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博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城市的建設步伐也不斷的加快,其中特別是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對城市的發展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雖然目前我國的各項基礎設施已經日趨完善,同時在很大的地方提升了城市的功能,也不斷的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但是相對于西方發達國家來講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很多技術還不能達到一些發達國家的技術要求,特別是給排水施工技術,由于給排水在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施工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著整個工程的質量,也影響著工程的使用功能,因此要加強給排水施工技術的研究,同時在施工的過程中要結合實際的情況制定相關的施工方法,選擇合理的給排水施工技術,同時還要不斷的強化施工的質量,保證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施工的進度和質量相協調,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性。
關鍵詞:建筑給排水工程 施工技術 改進措施 發展趨勢
1導言
現階段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人們對生活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其中給排水是人們生活質量的一項重要的內容。因此在新建的項目中要保證給排水施工的技術,對施工的要點進行準確而詳細的掌握,這樣才能保證給排水施工的質量。但是目前我國的給排水施工過程中存在很多的問題,包括相關部門的監督不力,施工單位的重視程度不足等等,這些問題都會直接影響建筑給排水工程的施工質量,因此必須要進行有效的改善,制定相關的措施,保證這些措施有效的實施幫助提高給排水工程的施工質量,提高建筑物的舒適度和美觀性,同時還能推動我國給排水技術的發展。
2建筑給排水工程中施工技術現狀
2.1管道滲漏。在建筑施工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現管道滲漏現象,這主要是因為在施工的過程中使用了不當的施工方法和施工的材料,加上外部的一些環境才造成了如此的結果。比如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沒有按照相關的規定在接口處涂抹密封膠而導致管道的滲漏。除此之外,施工所用的材料也會影響管道的質量,施工人員在施工的過程中使用的相關的零部件不能滿足要求,這樣也會造成滲漏的問題。在給排水工程的施工中非常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比如溫度等,熱脹冷縮的現象非常容易影響管道的質量。
2.2管道堵塞。建筑給排水工程中的管道堵塞是較為常見的質量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管道安裝中止期間未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防護,以致于水泥砂漿進入管道之中并導致管道內大量聚積,最終造成管道堵塞;此外,污水管道出口直徑相對較小,影響了排水效果,尤其是一些較為細小的雜物大量堆積在管道內造成管道堵塞。在管道施工過程中,由于操作不當尤其是鍍鋅管接口處填料纏繞太多而導致其進入到管道內,因此產生管道堵塞問題。
2.3相關部門監管力度不足。建筑施工監管部門在工程的施工過程中監管力度不夠,很多部門僅僅關注建筑的主體和建筑的外觀,根本不重視給排水工程的細節和質量。與此同時,很多監管部門的人員都是一些外行,對給排水技術不懂,根本不能正常的監管給排水工程,這樣就不能發揮監管部門的主要作用。施工單位在監管放松的情況下更加忽視給排水工程的施工質量,這樣最終損害的是業主的利益,同時還有可能增加后期的安全隱患。
3建筑給排水工程施工技術的改進措施及發展趨勢
3.1注重準備工作
建筑給排水工程施工的基礎工作即落實安全前期的準備工作,其內含施工圖紙設計,施工人員安排、進度的安排、依照設計圖紙需求選取適宜的管道安裝工藝、準備材料與器具等。確保準備工作落實到位,方可為后續施工安裝給予有力支撐,保障工程質量。同時,管道安裝期間應嚴格依照圖紙設計施工,不容許自行更改;從業人員需具備較好技術水平,施工期間盡量避免差錯;施工過程中應具備適宜的責權劃分與相應獎懲機制,借助制度以確保建筑給排水工程中的管道安裝具備較好質量。此外,管道安裝完成以后也應重視驗收工作的開展,驗收期間應對管道安裝質量、運行效果等予以檢測,確保管道安裝結束之后的給排水系統可以良好運轉。建筑給排水管道安裝以前,應先擬定規范化施工方案,經由對管道施工設計圖紙與技術標準的認識、分析,獲知給排水工程設計圖紙針對實際施工所提需求,以便依照相應規范開展管道施工測量與放線工作,并對和管道安裝相關的土建工程施工方案予以分析,落實對預埋件與安裝管道預留孔的設定和管理。
3.2加強給水管道施工技術管控。給排水管道施工安裝過程中,應當綜合考慮溝槽走向以及坡度等,對安裝點予以確認,確保支吊架以及管道在同相同的高度上,二者能夠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按照圖紙要求和設計比例尺寸等統一部署,對管道進行合理的鋪設與排布,需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施工作業。實踐中應當注重考慮冷凝管施工安裝,結合施工工藝要求進行施工作業。對于管徑超過DN100mm的乙烯作內襯鋼管時,或者利用管徑超過DN50mm的熱鍍鋅鋼管時,因管徑過大而導致管道連接過程中施工安裝時應當在溝槽中進行操作;如果小于這一管徑尺寸,可基于絲扣連接,焊接以及法蘭等形式也可以將其緊密連接在一起。無論采用何種安裝方式,均應當滿足檢修質量要求,即與樓板以及墻壁間預留適當的距離,比如與室內墻壁間距應當保持至少100mm以上的距離,而與梁、柱之間的距離至少要50mm以上。對管道預埋驗收過程中,應當對掩埋隱蔽性進行驗收,保證能夠及時回填。
3.3發展趨勢。就目前看來建筑工程給排水技術的發展有以下幾種發展趨勢:太陽能技術的發展。太陽能是一種新型環保綠色的可再生能源,由于當前對電能的巨大消耗以及對大量水進行加熱,而加熱量有限,因此可以采用太陽能加熱的方式,達到經濟與環保的目的;新型管道連接板材質的發展。當前我國給排水管道大多使用塑料管,相較于不銹鋼而言,其便于拆卸和維修,不會生銹且不易損壞,能夠很好地保證水質,在建筑行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水泵隔振技術的發展。水泵在建筑給排水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國內采用的水泵隔振技術基本是橡膠隔振技術,具有噪音小、重量強、功率大等特點,逐漸發展為給排水工程中的重要技術之一。
4結論
綜上所述,給排水項目管理工作非常關鍵。施工工程以及技術標準都必須不斷地完善健全,合理科學制定相關的技術方案,使施工危險度降至最低,提升技術水平。開展設計施工工作的時候,其中存在的問題一定要高度重視,利用有效合理的防治措施,控制風險概率,保證給排水的設計施工能夠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 朱克申.建筑給排水工程中施工技術的發展趨勢探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7(06):147-148.
[2] 胡湘云.建筑給排水工程施工技術的改進創新進展[J].工程技術研究,2017(04):50+78.
[3] 崔新軍.建筑給排水工程技術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J].四川水泥,2016(0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