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旭
摘要:閱讀在語文中占據重要地位,其學習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語文教學的成敗。但現如今,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的教育教學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存在一系列的問題,亟待解決。
關鍵詞: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整個語文教學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現如今,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并沒有得到重視,也沒有發揮本應該發揮的作用。本文將針對如何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進行相關探討。
一、閱讀教學現狀
讀書可以修身養性,而針對如今語文教育教學的現狀,我們可以發現,學生進行閱讀僅僅是被動為之,往往效率較低。而且閱讀教學中也存在著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
(一)程序化
如今,任何教育教學都流于程序化。教師往往不主動引導學生去理解文字、品味文字涵養、領悟作者情感以及抒發情感等相關的語文能力培養,僅僅是引導學生去分析文字、理解文章結構以及如何解題。這樣的教學,不僅讓會學生失去對文字的感情,使其無法領悟那份文字的靈氣與活力,而且還會讓學生失去對語文的興趣。例如,教師在分析一篇課文時,往往直入主題的分析文章結構,而不是去理解作者匠心獨具的文章布局以及遣詞造句。這樣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枯燥無味的教學中,逐漸忘記了語文的魅力,逐漸模糊了文章主人公的形象,逐漸讓無價值的東西代替了那份靈氣。這樣日復一日的閱讀教學,終有一天會磨滅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如此程序化的教學,不僅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培養,而且也扼殺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與創造能力。
(二)形式化
隨著社會的高度發展,教學模式也在不斷的改革,逐漸從傳統的黑板字過渡到多媒體教學,當然,運用多媒體教學,有利于改變課堂形式,使之更加生動活躍,有利于點燃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有利于學生培養學習能力。但是,有的教師卻沒有有效地利用多媒體教學,僅僅是將其看作一種形式與手段,沒有真正地利用好多媒體。
正是這樣的現狀,課堂便成了“秀”多媒體成果的舞臺,這樣舍本逐末的做法,只會讓學生覺得教師上課是在作秀,反而失去了多媒體本身的價值。閱讀教學本身可能是枯燥乏味的,但是只有形象的展現才能讓學生在文章中尋找文章的靈魂,而不僅僅是幾張圖畫,幾句優美的話語。教師更需要的是激發學生的思維,發揮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所以,不恰當地使用多媒體,反而會成為學生學習的阻礙,讓閱讀教學過于形式化,沒有真正達到閱讀教學的目的。
(三)藝術化
有的時候教師為了讓自己的教案更加美觀,所以著眼于教案設計與教案書寫,讓整個教案看起來完美無缺,甚至連學生可能出現的狀況都做出了一一分析。然而,這樣完美的教案完全是教師幻想出來的,完全忽略了現實課堂可能出現的種種復雜的狀況,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根本無法專心研究文章,認真閱讀,而是被一個又一個問題與經驗之談而困擾。盡管課改、教改進行得轟轟烈烈,但是實際上,教師依然困在所謂的經驗中。究其緣由,無非是教師對新課程的觀念把握不夠全面,根本沒有理解閱讀教學的根本,這樣不僅無法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而且也無法真正更好的實施閱讀教學!
二、如何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一)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閱讀學習興趣
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最重要方式便是利用設置情境,利用豐富多彩的多媒體來吸引學生的目光,從而讓學生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
例如,在學習《我不是最弱小的》時,學生剛讀文章可能根本無法理解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甚至會覺得文章乏味。所以教師便應該根據這一特點,利用多媒體展示或者是現場演繹劇情,讓學生身臨其境的去感受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再比如學習《黃河的主人》這一課的文章時,無法讓學生產生興趣,那么教師應該將文章白話化,讓文章更加貼近現實,或者是通過多媒體展示視頻之類的方式,這樣不僅有助于幫助學生了解當時的社會現實,而且有助于讓學生了解作者當時的感情。
(二)以學生為本
在日常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在課堂上與學生的互動,注重在教學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力。例如,在閱讀教學開始之前,教師應該利用開課前一段時間來組織一些游戲與準備工作,讓學生明白本堂課的教學目標,這樣能促使師生在學習過程中共同探討,共同解決問題。教師應該身處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發現學生內心深處的真實需求,從而才能讓學生在閱讀學習中愉快開心的成長。
(三)培養閱讀的習慣
厚積薄發,只有保持好的閱讀習慣才能有好的發揮。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習慣,沒有語文的日常積累,又何來能力的提高!教師應該在日常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自主讀、寫、用語言文字的累積,同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加強課外閱讀,培養學生做讀書筆記、做摘抄的好習慣。同時在讀完一篇好的文章后,應當鼓勵學生養成做讀書筆記的好習慣。
除此之外,教師應當加強學生朗讀、背誦的好習慣,在朗讀背誦中,務必要做到情感豐富、準確流暢。這樣的聯系既能加強學生的語感,又能促使學生學習好的語言文字。
三、總結
以上僅僅是提升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方法之三,其他例如,有機結合讀思寫練、強化課堂類型創新以及在閱讀教學中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等方法,我們不再贅述。
參考文獻:
[1]牟海燕.國內有效教學的涵義和特征研究綜述[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08(10).
[2]張燕.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