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雙進 張曉瑜 張 斌 居興剛 齊志峰
(河南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河南 洛陽 471000)
·火針療法·
火針治療脂溢性角化病78例
鄭雙進 張曉瑜 張 斌 居興剛 齊志峰
(河南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河南 洛陽 471000)
火針;脂溢性角化病;點刺
脂溢性角化病又稱老年疣,是角質形成細胞成熟遲緩所致的一種良性表皮內腫瘤[1],好發于顏面、手背、胸、背等處。臨床特征為淺褐色或淡黃的扁平丘疹, 表面呈顆粒狀,邊界清楚,后緩慢變厚、增大、增多,顏色變深。本病影響美觀,給患者帶來一定煩惱。筆者運用火針治療脂溢性角化病取得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河南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收治的脂溢性角化病患者78例,其中男27例,女51例;年齡38~74歲,平均56歲;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30年;病變位于面頸部57例,前臂及手背18例,其他部位3例。
根據病灶大小選用粗或中粗號火針。治療前拍照留檔及常規消毒。術前檢查針體,要求針尖稍圓鈍,針體光滑挺拔。醫者左手持酒精棉球,移近針刺部位,右手以握筆式姿態持針,將火針前1/3伸入外焰,燒至發紅直至白熾。然后將針尖快速刺入皮損中央,深達根部,使其炭化,有落空感立即出針。體積較小的皮損進行一次性點刺;皮損較大者可在周圍加刺,即迅速刺入其皮損四周,至整個皮損呈焦痂狀時行針結束。治療時保證操作穩、準、快。治療完畢,碘伏嚴格消毒,防止局部感染。待結痂脫落后觀察皮損情況,未痊愈者半月后可重復治療1次。治療后1周內局部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避免沾水,不可用手任意搔抓,忌食魚腥海鮮、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78例患者1次治療痊愈者69例,9例經過2次治療后痊愈,痊愈率為100.0%。術后出現暫時性色素沉著和色素減退者4例,占5.1%。全部患者無瘢痕形成。
火針療法,古稱“焠刺”“燒針”等,是用一種特殊材料制成的粗針,在火上燒至通紅后,迅速刺入人體一定部位或穴位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針灸聚英》中載“火針打開其孔,不塞其門”。火針可通過針體將灼熱導入人體,激活人體的陽氣,鼓舞血氣運行,溫補臟腑陽氣[2],既可“借火助陽”以補虛,又可“開門祛邪”以瀉實。火針療法具有針和灸的雙重作用,既有溫熱刺激,又有針的刺激,能鼓舞正氣,促進氣血運行,排除膿毒;同時有發散和引氣之功,使火熱毒邪外散,達到活血行氣、祛邪解毒的目的。脂溢性角化病是良性腫瘤,是“風邪搏于皮膚,氣血不和所生”,使用火針治療脂溢性角化病,能夠收到滿意的效果。該方法無須特殊設備,療效確切,操作簡單,價格低廉,不良反應少,且治愈率高,患者易于接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趙辨.中國臨床皮膚病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527-1528.
[2]李艷玲,王娟,李進龍.火針治療扁平疣38例療效觀察[J].中國美容醫學,2014,23(14):1202-1203.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