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悅
摘要:大學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希望,是國家建設與發展的棟梁之才,提高大學生的科學文化和思想政治素質,是社會主義的重要環節。只有健康博學的大學生隊伍,才能促進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持續發展。所以,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著許多問題。本文將列出高校思想教育現狀及問題,并提出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高校學生思想教育現狀;問題;對策
當前,隨著世界政治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深入發展,國際環境和政治斗爭十分復雜,競爭日趨激烈。西方敵對勢力通過各種途徑,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戰略,加緊進行思想和文化滲透,大學生面臨著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的沖擊,某些腐朽沒落的生活方式對大學生的影響不可低估。同時,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生活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使得社會生活面貌呈現全新的姿態。這些雖然有利于大學生樹立自強意識、創新意識、成才意識、創業意識,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對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和誘惑,一些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社會責任感缺乏、心理素質欠佳等問題。
因此,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把他們培養成合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于全面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確保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現代化的宏偉目標,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后繼有人,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
一、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分析
(一)我國對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不足。
在我國高校,往往把科學文化知識的教育放在首位,而忽視思想政治教育。在選拔人才方面,普遍重視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的考核,這種社會的主要現在,導致應試教育體制長期存在,而真正的素質教育卻無法推廣,這些對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不重視,直接導致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極低。
(二)社會等因素制約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隨著經濟的發展,很多社會問題影響著高校學生的思想教育,比如,競爭和就業壓力,貧富差距等等,導致了高校學生出現了很多的心里疾病,對學生的性格發展和行為能力產生了很多消極的影響。而面對這樣的現象,如果不能及時和他們進行溝通,進行正確的指導,學生自身的身心健康就會收到極大的影響,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事業的發展。
(三)現在的大學生受網絡影響嚴重。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網絡技術普及并得到了推廣,互聯網豐富了學生的生活學習,同時也對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產生了嚴重的影響,虛擬網絡世界使他們失去正確的思考和判斷能力,過度沉溺于網絡,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和思想。
二、加強高校思想建設的對策。
(一)加強對大學生進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和愛國主義教育
一是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切實加強“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重大戰略思想,使所有大學生都明白,黨和人民對當代大學生寄予殷切期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他們去努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他們去奮斗;二是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民族精神和改革發展成就教育,結合社會發展史和中國共產黨黨史教育、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引導大學生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做到熱愛祖國,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
(二)建立健全校園信息網,建立網上德育新陣地
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的力度,一是要加強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加強國家有關互聯網管理的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制定大學生互聯網道德規范,讓大學生健康上網,自覺遵守網絡道德,遠離不健康網站。二是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網站,開展健康文明的網絡活動。要制作一些思想性強、趣味性好、適應性廣的優秀網站和網頁,影響、熏陶積極引導網上的輿論,用正確、積極、健康的思想文化充實和占領網絡陣地,不斷提高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和精神狀態。三是要加強互聯網的監控和管理。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進一步加強網絡技術監控,及時有效地對各種不良信息進行過濾,從而凈化校園網絡環境,提高學生網絡道德水平,提高校內網站的品質,使其成為弘揚主旋律、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思想陣地。
(三)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隊伍建設
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培訓和學習,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學歷層次、專業化知識水平和相關實踐能力,采取相關措施,吸引更多的專業化人才加入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中來。通過系列改革形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促進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更加專業化,激發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工作熱情。同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提高自身的學識水平,不僅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較高的文化素養,還要具有心理學、管理學、社會學、倫理學、法學、教育學、現代科技等相關知識,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新形勢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
總之,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工程,需要社會各個方面的共同參與和努力,只有各個方面的相互配合,才能營造一個和諧、積極健康的壞境。
參考文獻:
[1]畢文波.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9(09).
[2]胡憲.淺談如何做好網絡時代思想政治工作[J].群文天地,2012(7).
[3]張勤懇.基于科學發展觀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討[J].才智,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