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翔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從我國高校的發展情況來看,高等數學的教育過程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進行變化。在這樣的人才需求背景下,高等教育院校在進行高等數學教學的教學目的制定過程中,也要隨時代的變化而發生變化,這就要求在進行高等教育院校的高等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的將高等數學理論和實際的練習過程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促進高等教育院校的高等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高等數學;教學方法;改革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也正在呈現出動態性的變化。與此同時在進行高等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高等數學的教育過程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進行變化。在這樣的人才需求背景下,高等教育院校在進行高等數學教學的教學目的制定過程中,也要隨時代的變化而發生變化,這就要求在進行高等教育院校的高等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的將高等數學理論和實際的練習過程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促進高等教育院校的高等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并保證大學生群體能夠接收到合適的高等數學教育,提升高等教育院校的高等數學教學的效率。
1.高等數學主要教學方法
1.1發展個性化高等數學教學方法
在進行高校高等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的尊重大學生的實際教學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高等教育院校的高等數學教學,這是進行高等教育院校的高等數學課堂教學的基本前提。具體來說,為了保證高等教育院校的高等數學教學效果的提升,在課前不僅僅要重視教學目標的明確,教學內容的選擇,還要充分的做好相應高等數學知識的傳授。在高等數學教學中,始終離不開教師的高等數學功底,只有將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才能夠保證學生真正的掌握高等數學知識。在這樣的背景下就需要教師在進行課前準備的過程中。
1.2綜合性的考慮高等教育院校的高等數學教學體制
在進行高等教育院校的高等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的考慮到什么樣的教學方式才能夠有效的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為學生創造相應的高等數學學習氛圍,提升高等教育院校的高等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具體來說就是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并在進行高等教育院校的高等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完善高等教育院校的高等數學教學體制。
1.3將高等教育院校的高等數學由理論教學轉為應用教學
在進行對大學生的高等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的意識到大學生群體已經具備了足夠的高等數學基本素養的實際情況,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以培養大學生的高等數學應用能力為教育核心。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高等數學開始之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利用多媒體課件,合理的進行課程設計規劃,高效的利用好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以培養大學生群體的高等數學應用能力為教學核心。
2.高等數學主要教學方法改革途徑
教學方法是影響學生接受信息程度的一種重要因素,因此,教學方法的改革也是一種不可忽視的因素。調查中,我們發現不少學生認為學習高等數學比較枯燥,加上教學方法呆板,把學生置于被動地位,當成知識灌輸的對象,嚴重妨礙了學生的創新意識的培養和創造能力的提高,助長了學生的依賴心理。而在我們的教學中,卻抱怨現在的學風不好,出現這種情況,教師往往會埋怨學生受社會風氣的影響,而不從自身的教學方法上找原因。因此,必須對現行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要用教師的主導作用去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學生的參與創造條件。
2.1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對某學科的學習興趣與教師的感情密切相關,教師應拋開師道尊嚴,與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課堂上是受學生歡迎的教師,課后是學生的知心朋友。尤其是高職生,教師要主動接近學生,了解學生,聽取學生的心聲,解答學生疑惑,在學習,生活,思想上關心學生,幫助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途徑
2.2結合專業,體現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高校的數學教學中加強應用性環節的教學是使抽象的數學理論,方法具體化的重要手段,教學內容結合所學專業和實際生活中的實例,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授導數概念時,除了舉出書本上變化率問題中介紹的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外,還可介紹一些與專業有關的變化率問題。在經貿專業可介紹產品總產量對時間的導數就是總產量的變化率,產品總成本對產量的導數就是產品總成本的變化率(邊際成本)。在機電專業授課時則可介紹質量非均勻分布細桿的線密度,變速圓周運動的角速度,非恒定電流的電流強度等變化率問題。在講授微分方程時,可結合講解人口增長模型,傳染病模型等實例。利用這些學生熟悉的問題進行教學,可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激發他們利用所學知識,主動地去探索研究實際問題。
2.3結合學生實際,進行分層教學
根據學生的基礎和實際需要,我們將數學課程內容進行優化處理和整合,形成了基礎,應用和提高三個教學層次。對基礎部分要求所有學生必須熟練掌握,為學習后續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應用部分內容按照專業需求組織學習:對學有余力的同學進行更深一步的強化,提高他們應用數學思想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為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和基礎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3.結論
從目前的發展來看,在進行高等教育院校的高等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意識到大學生的高等數學能力要求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發生變化的,一味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難以讓學生掌握足夠的高等數學能力,高等數學教學的效率也難以得到提升。通過研究轉型時期高等教育院校的高等數學教學的基本特征,讓學生在學習高等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愛上高等數學。
參考文獻:
[1]蘇德礦.高等數學教學如何與中學數學內容及教學方法有效地銜接[J].中國大學教學,2013,05:47-49.
[2]余達錦,楊淑玲.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高等數學教學方法研究[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3,04:122-129.
[3]王超聯.淺議高等數學的教學方法[J].中國成人教育,2007,02:159-160.
[4]孟津,王科.高職高專數學教學改革的必由之路——將數學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融入高等數學課程教學中[J].成都電子機械高等??茖W校學報,2007,01:41-45.
[5]傅葦.高等數學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實踐[J].大學數學,2007,06:6-10.
[6]朱連宏,田麗,鄒進.《高等數學》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的改革與研究[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0,02:130-132.
[7]王家軍,徐光輝,王勝奎.高等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實踐與回顧[J].大學數學,2010,04:4-6.
[8]宋迎春,木壯志,李興華,朱懷虹.高等數學教學方法探討[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4:64-66.
[9]李明,鄭巧仙,尚禹.淺談高等數學的教學方法[J].大學數學,2004,02:35-38.
[10]張超.高等數學教學方法的探討與研究[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6,12:50-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