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燕
[摘 要] 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國際傳播是我們黨在新時期新階段提出的戰略性任務,這一任務的提出具有多方面的必然性。具體而言,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國際傳播是當代中國硬實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之舉,是提升文化軟實力的必然之舉,是增進了解、消弭誤解、為國家發展營造良好輿論環境的必然之舉,是完成中國國際傳播核心任務的必然之舉,也是維護世界和平發展向好局面的必然之舉。
[關鍵詞] 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價值觀;國際傳播;軟實力
[中圖分類號] G20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8129(2016)12-0073-07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講話中,習近平明確指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要加強提煉和闡釋,拓展對外傳播平臺和載體,把當代中國價值觀念貫穿于國際交流和傳播方方面面”[1]。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實際上所指的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觀念,在當前的主要內容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國際傳播是我們黨在新時期新階段提出的戰略性任務,體現了多方面的必然性。
一、硬實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之舉
當一個國家的硬實力發展到一定階段和一定程度時,必然會更加重視自身軟實力的提升,尤其會重視文化和價值觀的國際傳播,這是世界強國崛起之路的普遍規律。當前,中國在經濟、政治、科學技術、軍事等方面的發展均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斐然成就。可以說,經過近40年改革開放,中國的硬實力已不容小覷,在憑實力說話的國際舞臺上,中國顯然已經占據了重要地位。中國日漸強大的硬實力不僅為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國際傳播準備了必要的物質條件,同時也必然發出對外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提升文化軟實力的呼聲。正如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所指出,我們要堅持協調發展,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在國際社會,中國不能只是經濟財富急劇增長,精神文化的發展也需跟上,要提高文化特別是價值觀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搞好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國際傳播。
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國際傳播是當代中國硬實力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轉而謀求真正強國發展的必然。與硬實力方面取得的傲人成績相比,與物質生產大國的地位相比,中國文化和價值觀的國際影響力還比較弱,在思想和觀念上的國際貢獻率還比較低?!拔覈秦浳镔Q易出口大國,卻是文化輸出小國,文化產品貿易收支一直是赤字” [2]。價值觀念的輸出是文化輸出的核心,文化貿易逆差的長期存在顯然與中國強大的硬實力不相協調,這種發展格局不利于中國朝著真正強國的方向發展。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認為中國不會成為超級大國,“因為中國沒有那種可用來推進自己的權力,而削弱我們西方國家的具有國際傳染性的學說。今天中國出口的是電視機而不是思想觀念” [3]。而法國前外交部長庫什內也做過與之相似的評價,他認為中國如果沒有能力輸出自己的價值觀,那就算不上一個真正的世界大國。這些話語盡管犀利,但卻不無道理。中國的硬實力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中國文化和價值觀念在國際上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必然需要與之相協調。
當代中國硬實力的極大發展為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國際傳播準備了必要的物質基礎和素材來源。一方面,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國際傳播離不開一定的物質基礎,亟需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的支持,世界一流媒體的打造、國際傳播專門人才的培養、國際受眾詳細情況的調查等等,都離不開強大的物質依托。沒有豐厚的物質基礎做保證,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國際傳播也就無法開展。當前,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這些物質條件我們已經具備。另一方面,快速發展的當代中國為我們提供了充分的自信和前所未有的豐富材料,我們有足夠的條件依托正在發生的偉大歷史事件、孕育的偉大歷史人物、創造的偉大發展成就,打造中華民族新的文化品牌,形成新的文化符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機活力呈現在世人面前[5] 49。正如《大趨勢》的作者、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所說,中國每一天都有精彩的故事,這些精彩的故事是我們對外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極好素材。
二、提升文化軟實力的必然之舉
在美國學者約瑟夫·耐看來,軟實力就是指文化、價值觀和外交政策等的影響力、吸引力和同化力,其中,價值觀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在軟實力的構成中顯然占有十分突出的分量。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就是一個國家的價值觀,是一個國家的靈魂、血脈、脊梁。沒有它,一個國家硬實力再強大,也是一個不能巍然屹立的干癟驅殼[6]。一個國家在謀求自身發展進步的過程中,在參與國際競爭的過程中,以價值觀為核心的文化軟實力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甚至是根本性的作用。放眼全球,在世界各國的國家發展戰略中,文化軟實力的提升顯然已經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做好本國價值觀念的國際傳播則是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重中之重。
