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玉梅+崔延兵+馮金萍
摘 要:目前人們已經進入到電子商務時代,對傳統會計產生了較大影響。會計理論知識是會計核算較重要的內容,與企業經營效益的提升和長期發展密切聯系。為了適應電子商務時代的發展,必須創新會計理論,構建完善的會計理論體系,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本文主要基于電子商務環境下對會計理論創新進行了研究,以期給同行提供參考。
關鍵詞:電子商務;會計理論;創新方式
會計是企業內部重要的工作項目,對企業發展具有很大影響。現階段,在科學技術的帶動下,促進了電子商務的發展,提高了會計核算透明度和效率,降低了核算成本。為了促進電子商務環境下會計理論的發展,必須及時對其進行創新,促進企業的長期發展。
1 電子商務對傳統會計理論的影響
第一,對會計目標的影響。傳統會計目標主要對會計主體經濟活動信息及內容進行核算。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企業開始重視企業人才培養,會計目標開始從傳統經營狀況活動信息向企業經濟效益及企業人才培養轉變。電子商務環境下,會計理論的主要目標就是給信息使用者提供多樣化的信息,滿足使用者需求。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企業信息開始向外披露,信息需求者可利用網絡手段了解企業最新財務信息,提高企業財務指標信息精確性。除此之外,電子商務背景下,信息需求者對信息的需求范圍也發生了變化,增加了較多的會計服務對象。
第二,給會計確認產生的影響。從我國會計準則來看,目前已經對會計準則做出了明確規定,一般在電子商務環境中,必須借助第三方完成相關交易。例如,支付寶操作中,雙方不能隨意調取堆放在支付寶中的金額,只有等到交易完成后才能進行相關操作。傳統會計準則下如果相關事情不能確定,也就不能動用資金。
第三,對會計計量產生的影響。在電子商務背景下,傳統歷史成本無法進行可靠計量操作,難以滿足現代股東及債權人利益需求。為了提高信息準確性,必須創新傳統計量模式。
2 電子商務環境下會計理論分析
2.1 財務報告必須提高決策有用性
傳統財務報告目標主要由管理層負責財務運行,在此種理論基礎上,必須加強債權人、投資人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的信息披露。進行會計理論研究時,過分側重于財務報告真實性,不能提高經濟據測關注度。經過分析發現,傳統財務目標主要是滿足會計核算與分析需求,不能從現實決策需求進行分析。而且當時科技水平低下,不能提供全部財務信息。在此種環境下,不能及時進行經濟決策信息核算。在電子商務帶動下,實現了實時通訊,構建了高效的數據運行平臺,可以給信息使用者提供高質量的決策信息。
2.2 財務報告內容與格式必須與信息需求相匹配
財務報告是相關人員進行決策的主要依據,因此必須深入分析并了解財務報告,進而結合企業情況,制定合理的決策。從投資者角度分析,財務報告內容必須詳細,披露所有內容,規范企業的運行。為了達到此種要求,必須按照信息披露規范格式操作,同時保證內容詳細,提高財務報告可擴展性。在電子商務環境下,財務信息量有所增加,同時也給財務報告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因此要求財務報告內容必須符合信息使用者需求,給信息決策提供重要參考,幫助投資者做出科學的決策。
2.3 改變以公允價值為主的資產計價模式
資產管理是企業生產和發展的核心業務,對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具有很大作用,也是企業進行各項經營中必不可少的財務,對企業經濟運行的進展具有很大作用。資產價值能否得到公允已經成為會計理論研究的核心問題。傳統會計理論認為,資產計價模式必須基于歷史貨幣,此種計量模式是最原始的模式。隨著通貨膨脹的發展,此種方法開始被現價/不變購買貨幣單位及可變凈值/民意貨幣計量模式所取代。上述計量模式均對歷史成本/名義貨幣造成了影響,但是無法克服,體現了企業經濟能力,可以幫助人們正確認識企業獲利及價值增值能力等情況。
2.4 加強財務指標量化分析
非財務指標是對財務指標的補充和說明,可以體現財務相關問題。傳統財務會計中的非財務指標可作為信息披露的參考資料,但不進行量化說明,與經濟決策不存在聯系。實際上非財務指標是可以進行量化分析的,但是受當時各方面因素影響,不能及時進行數據分析。電子商務環境下,電子科技技術發展迅速,給非財務指標提供了發展基礎,加強了其與數據的聯系,給非財務指標量化提供了較強的數據引導,進而進行相關的決策分析。此外,非財務指標實現數值化,還可以讓企業會計人員全面的了解企業各方面經營情況,進而從多個方面加強企業運行質量控制。
3 電子商務環境下會計理論框架構建
3.1 電子商務會計理論指導思想
電子商務會計理論指導是對跨級事務的總結和提煉,也是促進會計事務發展的基礎。創新會計理論體系時,必須要明確會計理論創新框架的指導思想。經過對電子商務環境分析可知,創新會計理論框架指導時,應該堅持完善決策財務報告目標,完善財務會計概念結構,并制定以會計準則為核心的資產計價模式,不斷創新會計理論,給信息需求者提供較高的經濟決策,促進統計會計理論創新的發展。
3.2 電子商務會計理論框架核心組成因素
第一,會計理論學科體系。在電子商務環境下,會計學科體系發生了較大變化,提高了信息化程度,構建了學科體系,如信息整合財務、電子會計系統,豐富了會計理論內容。第二,會計理論研究內容。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新技術廣泛應用,促進了管理理念的變革,進而對會計理論研究內容產生了較大沖擊。因此,構建電子商務會計理論時,必須與會計理論發展相結合,形成特殊化的市場交易模式。第三,會計理論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在會計理論研究中占據較大部分,因此必須不斷發展并創新,與會計理論同步發展。同時還要觀察會計理論發展歷程,實現會計理論與研究方法的同步發展。
3.3 電子商務環境會計理論框架運行邏輯
傳統會計理論體系主要將會計理論的概念作為研究重點內容,涵蓋會計理論體系各方面內容。從會計理論概念延伸分析,除了會計研究方法、收益計量理論及管理層會計行為等內容,各個研究內容均形成了研究框架。電子商務環境下,會計理論內外環境均發生了較大變化,因此必須及時對會計理論研究內容與邏輯主線進行調整。會計理論體系創新時,必須以財務報告目標改革為基礎,結合當前環境下管理層的行為,形成以治理模式為主,會計研究方法為支撐,促進收益計量理論發展的綜合型研究框架。同時還要完善新興資本市場中的會計理論。
3.4 創新會計教育
電子商務環境下,要求會計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會計知識,了解會計內容,同時還要熟練應用計算機技術,掌握會計電子商務的發展信息。因此會計人員進行日常工作時,必須要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而且要不斷培養自己的工作意識,不斷提升職業判斷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除此之外,會計人員還要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要求,改革會計教育內容與方法,創新會計教育方式,培養高素質的會計人員。
4 結束語
電子商務環境下,對傳統會計理論提出了較高挑戰,有必要推動會計理論的變革和發展,促進了會計理論體系的發展。目前我國市場經濟體系正在不斷完善,相信在今后的不斷努力中,新型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會計理論將與國際接軌,進而滿足社會主義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