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桂芬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奠定中華文化基礎的則是漢語拼音。漢語拼音是學生學習識字認字的基礎,也是學生奠定語文學習能力的首要的一步。學生要讀懂更多的漢字,必須掌握一種認讀漢字的本領,這本領就是漢語拼音。承擔這一重任的當然主要是小學。漢語拼音是學習語文的第一關,然而由于它抽象、枯燥,一直成為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難點。如果學生能夠在小學學習階段中夯實自身的漢語拼音基礎,扎實掌握漢語拼音的讀法寫法等,則十分有利于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那么要如何讓小學生學好漢語拼音?我認為教學中應靈活融合兒歌故事、游戲活動、多媒體技術、生活細節(jié)等貼近學生認知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才能使得學生真正的學好漢語拼音。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成功的密友。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富有藝術魅力的拼音教學能激起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巧妙而又精當的拼音教學能讓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產生強烈的探究意向,漢語拼音作為幫助學生認識漢字和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對于剛入學的一年級小學生來說,學習漢語拼音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在漢語拼音中最重要的是二十三個聲母、二十四個韻母和十六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二十三個聲母,其中zhchshr是翹舌音,也叫卷舌音,zcs是平舌音。二十四個韻母可以分為六個單韻母:ɑoeiuü,九個復韻母:ɑieiuiɑoouiuieüeer。其中er為特殊復韻母,不和其他聲母組成音節(jié),只能自成音節(jié)。還有九個鼻韻母,其中ɑneninunün是五個前鼻韻母,ɑngengingong是四個后鼻韻母。
小學生調皮、好動,注意力還不穩(wěn)定、不集中,容易受不相干的事物吸引而分散注意力,教師要充分挖掘文本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多媒體,通過多彩的卡通圖片和卡通人物等有故事的內容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知道學習了拼音后的用處。例如在教新教材拼音中的第一課“a、o、e”時,先呈現在孩子們面前一幅色彩鮮艷而又美麗的鄉(xiāng)村圖。再借助此圖給孩子們講了個故事:在一個美麗的小村莊,有青青的小草,綠綠的大樹,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溪清澈見底。清早,太陽公公還沒有起床,一位小姑娘就站在小溪邊唱起了a字歌,聽她在唱:“aaaa,aaaa”。大公雞聽到了歌聲也跟著唱起來了“oooo,oooo”。他們的歌聲引來了大白鵝,伴隨著優(yōu)美的歌聲,大白鵝在水中翩翩起舞,它跳著跳著發(fā)現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多美呀,便不由自主地哼起歌來,“eeee,eeee”這時便開心地對孩子們說道:“這么多小鵝都跟來了呀!你們也來參加這場清晨音樂會呀!”這時孩子們多半會被這氣氛所感染,也會跟著一起唱,從而達到了學習的目的。“善教者,師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師勤而功半。”故事情境的創(chuàng)設充分激發(fā)起孩子們學習拼音的興趣,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的思維、情緒和智力活動始終處于活躍狀態(tài),學生們在玩中學,在動中求知,在喜悅中探索,漢語拼音學習因此其樂融融,拼音課堂因此煥發(fā)出鮮活的生命力。
小學生活潑好動,如果一直單調地拼或讀,會讓他們厭倦,難以集中注意力去學習。所以我們可以利用游戲學習法,通過學生參與游戲活動,在游戲中獲取知識,發(fā)展思維,培養(yǎng)能力,達到寓教于樂。可以組織他們玩“找朋友”的游戲。游戲前,將一些聲母和韻母分別寫在不同的卡片上,讓學生隨機抽取;當持聲母卡的學生找到持韻母卡的學生時,兩個人先相互做介紹,如持聲母卡b的學生說:“我是聲母b,讀音輕短。”持韻母卡a的學生說:“我是韻母a,讀音響亮。”然后兩人把卡片一合,一起拼“b-a→ba”。在找朋友的游戲中,越拼越熟練,短時間內便能夠輕松掌握拼音的拼讀方法和規(guī)律。在此基礎上再教學三拼音,學生學得更容易,教師教得也更輕松。這樣的游戲不僅在課堂上可以進行,課下同樣可以進行,在學校和老師、同學可以進行,也可以在家和家長玩。這樣一系列有趣的游戲設計,既符合孩子們愛玩的天性,讓他們在學中玩,在玩中學,又能很好地鞏固學習拼音的教學任務,可謂一舉兩得,事半功倍。老師對孩子們在學習漢語拼音階段出現的還不能很好地拼讀等問題,不能操之過急,要有牽著蝸牛散步的耐心。
小學生比較喜歡色彩鮮明、生動直觀的圖畫。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把拼音符號轉化為美麗的圖案。比如在拼音的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地把字母畫出來,通過圖案使學生加深記憶。在課堂上可以給學生們進行一個繪畫評比,讓孩子愛上學習,徹底融入進去。在復習拼音的時候,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兩種自己最喜愛的顏色,分別給韻母和聲母涂上不同的顏色,對字母的形狀進行了鞏固,加深印象。相對于課本上的知識,生活中的一些新鮮事物更容易被學生記住,原因有二:一是生活中的事物天天都能見到,隨處都能見到,學生不用刻意去記就能想起它們的名稱;二是學習是一個緊張且充滿壓力的過程,日常生活則比較輕松。將生活細節(jié)融入拼音學習,學生更容易習得新知。例如,家長可以把家里的用品全都用拼音標注上,讓孩子天天都能接觸到,家長下班回家也可以和孩子進行探討,玩玩拼音拼字游戲。真正激發(fā)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強化他們主動學習的內驅力,讓他們愛上學習,更為以后的識字、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小學是奠定學習基礎的重要時期,直接影響學生今后是否有興趣學好語文。對于小學生來說,學好拼音能夠為識字、進入閱讀打下基礎,漢語拼音是邁向科學高峰的階梯。只有讓學生學好拼音,學生才能夠在今后語文學習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小學語文教師要具有很高的心理素質,具備較強的責任心和耐心。 教師要學會積極創(chuàng)新,探究新的教學方法,不能一成不變,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來引導他們學習拼音。總而言之,在小學漢語拼音教學實踐過程中還存在多重問題。針對這些潛在的教學問題,小學漢語拼音教學實踐活動應該適當合理地融合教學活動與游戲過程,充分有效利用現代教學環(huán)境中的資源,并妥善選用并發(fā)展和完善實踐教學方法。只有通過這些策略才能夠解決當下小學漢語拼音教學實踐中的潛在問題,并促進小學漢語拼音教學效率的提升。拼音教學中,只有老師拿出熱忱與激情,不斷創(chuàng)新去尋求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拼音的樂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學好拼音,為后面的識字、閱讀、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才能讓他們更快樂地學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