當前,世界各國正在進行價值觀的激烈角逐,我們不能沒有自己文化的強勢影響力,不能不大聲喊出自己的旗號,發出自己的聲音,而這種旗號和聲音就是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指出,“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點。這是決定文化性質和方向的最深層次要素。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從根本上說,取決于其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7]。為了增強在世界上的影響力,爭取話語權,我國要積極開展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國際傳播。我們的對外文化交流,不論采取什么形式,都是為了讓世界更好地了解我們,讓我們更多地了解世界。在交流活動中,我們要推動中華文化蘊含的核心價值觀得到更多人的了解和認同,如此,才能有影響力和話語權[8]。
隨著全球化時代特別是文化多元化時代的到來,世界各國無不埋頭致力于構建本國價值觀,并且想方設法將其傳播出去,擴大本國價值觀的國際影響。文化是活的生命,只有發展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只有傳播,才有影響力,只有有影響力,國之強大才有持續的力量[3]。只有當自己的文化與價值觀念在國際社會廣為流行并得到普遍認同的時候,軟實力才算是真正提升了[9]。顯然,不是說具備了核心價值觀就擁有了文化軟實力,而是要看這種核心價值觀是否對外具備影響力和感召力。因此,我們的價值觀念必須走出國門,傳播出去,為世界所了解、熟悉、理解和認同,并對其產生影響,如此,才能切實增強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三、增進了解、消弭誤解,為國家發展營造良好輿論環境的必然之舉
20世紀初期國學大師辜鴻銘就曾感慨道:“中國人最大的不幸,正是他們不為世人所了解?!盵10] 237這種感慨在今天仍然發人深省。不僅國人如此感慨,外國人亦是如此。首次來到中國的法國演出商蒂姆·皮爾斯對記者說:“中國文化很有吸引力,只是在國際市場上的宣傳、亮相太少太少了,所以幾乎沒有人知道她有多么精彩!”[11]而國際社會對中國文化形象僅有的感知更多地源于并且止于傳統文化,流于“器”與“物”的層面,而對當代中國文化精神卻印象模糊,對當代中國文化主體形象知之不多,更勿提對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了解。美國學者喬舒亞·庫珀·雷默指出,在展示本國文化時,中國的一些官員仍然習慣于選用那些老掉牙的戲劇、功夫和茶葉等,他們還未意識到如何充分利用當代中國的文化先鋒。外國學者瓦薩里認為“如太極拳、警句或書法,這些領域是迷人的,但我并不認為這些東西能吸引大多數西方人,尤其是年輕人。他們更感興趣的是今天的中國,電影、音樂、經濟和政治發展,簡言之是中國當代文化”[12]。許多外國人說,我一聽到你們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暈了,還是多介紹一些當代中國和中國人的事情吧。因此,為了增進國際人士對當代中國的了解,我們迫切需要做好當代中國文化尤其是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國際傳播。
此外,國際社會對我們產生誤解和敵意的現象也普遍存在。如果我們韜光養晦、只做不說,多少會令國際社會對我們的意圖不太了解,因而產生質疑和誤解。現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會贊嘆中國在經濟建設方面取得的成功,但是一些人卻認識不到或不愿承認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存在及其不可忽視的作用,有的甚至有意歪曲我們的價值觀念。一些人認為我們的“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價值理念是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翻版”,是對資本主義價值觀的“順從”和“模仿”,體現了我們對西方的“自覺擁抱”。這種以“趨同化”方式對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進行解讀無疑是一種嚴重的誤解和曲解。
形形色色的“中國威脅論”“中國傲慢論”等的出現,固然與西方敵對勢力造勢煽動有關,但也與我們對外介紹、闡釋我們的理念、價值觀明顯不足密切相關。只有增進國際受眾對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了解,才能進一步尋求他們的理解,消弭其誤解和曲解。因此,我們必須要下大氣力加強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國際傳播,讓世界全面了解當代中國究竟走的是一條什么樣的道路,真實的中國到底是一個什么樣子。要向國際社會講清楚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僅僅是世界多元文化、多元價值觀念中的一元,從而化解分歧、減少敵意、增進共識,贏得世界對我們的信任和信心,為我國發展營造良好的國際輿論環境。
四、完成中國國際傳播核心任務的必然之舉
據《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3)》數據顯示,國際社會對中國文化的認知基本上還停留在中國的傳統文明、傳統文化的層面,相比較而言,對傳媒、高等教育等現代文明、理念、品牌和文化等認可度低。因此,傳播好當代中國特別是當代中國價值,強化中國學術研究的影響力,應成為提升中國國際傳播能力乃至整個國際傳播的最為重要的任務和核心目標[13]。可以說,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國際傳播是整個國際傳播的核心任務,這一任務的完成任重而道遠。當前,國際輿論格局并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國際傳播的話語權仍然掌握在一些主要西方國家手中,國際受眾長期受西方文化和價值觀影響。要改變這種現狀,我們就必須重視國際傳播,特別是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國際傳播,遵循價值觀傳播的規律,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精準施策,增強傳播效果,不斷擴大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國際影響。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內容的當代中國價值觀念是當前中國國際傳播的主要內容,而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國際傳播則是當前中國整個國際傳播各項任務中的核心,為此,我們務必在國際傳播過程中增加文化價值觀方面的內容。近年來,國內對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傳播、培育和踐行開展得如火如荼,成效也較為顯著。但是,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國際傳播卻明顯滯后,我們在參與全球事務的過程中,較少明確提及我們所倡導的價值觀念,這是當前中國國際傳播亟需解決的核心問題。目前,我國國際傳播的競爭力不強、影響力較弱,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國際輿論話語權的缺失嚴重,而其中的關鍵又是核心價值影響力的嚴重不足。中國國際傳播要想在國際輿論格局中占據有利地位,必須突出和強調當代中國價值觀念。
