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峰
[摘 要]“兩學一做”基礎在學、關鍵在做。學、就是要深入學習黨章黨規,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做、就是要做合格共產黨員。要以淵博的知識去培育人,以科學的方法去引導人,以真誠的愛心去溫暖人,以高尚的師德去影響人,以優秀的成果去鼓勵人,以完美的人格去塑造人,辛勤耕耘,默默奉獻。我相信,只要我們擁有敬業之心、愛人之心、拼搏之心和進取之心。只有在實踐中歷練才能成為一名好教師方面對教師這一神圣的職業,必須具有較高的道德素質、堅定的理想信念、淵博的知識、良好的職業心理健康、要有仁愛之心等素養,并通過實踐的歷練最終成為黨和人民滿意的好教師。
[關鍵詞]兩學一做、教師、知識
十八大以來,為了加強黨風建設,國家自上而下,開展了“群眾路線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在十三五開局之年,展開了“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兩學一做”,進一步解決黨員隊伍在思想、組織、作風、紀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內容有:學習黨章黨規,學習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
“兩學一做”不是活動,是面向全體黨員深化黨內教育的重要實踐,是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開展“兩學一做”,基礎在學,關鍵在做;“兩學一做”,要有針對性,“學”要帶著問題學,“做”要針對問題改。
每一次活動、教育、學習,都是黨在新時期新常態下,黨風建設上的與時俱進。其根本目的是:讓廣大黨員同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兩學一做”要求每位黨員“亮身份”,我時常在想,我的身份是什么呢?我的身份是教師。家長對孩子們寄予厚望,把人生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那么僅有工作熱情是不夠的,工作的藝術更為重要,因此,如何當一名讓家長滿意學生喜歡的好教師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而要當好一名好教師,良好的師德師風建設更為重要。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全國上下都重視教育,要優先發展教育,把優先發展教育提到人才強國、民族振興的高度,作為一線青年教師,應該將“兩學一做”教育學習成果用到日常工作中來。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肩負著培育人才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鄧小平同志說過: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教師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實踐者,只有用創造的態度對待工作,有較寬廣的相關學科和交叉學科的知識面,好學善學,有進行職后再繼續學習的能力,才能在完整的意義上理解教師是走在時代前列的人,是教育事業和人類精神的重要創造者,使自己的生命和才智在為教育事業奉獻的過程中獲得更新和發展。在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當今時代,教師既是建設者,又是人類精神文明的傳播者。因此,必須進一步增強時代責任感和緊迫感,以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高政治和文化素質水平,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才能完成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才能擔負起時代賦于的重任。
一、什么是黨和人民的“好教師”
好老師,沒有統一的標準,但好老師表現在這些方面: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教師的知識素養、教師的能力素養以及職業心理健康。主要表現為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熱愛學生、團結協作、為人師表。精深的學科專業知識、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必備的教育科學知識、豐富的實踐知識、以及教師能力素養及心理健康等方面。
首先,好教師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是基礎,教育是為國家培養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事業,肩負著黨和人民的重擔,為人民服務、為促進中國的和諧發展服務、為建設特設社會主義服務,教師要始終堅持把愛崗敬業放在首位,擁護黨的章程,堅定理想信念,把教育工作放在實踐當中,并嚴肅認真對待自己的職責。
好老師在對待學生上表現為熱愛學生,師愛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是教師高尚道德品質的表現,是做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動力,教師不僅要熱愛學生,還要關心全體學生,理解和寬容學生,幫助學生筑夢、追夢、圓夢,讓一代又一代年輕人都成為實現我們民族夢想的正能量。
好老師的言行舉止、品德才能都會對學生的成長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師德方面,“師者,人之模范也。”好教師首先應該具備高尚的思想品德,是以德立身、以德施教的楷模,古語中“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的道理是每一位教師應該做到的,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教師是學生道德修養的一面鏡子,好的教師應該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應該把高尚的道德修養、道德觀念傳授給學生。
其次,知識素養是好教師的必備,教師一直被視為“傳道者”、“授業”、“解惑者”,在專業知識方面,精深的學科專業知識、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必備的教育科學知識、豐富的實踐知識等是好教師應該具備的素養,學生往往可以接受老師的嚴厲刻板,但不能原諒老師學識淺薄,教師知識的儲備捉襟見肘、力不從心時往往不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尤其是在這個信息時代飛速的社會中,學生通過媒體、網絡等途徑獲得較新的知識,可能在專業知識上不如老師,但在知識的廣度上,有些老師更應加強學習,以免在學生面前貽笑大方。終身學習是教師專業知識發展的不竭動力。
再次,好教師具備良好的能力素養。無論是上課時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是教學能力,以及班級組織管理能力,都要求教師的能力有一定的高度,舉個例子,假如一個語文老師,連普通話都說不標準,學生怎么可能學會標準的普通話,教師準確、流暢、通俗的語言以及講話藝術可以促進學生的理解與積極學習,適當的教學方法與組織能力可有促進有效教學,教師還應該有自我反思的能力,進行自我調控,以便達到最佳的狀態。
最后,好教師還應該具備良好的職業心理健康。高尚的師德、愉悅的情感、良好的人際關系以及健康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表現,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有心理素質,也就是教師對內外環境及人際關系有著良好的適應所需要的條件。
二、在實踐中爭做黨和人民的好教師
自古以來就有“實踐出真知”的道理,每一個優秀的人民教師都不是天生的,是對知識的永無止境和工作崗位的不斷磨礪逐漸形成的。后天的努力和躬身實踐是一個優秀教師的必備條件。知識的學習大部分是通過間接經驗獲得的,由于直接經驗相對耗時耗力,因此,直接經驗相對較少,躬身實踐顯得非常重要,每一個國家的領導人,學校校長,不是一開始就能成為領導人或校長的,必定經過基層的教育成長與磨練最終走上了領導崗位的。只有通過實踐,才能發現自身不足,才能揚長避短,只有教育過成千上百名學生,經過百節課堂的磨練,才能總結形成一套自身獨有的教學方法。
辦公室里是不可能成就黨和人民需要、富有擔當精神又有很強能力的優秀教師的,這也是一條真理。
三、結語
好老師不會是以夸夸其談、口若懸河而著稱,只會是以學生的全面發展、實際行動為標準,為了每一個學生,教師要有使命感和責任意識,用好課堂講壇,用好校園陣地,用好教學方法,用自己的行動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自己的學識、閱歷、經驗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向往,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潤物細無聲地浸潤學生們的心田、轉化為日常行為,增強學生的價值判斷能力、價值選擇能力、價值塑造能力,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朱丹.以教師文化載師德師風,化高職理念筑育人之基[J].高教研究,2010(6):5-6.
[2] 陳霞.加強職業道德修養,爭當人民的好教師[J].教育戰線,2012(6).
[3] 劉秋云. 愛心成就好教師[M]. 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