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不斷快速發展,對人才培養標準越來越高,但現階段大部分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較多問題,難以培養出社會發展需要性人才。因此,在素質教育發展背景下,應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方式進行改革,在實際管理過程中,面向學生發展,針對學生職業發展、學習發展、個性發展等方向,制定針對性管理方案。從而全面提升高校學生管理水平,培養出優秀人才。本文基于高校學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相應改革策略,為社會發展培養優秀人才。
關鍵詞:面向學生發展 高校 學生管理工作 改革
引 言
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較多問題。在實際管理過程中,依舊采用傳統的工作方式,對學生進行硬性化管理,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不服從高校管理工作。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網絡游戲影響,沉迷于網絡游戲中,缺乏自律性。并且,網絡中大量不良信息,改變學生思想發展方向,使學生不愿接受高校的管理。針對此種發展現狀,高校應面向學生發展,改革學生管理工作。以學生未來發展為基礎,引導學生朝向正確的思想方向發展,從而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要求。
一、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的管理工作方式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運用傳統的工作方式,對學生提出硬性要求。但大學生普遍為獨生子女,個人主義較強,運用此種管理方式難以對大學生進行約束。并且,會激發大學生逆反心理。同時,高校對學生開展管理工作時,未曾對大學生未來發展進行考慮,僅是要求大學生在校內遵守規章制度,無法培養大學生良好的社會生存能力。從而對大學生未來發展產生不良影響。針對此種管理現狀,應及時進行改革,以大學生為主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受到網絡環境影響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逐漸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及學習中,對我國教育事業影響較大。既有積極影響,又有消極影響。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高校能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對大學生相關信息進行統計,減少工作人員工作壓力。并且,能利用網絡技術構建學生管理平臺,在平臺中發布相關規定。但由于網絡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學生利用網絡查詢管理信息時,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影響,從而加大學生管理難度。同時,學生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容易沉迷于網絡難以自拔。不利于學生未來發展。
(三)管理機制不夠完善
我國大部分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受到傳統管理模式影響,管理機制不夠完善,依舊采用傳統的管理機制。在實際管理過程中,管理工作過于形式化,未曾針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制定合理的管理機制。同時,部分管理工作崗位缺失,管理工作人員積極性下降,導致管理機制缺乏創新性,忽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導致我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水平下降。
二、面向學生發展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改革策略
(一)以職業發展為基礎
高校對學生開展管理工作時,應面向學生未來發展,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社會生存能力,從而促進大學生快速發展。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學生管理工作人員能以學生職業發展為基礎,加大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訓練,如建立實訓基地,科學的分配實訓課與理論課的比例,從而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高校應與企業進行合作,要求學生深入企業進行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管理工作人員對學生進行職業教育,幫助學生建立職業規劃。既能提升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又能培養學生職業道德。從而為學生形成社會生存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以學習發展為基礎
高校對學生開展管理工作時,應以學習發展為主,為學生營造和諧的學習環境,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在實際管理工作中,相關工作人員應根據高校實際發展情況,創設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使學生在濃厚的文化氛圍中,不斷提升文化素養。同時,學生管理工作人員應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使學生積極主動遵守學校的相關規定。通過此種方式,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要求,并提升我國高校學生管理水平。
(三)以個性發展為基礎
高校對學生開展管理工作時,應以學生個性化發展為基礎,避免對學生提出硬性規定。在實際管理過程中,應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主,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同時,高校能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構建校園創新文化活動,使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形成創新思維。管理工作人員應注意,對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行鼓勵。并且,引導學生將創新思維轉化為創新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全面提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質量。
(四)完善學生管理機制
高校在對學生開展管理工作時,應完善管理機制,對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提供保障。同時,應對學生制定高素質管理計劃,培養高素質人才,有利于學生未來發展。首先,應設置獨立的學生管理部門,并創建全新的管理機制。其次,應落實責任制,要求各部門之間進行溝通協調,提升學生管理水平。最后,應以學生綜合素質為基礎,對學生進行客觀的評價,幫助學生提升綜合素質。
結 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高校現有的學生管理工作方式,難以培養出社會發展需要型人才。在實際學生管理工作中,運用傳統的工作方式。并且,學生受到網絡環境影響,不服從學校管理。不利于學生未來發展。針對此種發展現狀,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應全面進行改革,在實際管理過程中以職業發展、學習發展、個性發展為基礎,重新構建管理工作模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鄧勇軍.我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分析[J].文理導航,2018.
[2] 楊凱麗.網格化管理模式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探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8(2):148-150.
[3] 黃琴琴.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學生教育管理體系的新思路研究[J].改革與開放,2018.
作者簡介:王芳(1988—),女,漢族,山東臨沂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