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紀華+黃國亮
摘 要: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要承受來自路面的壓力荷載,還要受到來自地下各種應力的影響,其質量控制成為了公路施工中的重點與難點。本文從分析路基工程的風險來源,闡述了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風險識別途徑及方法,進而探討公路路基工程施工中的質量風險控制措施。
關鍵詞:公路路基 工程施工 質量風險 控制措施
路基工程是公路施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施工特點主要表現為:結構物種類較多,防護排水工程多,導致工程施工占用的時間較長。在整個道路施工中,路基工程施工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包括自然環境對施工的影響以及參建單位對施工的影響等,這些影響因素導致路基工程產生的風險因素增多。當風險因素超過一定的限制時,會對路基產生不可預估的危害,對其穩定性和耐久性造成影響,為此,加強路基施工質量風險識別和控制是鞏固路基施工質量的必然選擇。
1.路基工程的風險來源分析
1.1受到巖土材料復雜性的影響
巖土本身是一種較為復雜的材料,任何力學模型都難以全面的描述巖土的性狀。巖土工程具有顯著的時空變異性,受到復雜地質條件的影響,采用細致的勘察測試法也難以完全查明巖土性狀的分布。此外,巖土具有地區性的特征,地區不同,所形成的巖土也會各式各樣。由于路基工程由很多的巖土材料構成,巖土材料的復雜性因素,導致路基工程施工設計中受到很多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最終使得施工設計結果出現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容易導致工程施工中出現質量問題,發生施工質量損失,嚴重情況下會出現風險事件。
1.2受到施工環境及其施工人員的影響
路基工程的施工環境都是露天施工環境,這種施工環境必然遭受各種惡劣天氣的影響,風、雨、雪、地震等自然因素的影響是造成路基工程風險的重要原因。路基工程施工人員也會對工程施工質量造成影響。路基工程的施工環節較多,任何一個環節施工中受到人員因素的影響,都有可能造成工程功能出現損失,因此,人員因素是路基工程風險管理的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
2.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風險識別途徑及方法
2.1路基工程風險識別的主要途徑
常見的路基工程風險事件主要包括路基滑移、路基坍塌等,這些風險都難以恢復,并且這些風險因素會造成路基變形以及損傷,投資和工期都會超過預期,對路基的正常使用造成影響。對路基工程的風險來源進行分析,可以進一步探討風險識別的途徑。風險識別需要結合具體狀況進行識別,將風險事件的查找和風險源的查找相結合,風險事件的查找可以按照“工程項目—分項工程—分部工程—施工工序”的程序進行風險事件的查找,風險源的查找需從五個方面進行查找,主要圍繞自然、地質、環境、材料以及設計施工查找風險。
2.2路基工程風險識別的具體方法
路基工程風險識別的方法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經驗類比法、理論分析法以及試驗求證法。
其中,經驗類比法就是基于經驗核對和排查風險因素和風險事件,這一種方法也是風險識別過程中最為常用的方法,該方法通常是借助于專家的經驗和智慧對風險因素進行識別,同時還需要風險識別人員掌握基本的技術,具備系統的工程知識和工程施工經驗;理論分析法主要借助于理論方法和工具,計算和分析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以及發生概率,同時對導致風險事件發生的風險因素的敏感性進行計算,通過相關數據的計算,為風險識別提供具體的依據;試驗求證法主要針對復雜的風險問題或者是影響較大的風險問題進行求證。
由于路基工程中使用最多的方法是經驗類比法,因此,這種方法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明確的風險識別方法。信息核對法就是常用的風險識別法,該方法主要根據施工之前的項目信息以及相關信息編制的風險識別核對表,利用已有的知識和成果,挪列出某一風險事件可能出現的風險因素,然后風險識別人員結合具體施工情況進行核對。信息核對法一般風險識別的過程中均適應,但是受到可比性因素的限制,要求相關識別人員具有一定的知識和工作經驗。此外,還有層次分析法,這種風險識別的方法主要應用于復雜的但層次較少的風險問題,將這些復雜的風險問題分為若干層次,然后在同一層次的因素之間進行對比和判斷,最終確定風險要素的重要程度。
3.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風險控制
3.1施工中的關鍵控制點
