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麗娜
當前,宗教極端思想已經成為影響我們的美麗新疆穩定發展的重大現實威脅,近年來,少數宗教極端主義者不僅制造了大量暴恐案件,破壞自治區人民群眾的生產和生活秩序,還披著所謂的宗教外衣否定新疆的傳統宗教觀念,煽動穆斯林女同胞們穿黑袍、戴面紗,男同胞留大胡子,更為惡劣的是竟然到了禁止穆斯林同胞唱歌和跳舞的嚴重地步,而且即使是在受到法律嚴厲打擊的高壓態勢下,他們仍然在尋找機會制造事端、違法犯罪,因此,開展有針對性的、行之有效的“去極端化”宣傳教育活動已經成為新疆意識形態領域反分裂斗爭的迫在眉睫的任務。那么作為國企系統,在“去極端化”宣傳教育活動中應該怎么做呢?我認為應該把下幾個層面作為努力方向:
一、加強宣傳引導工作,增強群眾免疫能力
加強意識形態領域的反分裂教育,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和群眾的思想應該列為“去極端化”宣傳教育活動的基礎性目標。作為國企,也要通過發揮強大的、人性化的宣傳教育陣地優勢,緊緊圍繞“遵紀守法、反對暴力、解經講經、正本清源,批駁宗教極端勢力的歪理邪說”這一宣傳教育思路進行宏觀部署、微觀布局,進行“講法治、講秩序、講團結、講友愛”的正能量輿論導向,突出“去極端化”的教育宣傳內涵,豐富宣傳教育內容,重點宣傳黨和國家的宗教政策以及新疆的宗教歷史,要充分發揮廣報刊、廣播、電視、電腦網絡等各種傳媒渠道,尤其是利用好手機、網絡微信、微博、論壇、博客等新媒體的信息傳播優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弘揚新疆的社會正能量,把伊斯蘭教中的“兩世吉慶”、熱愛祖國、倡導和平、服從秩序、團結友善的教義理念在國企職工中作出符合時代的、客觀的闡釋,在人民群眾中做出細致的宣傳引導,以增強新疆宗教文化的時代性和包容性。在這個過程中,國企可以通過參加各級講師團、開展“去極端化”宣傳教育征文、開展宣傳教育講壇、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廣泛動員、積極參與等方式,通過百姓化、草根化、通俗化的宣傳教育方式,使用貼近群眾、通俗易懂的語言,努力做到宣傳教育活動入腦入心,不僅教育本系統員工,還要參與到社會化的“去極端化”宣傳教育活動中去。
二、落實法治建設部署,制止非法宗教活動
活動中,國企部門也要根據新疆的社情實際,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法治新疆”建設要求,理出法依法治理宗教活動的思路和模式,啟動制度規定約束機制,特別是針對當前非法宗教活動形式、特點以及社會危害程度,在區分不同情況的基礎上實施分類施策,綜合整治。對于情節較為嚴重、尚不構成犯罪的非法宗教活動,應依照《宗教事務條例》、《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有關規定進行行政處罰。
三、突出重點標本兼治、治理非法宗教活動
(一)必須嚴肅共產黨員不能信仰宗教的政治紀律。尤其是國企系統的全體共產黨員,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非法宗教活動,堅決抵御宗教極端思想的滲透和侵襲。國企部門的黨員領導干部都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必須嚴格落實《黨章》和其他有關規定要求,嚴肅共產黨員不能信教的紀律。國企黨委和政工部門,要把加強教育引導和教育警示放在首位。
(二)教育廣大員工遠離地下講學經活動。任何形式飛地下講學經都不符合我國法律、法規和宗教管理政策,而且地下講學經極易被不法分子控制利用,成為宣揚宗教極端和暴力恐怖思想的手段。凡是組織地下講學經的情形都是非法宗教活動,都要堅決依法取締。作為國企部門,任何人和任何單位都不得一任何理由參與講學經,在這點上,國企系統必須高度自警、自醒,高度重視,防微杜漸。
(三)必須禁止宗教人士未經批準在宗教活動場所外開辦宗教知識講座,尤其堅決禁止是國企轄區開辦宗教知識講座。宗教人士開辦宗教知識講座必須遵守在宗教活動場所內進行的明確規定。宗教人士未經批準在宗教活動場所外開辦宗教知識講座,不利于職能部門監督管理,也不利于宗教知識正常傳播,還可能助長非法宗教活動、甚至引發宗教狂熱,危害群眾尤其是未成年人,因此必須堅決禁止,依法查處。
(四)加強對參與過非法宗教活動人員的教育管理。根據國企部門的特點和人員狀況,通過逐一排查的方式掌握參與過非法宗教活動人員情況,并結合國企隊伍建設實際進行重點治理。要按照“四知四清四掌握”和“網格化”管理的工作要求,做到信息全部掌握、活動基本清楚。要科學劃分工作對象類別,以“去極端化”為旨標,有針對性地實施分類教育管理。對一般工作對象,要定期或不定期對其采取集中辦班或一對一、多對一等方式,加強教育、管理、幫扶,掌握其思想動態,提高其謀生技能,防范其再次從事非法宗教活動。
四、大力發揮國企優勢,有效助力民族團結
國企系統作為新疆社會和經濟建設的生力軍之一,促進新疆民族大團結是國企系統貫徹落實的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回報社會、回報人民群眾的大局工作,也是一項責無旁貸的工作任務。
在這方面,國企系統要充分發揮員工隊伍整體政治素質高、黨員隊伍凝聚力強、與當地人民群眾接觸范圍廣泛的優勢,主動搞好與當地人民群眾的團結和協作,進行友善的交流和聯系。國企系統還可以根據自身的良好經濟條件,積極參加自治區的各項社會化工作,積極參加群眾聯系工作,尤其是邊遠地區人民群眾的社會化服務工作,積極開展扶危助困、志愿服務、捐資助學等項工作。同時通過自身的人力和宣傳教育資源,全面助力黨的民族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針的落實,助力新形勢下加強和創新民族宗教事務治理的新目標、新任務的圓滿完成。在這個過程中,國企系統可以通過溝通、聯絡、幫助、扶持等多種形式,走近和融入包括信教人士在內的廣大人民群眾,努力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切實維護各族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以卓有成效的實際行動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與尊嚴,為建設美麗繁榮的新疆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