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馬玲
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武華文這個名字將永遠和量子信息技術與應用一起,成為中國量子信息學創新歷程上的一個成功典范。1998年,他攜家人從加拿大回國創業,先后成立了北京寬特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曠特量子科學研究所。在回國的十余年間,他完成了十余項發明專利,兩項實用新型,將量子信息技術應用到十個領域,有五個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015年,他在湖北赤壁創建中國第一家量子產業基地,進行全面推廣,當年就被評為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人物,被譽為中國量子信息學的奠基人。
談到武華文教授對量子信息技術的推動,他還曾在北京主持過七屆量子信息研討會;他所提出的“量子信息對應效應”、“第三種波粒二重性”等理論也是從上千次試驗中總結出來,在國內首次提出并公開報道的。如今,他所開創的量子農業技術正在全國推廣。
據了解,量子農業是利用量子力學、量子生物學、量子信息學等理論研發的產品應用于大農業生產活動,其特點是以波動形式傳遞能量和信息,其效果是高效、生態、健康、持續。例如:
1.增硒技術。2008年4月22日,由中國科技部主辦的科技日報對武華文研發的量子發射儀給油桃增硒技術進行了報道,受到廣泛關注。眾所周知,硒是礦物質中的抗癌之王,而中國是缺硒國家,食品中硒含量也很少。如果能補上充足的硒,就能消除體內自由基,減少疾病的發生。為此,武華文教授研發了量子儀器波給油桃增硒技術,為解決國內食品硒含量少提供了一個新方法。
此外,武華文教授還應用這種量子技術對遼寧省盤錦、黑龍江五常普通大米進行加硒照射,結果證明都具有良好的增硒效果。
2.肥料技術。2009年,武華文開始對農業肥料進行研究,結果發現用量子發射儀對液體肥料、固體肥料進行照射,可以做底肥、可拌種、噴施、灌根等,肥效大幅度提高。赤壁天元量子肥料有限公司生產的3十1多抗菌肥與氨基酸水溶肥組成套裝肥料,市場價是每畝60元,經過量子技術照射后,可以減少化肥50%、增加收入30%,在全國范圍已有30家公司在推廣使用,農作物普遍增產10%至30%,目前在國內已完成種植面積3千萬畝。
3.防治病蟲害功能。抑制棉鈴蟲、紅蜘蛛、稻瘟病、黃枯萎病,農作物施用具抗旱、抗寒、抗倒狀、抗逆的作用,特別對澇害、缺素癥等作物具有回復生機之功效。
湖北日報農村版2016年9月8日報道:記者來到赤壁市赤壁鎮東柳村,“多虧量子肥,才讓我今年的辣椒沒有減產。”該村村民張丙成高興地說道。今年7月,赤壁市大面積受災,張丙成家的20多畝地被淹了,許多農作物都絕收,但是他家的辣椒不但沒有減產,反而增產,肉質更厚,口感更好。銷路也不愁,這讓張丙成樂開了花。
2016年5月,武華文教授發明的《量子波發射儀》通過了湖北省科技局成果鑒定,確認具有處理肥料增效的作用。
如今,武華文教授的多項科研成果已經得到產業化應用,量子信息技術也逐步走進普通人的生活。作為英明睿智的企業家和不斷進取的科學家,武教授研究的步伐并未停止,而是繼續懷著滿腔熱情,依然跋涉在量子信息學研究和探索領域,以期譜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