3.1.1施工材料的質量控制
路基工程施工中,按照不同的填筑類型可以將施工分為路塹式、路堤式以及半填、半挖式,無論是那一種形式的路基,都需要使用填筑強度高、滲水性較好的填充材料進行填充,然后進行材料攤鋪和壓實處理。尤其是路堤施工中需要的填充材料相對較多,如果材料的指標不能夠滿足工程施工質量要求,造成的施工風險因素也會增多。因此,在材料填筑過程中,需要采用強度高、水穩性較好的材料,然后通過取土試驗的方式確定填料的強度和粒徑。在路基填充的過程中,需要對周圍的雜物進行清理,避免將生活垃圾以及樹根等一些含有腐蝕性的物質作為填充材料填充到路基當中,從而為路基施工質量提供更好的保障。
3.1.2下承層施工質量控制
按照路基頂面標高的距離不同,可以將路基分為上路床、下路床、上路堤以及下路堤四個層次。在具體的施工中,為保障路基的壓實質量,可以采用分層碾壓的方法增強路基的地基。在上一層次路基結構的碾壓中,需要提前準備下承層,保證下承層的粒徑均勻,并且要確保下承層的壓實度滿足施工要求,達到施工評定的標準。如果在檢測過程中,下承層無法滿足施工技術的要求時,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處理,避免在不合格的下承層上鋪設路基結構。
3.1.3路堤填充施工質量控制
路堤填充是路基施工中的管阿金施工作業,在施工過程中需要確保作業施工指標滿足施工質量的要求。填土路堤施工中,需要保證施工壓實的含水量,避免施工中出現彈簧土;填石路堤施工中,需要控制路堤的層厚,通過相應的計算方法列出不同分層在路堤相應位置的控制性層面標高,以此作為分層填筑的基本依據。在土石路堤施工中,可以采用分層壓實的方法進行施工控制。
3.2施工風險控制措施
為了降低施工風險對路基施工的影響,在風險控制過程中,需要對不同的風險進行分類,然后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對于施工過程中因為不可抗力造成的風險因素,需要采取投保工程保險的方式進行處理。對于工程施工準備風險造成的影響因素,可以選擇物探方式排查風險,尤其是一些地段的地質條件不夠明確,為此,相關施工管理人員可以組織專家技術論證會,通過這種方法確定施工圖紙的設計方法,從而加強對施工風險的控制。對于工程施工中檢測風險造成的影響因素,根據項目的檢測目的確定具體的檢驗類型,從而減少人為因素對工程施工造成的影響。在整個路基工程施工中,施工過程風險是工程施工質量影響的關鍵因素,影響因素較多,產生的影響效果也較大,施工單位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應該嚴格按照施工試驗設計確定施工工藝,并且對工程施工工藝進行有效控制,以此減少風險事故的發生。
3.3建立公路施工的危險源的動態數據
建立公路路基施工的危險源的動態數據,不僅能夠對此次的公路路基的施工的信息有了一個詳細的了解,還可以對其他類似的施工作業起到一個指導的作用,動態數據庫的建立可以使所有的數據進行共享,可以對所有的危險源特點以及預防的措施進行詳細的了解,這樣就可以減少許多無謂的時間,提高了公路路基施工的工作效率。動態信息庫的隨時更新使得施工人員對危險源的辨識有了很大的提高。
總之,路基工程的施工特征決定了其施工過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對施工質量造成威脅,即存在路基工程施工風險。因此,在工程施工建設中,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應該加強對施工風險的重視,將風險事件的查找和風險因素的查找相結合,風險因素的查找可以圍繞地質條件、施工設計、施工材料以及施工環境等方面實施,然后評價風險造成的施工后果,根據風險后果的評價選擇適當的風險處理方式,降低工程施工損失,提高工程整體施工質量,保障公路路基的穩定性和耐久性。
參考文獻:
[1]薛寶莉.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方法在盾構工程施工過程的應用[J].公路交通科技,2013(12):31-33.
[2]馬曉玲,張連,牛其悅.淺談公路工程路基施工中的常見問題及預防措施[A].公路交通與建設論壇(2013)[C].2003.
[3]王開鳳,張謝東,王小璜,等.大規模山區高速公路施工危險源辨識與風險控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2014(6):1096-1099.
[4]李文斌.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在隱患排查治理過程中的應用[J].中外公路,2015(10):38-40.
[5]魏永幸.路基工程風險識別與管理研究[J].鐵道工程學報,2013(03):91-96.
[6]蘇謙.高速鐵路路基設計理論體系及其關鍵技術的應用[J].學術動態,2014(01):1-7.[7]陳陽.鐵路橋梁施工現場的管理及控制措施研究[J].科技展望,2015(17):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