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格格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進程日益加深,人們越來越重視教育問題,其中小學教學作為整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學作為小學教學中的基礎部分,必須要對其加以重視,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不斷的完善和創新語文教學的方式和方法,更好的培養學生們科學的思維方法。本文主要講述了小學語文教學所面臨的問題以及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問題;措施
語文教學在小學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十分的重要,是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條件,更會影響到學生們之后的學習,必須要培養學生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夠逐漸的轉化為學生們的語文素養,最終形成習慣,能夠在未來自覺的去學習,自己去逐漸的適應社會的發展,最終實現自我價值。
一、小學語文教學所面臨的問題
1.為活動而活動
目前,我國小學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往往課堂會很熱鬧,出現各種活動,但是一些活動并沒有和教學直接的聯系,教師們依然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開展活動的時候并沒有突出以學生為主體。所以,導致在課堂上所開展的活動就是為了活動而活動,并沒有與教學內容和任務進行緊密的結合,過于強調學生們的參與而忽視了教師在活動中的作用。
2.以本為本
由于我國受到了傳統教育的影響,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往往會以課本為主,雖然我國新課改進程日益加深,但是一部分教師依然將教材當成權威,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嚴格的按照教材的要求進行教學,進而從根本上無法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率。
3.評價的廉價與單一
隨著新課標的普及,其主要強調的就是對學生們的評價,但是,我國大部分學校在課堂上的評價比較少,形式十分的單一,并沒有結合新課標進行準確性的評價,依然受到了傳統教學的影響,導致教師對學生們的評價十分的模糊、隨意,并且學生們參與評價的非常少。
4.忽視學習習慣的培養
雖然一部分教師對于課程的設計來講質量比較高,但是一到教室進行教學的時候就不那么得心應手了,不僅導致教學效果比較差,還會導致教學任務無法完成,其主要原因就是學生們的學習習慣比較差。學生們在上課的時候比較自由,時常的存在著上課走思的現象,教師們就會會說這是尊重學生們,能夠體現以學生為中心。但是,必須要具有相應的規矩,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必須要加以重視,不僅是課堂教學的需要,更是學生們在未來發展中最為重要的基礎能力。
5.教師知識匱乏
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鼓勵學生們提出相應的質疑,但是,有時候學生們所提出來的問題也會將教師難住,進而暴露出我國教師自身的知識還比較狹窄,并沒有進行及時的更新,導致知識結構比較滯后。教師的知識結構存在著一定的缺陷是我國長期以來的問題,其主要就是與其他學科聯系的知識比較欠缺,所以,教師必須要及時的更新自身的專業知識結構,從根本上解決教師知識匱乏的問題。
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踐行新課程理念
素質教育是我國當今時代十分重要的教育改革,素質教育理念與應試教育理念之間具有著非常大的差異性,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試教育理念主要就是通過課本向學生們灌輸知識,從而能夠促使學生們能夠掌握課本上的知識以獲得高分。素質教育更多的就是通過教師的引導實現學生們之間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們的人文素養,還能夠提高學生們的創新能力。所以,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及時的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能夠真正的意識到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培養學生們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文化素養和思維、閱讀能力。另外,必須要落實學生們主體的地位,教師的主要作用就是引導和組織,成為學生們學習小學語文的伙伴。從而能夠構建和諧、平等的小學語文課堂,促使課堂具有更高的開放性,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和語文素養。
2.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為了能夠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率,必須要調動學生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必須要及時的發現學生們的興趣點,從而加以引導,才能夠更加主動和積極的進行小學語文的學習。根據多年來的實踐教學經驗表明,通過情境創設能夠有效的調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并且讓學生們真正的融入到情景教學中,充分的發揮出其作用和價值,結合先進的多媒體技術來進行教學。還可以通過提問題的方式培養學生們的興趣,在新教材中具有非常多具有內涵和意境的課文,教師可以結合這些課文創設相應的情境,促使學生們融入到情境中,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3.指導學生學習方法
隨著時代不斷的進步和發展,教師不僅應該傳授知識,更應該傳授相應的學習方法,一個優秀的教師并不僅僅教學生們學會語文,而是教學生們會學語文。小學生處于知識和能力形成的初期階段,教師必須要加強學法指導,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們習作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小學生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較強,但是苦于沒有優秀的方法和技巧。尤其是對于文章的學習和理解,必須要由教師對其進行點撥,教師們必須要盡可能的為學生們提供口頭交流以及即興習作的平臺,為學生們創造機會,能夠鍛煉和培養學生們的語言和習作能力。在進行實際交流和習作的過程中如果發現了問題,教師必須要及時的予以糾正和修改,隨著信息時代和網絡時代的來臨,教師應該結合網絡平臺與學生們開展積極的交流和習作訓練,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們的語文學科素養。
4.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
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時候,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勤奮努力是十分關鍵的因素,可以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對優質的課程資源進行整合,尤其是比較經典的案例材料,教師們必須要精心設計素材從各個角度呈現出課程資源的理解和運用,不斷的豐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在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時候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們的綜合運用能力,進而為實現三維教學目標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5.尊重每位學生
教師必須要以平常、平等的心態對待每位學生,讓每位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從而能夠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進而促進學生們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必須要注重學生們的一言一行,教師必須要具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善于發現學生們的優點,從而引導學生們參與到適合的學習活動中,充分的發揮出學生們的特長優勢。積極的鼓勵和表揚學生們,才能夠從根本上調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們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教學,可以促進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們得到快速的進步,從而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的自信心,然后逐步的提高教學和訓練的難度,不斷的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作為整個教育體系的基礎教學組成部分,其地位十分的重要,甚至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們在之后學習生涯中的質量和效率,所以,必須要結合先進的教學理念不斷的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們的語文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學生們的終身學習和健康成長打下牢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蔡俊潔.高中語文自主學習應走出三個認識誤區[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06.12:191-192.
[2]許月藩.高中語文自主學習方略[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7.06:108-110.
[3]王再軍.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自主學習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8.03: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