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榮基
摘要:乒乓球是我國的國球,在大學體育教學中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體育科目,希望發展學生的體育愛好,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各方面綜合素質的發展。但是當前的很多大學乒乓球教學的教學模式落后,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教學質量不高,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對此,必須要實施有效的優化方法,科學組織教學內容,不斷拓展及豐富教學方式,優化教學操作程序,從而促進調動大學生們參與的熱情,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本文主要針對優化大學乒乓球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進行了論述,希望對相關人員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大學;乒乓球;教學質量;問題;有效方法
引言
近年來,隨著乒乓球的盛行,其在高校內開展的力度越來越大,我國乒乓球在國際上一直處于領先地位,乒乓球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不僅僅是豐富課后文化生活的一種運動方式,還是一種促進高校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運用。現階段雖然乒乓球在我國各項運動中較為突出,但高校乒乓球教學的成效卻較低,我國高校乒乓球教學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發揮,教學質量還處于較低水平。對此,大學體育教師需要在實踐教學中不斷的探索研究,尋找優化大學乒乓球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促進學生的體育技能得到提高。
一、科學組織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校乒乓球教學過程中,存在的較為普遍及常見的問題就是教學內容較為繁瑣,教學結構及課程比重較為失調,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教學一般以實踐教學為主,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理論課堂的教學,不利于學生乒乓球理論知識的傳授及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首先,高校體育教師應適當將乒乓球教學過程中技戰術教學的難度降低,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將不必要的內容去掉,充足教學知識體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其次,在乒乓球教學過程中主要結合理論與實踐進行教學,在開展乒乓球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審以往的教學現狀,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貫徹理論知識的教學能幫助學生更好更快的掌握乒乓球教學特點、動作結構、技術特點及擊球相關的原理等,在訓練學生們的實踐技術操作的基礎上拓展學生們對于乒乓球理論知識的認識及了解,通過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們進行教學及訓練,從根本上優化乒乓球教學質量[1];最后,對乒乓球教學進行延伸式的補充,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們開展相應的乒乓球知識講座、實踐操作比賽、專業培訓及乒乓球比賽參觀等活動,以此達到彌補高校乒乓球課堂教學課時少的不足,對高校乒乓球課堂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延伸及拓展,滿足學生對于乒乓球相關知識的了解及實踐操作的訓練,全面提高大學乒乓球教學的教學質量[2]。
二、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不斷拓展及豐富教學方式
隨著信息技術及網絡的發展及廣泛運用,在高校乒乓球教學過程中同樣可以依靠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資源的整合及教學指導,高校可以借助計算機網絡及信息技術這一互動資源提高學生學習乒乓球的學習效率及學習水平。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對乒乓球的了解程度及學習需求為學生們提供針對性的資源進行學習及借鑒,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互聯網搜索一些經典的乒乓球教學視頻或比賽集錦供學生們進行觀看,要求學生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的動作及技術標準,還可以針對某些較難的動作、技巧及擊球等為學生們實施微視頻的教學,根據學生們學習需求實施針對性的教學,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及接受能力適當重復播放或慢放視頻,讓學生對每一個動作及技巧均進行詳細而又全面的了解,對于視頻中較難掌握的動作及要點可以采用回放的方式重復觀看及學習,讓學生清楚掌握每一個教學動作及細節化的處理方式,方便學生進行針對性學習[3]。這種運用先進教學設備進行教學的方式,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傳統教學過程中單一教學方式給學生們帶來的枯燥感,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積極性,豐富了課堂教學形式及乒乓球教學的教學方式,提高了高校乒乓球教學的教學質量。
三、優化教學操作程序,引入“戰斗化”教學模式
在大學乒乓球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把握學生的心理,可以將傳統教學過程中單一的模仿及動作教學的教學方式適當摒棄,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戰斗化”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針對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示范及講解后,強調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及難點,在學生們對相應的動作及技巧有了一定認識之后,按照學生的綜合實力將學生們平均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在所學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及想象力,繼而組織各組學生進行相應的比賽及戰斗,采用淘汰制的方式進行組間與組間的比賽。這樣的教學充滿了競技性特征,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刺激,他們會勇于挑戰,積極參與,在合作中爭取獲得小組的最終勝利。之后,教師采用綜合評價的方式對學生們實施的戰斗學習進行評價,評價不應單單以學生們的勝負為準,還應對學生們在賽中運用的技巧、創造及比賽的精神等進行綜合性評價,為學生創設良好、公平及和諧的學習氛圍[4]。讓學生們在學習技巧及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會創造,將自身創造的動作或擊球方式運用至實踐操作過程中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成就感,進一步優化高校乒乓球課堂教學的教學質量。
結語
總之,在大學乒乓球教學過程中,采用相應的措施優化教學質量,對于學生來說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應將傳統被動學習的教學方式進行改善,提高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及學習興趣,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不斷拓展及豐富乒乓球教學方式,豐富乒乓球教學形式及課堂表現形式,提高學生們的興趣及新鮮度,針對學生們的學習情況采用多元化教學方式,優化教學操作程序,讓學生在競賽比拼中不斷磨練自己的技術,從而最大程度上優化大學乒乓球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冬亮.高校乒乓球教學現狀及改革策略[J].文學教育(中),2015(10):38.
[2]高峰.淺析優化大學乒乓球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J].體育時空,2015(13):82.
[3]閆平.高校乒乓球公共課的現狀與對策[J].科技展望,2017(07):44.
[4]胡建秋.多元教學法在高校乒乓球普修課程改革中的實驗研究[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5(0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