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國際傳播核心任務的完成,需要我們學會用當代中國價值觀念來審視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在處理國際事務的過程中積極傳遞中國價值觀念、發出中國聲音。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吸收了東西方文化理念的先進成分,既吸取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又吸納了西方文化的優秀成果,并結合中國實際進行了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將這些價值觀念融入國際傳播的方方面面,融入中國對外事務的點點滴滴。中國要走向強盛,不僅體現在世界各地的人們愿意接受來自中國的產品,更體現在世界各地的人們愿意傾聽來自中國的聲音,認同并推崇中國價值。這正是中國國際傳播未來的前進方向與奮斗目標[14]。
五、維護世界和平發展向好局面的必然之舉
當代中國價值觀念,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精髓,吸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借鑒了西方現代價值觀念的合理成分,吸收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價值觀,體現了極大的包容性、科學性和先進性。在這24字核心價值觀中,民主、文明、自由、平等、法治等,可以說是全人類共同的價值取向,正如習近平在出席第70屆聯合國大會演講時所指出,“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15]。而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更是全世界人民共同欣賞和追求的可貴品質。人類特性和需求上的一致性及所面臨的基本生存問題的共通性,構成了超越時空、地域和民族等界限的人類共同的價值基礎[16]??梢哉f,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飽含著全人類共同的價值追求。
當今中國的發展速度和成績令世界為之矚目,中國人民的成就感、幸福感與日俱增,中國當之無愧成為發展中國家的表率。對整個世界而言,蘊含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中國模式、中國經驗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因此,我們應該無比自信地向世界說明,中華民族已經對自己的核心價值觀進行了長期的探索和總結,并且形成了以此為代表和精髓的當代中國文化,開辟了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一種嶄新的道路,這是對世界文明的重要貢獻。在這一核心價值觀的指引下,中國經濟飛速發展、成績卓著,為世界經濟的蓬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大量事實表明,包括廣大的西方國家在內的世界人民都在享受中國發展的“紅利”。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充分反映了人類共同追求的價值取向和價值理想,為全球性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基本的價值參考,具有世界意義。
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讓世人了解“中國故事”,學習“中國經驗”,將有利于全人類的共同繁榮和發展,維護世界和平發展的向好局面。當代中國價值觀念不會自然而然地為世界所了解和認同,需要我們積極主動地向世界傳播,我們要將中國的民主、和諧、自由、法治等價值觀念用世界聽得懂的話語予以表達,使其進入世界價值觀的多元譜系之中,使世界共同價值觀的內涵多一些“中國道理”和“中國元素”。只有我們積極主動地開展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國際傳播,才能夠糾正西方媒體對中國的歪曲報道,讓世人逐步了解中國的真實面貌。只有如此,才能夠加強中國與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對話,加深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了解,提振世界對中國發展的信心,進而消除誤解、化解矛盾、擱置爭議。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著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N].人民日報,2014-01
-01.
[2]梅新育.文化輸出策略亟待改變[N].中國經濟導報,2007-02-10.
[3]趙啟正.民族的振興需要文化的振興[N].文匯報,2006-03-14.
[5]蔡惠福,劉大勇.如何對外闡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對外傳播,2014,(7).
[6]江 暢.論當代中國價值觀構建[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4,(4).
[7]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N].人民日報,2014-02-26.
[8]蔡 武.著力創新 深化改革 擴大開放 努力開創對外文化工作新局面——在文化部2014年駐外文化處(組)及文化中心負責人工作研討會上的講話[N].中國文化報,2014-01-09.
[9]程曼麗.論我國軟實力提升中的大眾傳播策略[J].對外大傳播,2006,(10).
[10]辜鴻銘.中國人的精神[M].黃興濤,宋小慶,等,譯.??冢汉D铣霭嫔?,1996.
[11]張文平.深化改革 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N].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2010,(6).
[12]李 舫.外國學者眼中的中國文化[N].人民日報,2011-10-14.
[13]國際傳播藍皮書.建設中國國際傳播能力 傳播當代中國形象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
14-06/29/c_126685565.htm.
[14]王庚年.中國國際傳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N].人民日報,2013-09
-12.
[15]杜尚澤,李秉新.習近平出席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并發表重要講話 強調繼承和弘揚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 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 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N].人民日報,2015-09-29.
[16]廖華英,魯 強.基于文化共性的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策略研究[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
[責任編輯:馬昌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