“寫了些什么”上,而極少分析“為什么這樣寫”。分析前者,其實只是停留在閱讀層,只有分析后者,才能進入到寫作層。其實,不少教師教閱讀歸教閱讀,教寫作光教寫作,而不知將二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在教閱讀中,引導學生分析文章是怎么樣寫的,好在哪里,并將課文閱讀中學到的寫作方法,遷移到寫作任務中。教寫作時,光談寫作技巧,而忘記了課文就是最好的范文,這些被時光證實過的經典之作比什么“優秀作文選”里的習作都要好太多了。
3.陳舊的寫作教學理念與學生接受到的日新月異知識之間的矛盾
至今絕大多數的小學教師的寫作教學都還停留在“技巧寫作”,既沒有“過程寫作”,更不懂“交際語境寫作”。教師的寫作教學一味地進行“技巧寫作”,以為教給學生寫作的方法,學生就會用。如果是這樣的話,學生買一本“寫作兵法”豈不可以寫作家了,一教就會的話還需要老師教嗎?
現代社會,知識、理念更新是非??斓?。學生大量地接觸到新鮮的事物,新鮮的知識,這樣他就會不滿足于老師教給他的陳舊的知識,或者覺得老師教的這些知識在生活中也派不上什么用場。久而久知,他們便不愿意聽課,不愿意寫老師要求寫的內容了。
要解決這些問題,有沒有什么好的對策呢?
1.要更新作文教學的理念
承認作文是一門科學,一門科學,有意識地將作文從以講讀為主的語文中分離出來,改變其處于附庸的地位,只有這樣的作文教學才能得到長足的發展,只有這樣作文教學才能發揮它在創新教育中特有的功能。其實,教師一定要做個閱讀型的教師,自身不斷成長,不斷學習,用新的更科學的理念武裝自己,這樣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才不會盲人騎瞎馬式,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從而避免低效、無效、甚至是錯誤的教學。
2.給學生寫作內容上更大的自由度和時間上的寬松度
學生的習作是他們對日常生活感悟后的產物,這樣的習作往往有著鮮明的個性色彩,并體現著表現自我的創造性,它沒有主題與時間上的限制。如果把學生的所有習作都框定主題、內容范圍,鎖定在在作文課有限的時間上,學生也許因為缺乏興趣、缺乏寫作素材和充足的時間而走上為文而文的歧途。在缺乏興趣、缺乏寫作素材的情況下,成人也很難寫完一篇文章,何況是學生。且時間又有限,讓作家在有限的時間內寫限制了題目范圍的文章,也寫不好。不是有作家同學生一起寫作高考作文交上去一起批改而得分不理想的嗎。
3.挖掘課文中的寫作資源
小學語文教科書中蘊含著較豐富的可供學生進行創新習作的資源,這是培養和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陣地,我們熟知的擴寫,縮寫,續寫,改寫等,教師只要能駕輕就熟,就可以避免學生由于習作材料的欠缺而造成無從下筆的局面。
首先,從文章優美語句入手進行積累和仿寫。讓學生通過熟讀、抄寫等手段積累了文中優美語句,而后就教學生運用,可有選擇性的可讓學生運用其重點詞語造句或句中的修辭手法仿寫句子等,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如學習《桂林山水》一課中引導學生學習用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描寫自然風景。學《師生情》一課時,教學生仿照書中“首先……然后……最后……”練習說話。其實,抓住教材中的典型篇章進行遷移和練筆。課文《童年的發現》作者的“夢中飛行”寫得形象生動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在一次教研組活動中,我們充分引用這一教材內容,學習這篇課文的寫法,引導學生以《我做了一個神奇的夢》為題進行小練筆,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總之,只要我們發現問題,找出對策,不斷創新,小學作文教學定會走出“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困境,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