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璐璐 楊 帥 趙偉吶 練曉
(河南中醫藥大學,河南 鄭州 450000)
黃連溫膽湯治療痰瘀互結型失眠驗案1則
陳璐璐 楊 帥 趙偉吶 練曉
(河南中醫藥大學,河南 鄭州 450000)
黃連溫膽湯;失眠;痰瘀互結型;驗案
失眠通常指患者對睡眠時間和(或)質量不滿足并影響白天社會功能的一種主觀體驗[1]。隨著現代社會競爭的加劇、生活節奏的加快,失眠已成為一種常見的生理心理疾病,長期失眠給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帶來嚴重的影響。中醫將失眠癥稱為“不寐”“不得臥”“不得眠”“目不瞑”等,對失眠癥病機的認識大致可歸結為陰陽失衡、營衛失和、臟腑失調。筆者的導師崔書克老師在臨床運用中藥復方治療各型失眠療效顯著。現將其應用黃連溫膽湯治療痰瘀互結型失眠驗案1則介紹如下。
患者,男,35歲。以“失眠10余年”為主訴于2016年8月27日就診。患者自述10余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入睡困難,多夢,夜間睡眠時間常為4~5 h,晨起覺頭昏乏力,伴耳鳴,呈轟轟響,黑眼圈重,有飲酒史,10年來飽受失眠之苦,四處求醫問藥,曾間斷口服中藥治療,效不佳。刻診:舌質紅,有瘀斑,苔白膩,脈沉。中醫診斷:不寐(痰瘀互結)。治療以清熱燥濕化痰、化瘀寧心安神為原則,方選黃連溫膽湯加減。具體藥物為:黃連12 g,竹茹20 g,炒枳實18 g,陳皮12 g,茯苓20 g,法半夏12 g,梔子10 g,川芎12 g,合歡皮30 g,肉桂6 g,甘草9 g,7劑。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囑其按時休息,禁食生冷、辛辣刺激之品,禁酒。二診:服藥后入睡較前好轉,約1 h可進入睡眠狀態,睡眠時間可達6~7 h,夢少,白天疲乏感減輕。刻診:舌瘀斑減少,苔白,脈沉實有力。繼守上方去黃連、肉桂,加酸棗仁30 g,石菖蒲12 g,郁金10 g,制遠志12 g,再服7劑。藥盡病愈,恢復正常睡眠結構,囑其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勿熬夜。
按語:患者為青年男性,平素飲食不節,嗜食肥甘酒肉之品,久之脾胃受損,濕食生痰,郁痰生熱,壅遏于中,痰熱上擾,擾動心神,不得安寐。方中黃連、竹茹清心降火;半夏、陳皮理氣燥濕化痰;茯苓、枳實健脾化痰,理氣和胃;梔子瀉火除煩,清熱利濕;川芎活血行氣;合歡皮解郁安神;肉桂與黃連交通心腎,清火安神;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石菖蒲豁痰開竅;郁金、遠志活血解郁安神;酸棗仁寧心安神。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化痰、解郁安神之效。
黃連溫膽湯出自清·陸廷珍《六因條辨》,由《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之溫膽湯加黃連演變而來。近年來,黃連溫膽湯的臨床研究有很大的進展,應用廣泛[2],如用于治療消化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精神及神經系統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腎臟疾病、婦科、兒科等多個學科疾病。雖然黃連溫膽湯臨床運用廣泛,但各病病機不外痰、濕、瘀、熱,充分體現了異病同治的中醫辨證論治思想,而崔書克老師臨床應用此方治療痰瘀互結型失眠療效顯著,預后良好。
[1]失眠定義、診斷及藥物治療共識專家組.失眠定義、診斷及藥物治療專家共識(草案)[J].中華神經科雜志,2006,39(2):141-143.
[2]姜浩,劉巧巧,余仁歡.黃連溫膽湯現代研究進展[J].北京中醫藥,2014,33(4):314-316.
201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