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光
摘要:顏色詞屬于基本詞匯,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其中滲透著隱含的文化意義和象征意義。本文以哈尼語顏色詞為研究對象,考察哈尼語顏色詞在實際語言中的存在狀態、使用特點,對哈尼語顏色詞的結構特征、造詞理據及其文化內涵進行探究。
關鍵詞:哈尼語;顏色詞;結構特征;文化內涵
Berlin&Kay(1969)提出了著名的色彩范疇理論,語言中基本色彩詞匯遵循一個相對固定的順序出現,很少或從未出現基本色彩詞匯缺失的現象。從世界語言結構地圖集上可以看出,有6.5個基本色彩詞的語言數量較多。哈尼語有6個基本顏色詞,白piul、黑nav、紅nil、黃siil、綠niul、藍(灰)peel。在哈尼語中,藍色和灰色并不區分,它們共用一個詞。通過比較彝語支語言,可以知道哈尼語“白”、“黑”、“紅”是最基本的顏色詞,屬于第一層次。“黃”屬于第二層次。 “藍”、“綠”、“灰”是第三個層次的顏色詞。哈尼語的基本顏色詞符合人類語言顏色詞普遍的發生順序。
一、哈尼語顏色詞的結構特征
哈尼語顏色詞從意義上和結構上可以分為四類:單色顏色詞、混合色顏色詞、程度顏色詞和比喻顏色詞。
單色顏色詞
單色顏色詞是哈尼語詞匯中較為核心的部分,共有六個。
phju??白 na???黑
?i??紅 s???黃
?u??綠 ph???藍、灰
哈尼語的單色顏色詞都是單音節的單純詞,其中藍色和灰色共用ph???。它們可以加上特定的前綴詞而意義不變。一般加了前綴詞就不能再有后附成分出現,也不能構成新的詞匯。如,“紅花”:?e??(花)?i??(紅),“紅的花”:ɑ???e???(花)?o???i??(紅)。前綴詞主要起著音節協調的作用。
2.混合顏色詞
混合顏色詞是合成詞,由兩個詞根復合而成。
“熟紅”:mj???(熟) ?i??(紅)?!巴咚{”:na???(黑)ph???(藍)ph???(藍)?!敖购凇保簆h?????(燃燒,烤)na????(黑)?!岸骨唷眓????(豆子)?u??(綠)。
程度顏色詞
哈尼語的程度顏色詞很豐富。主要通過重疊詞根、加附加成分和重疊附加成分表示色彩的程度。
附加式
A.Aa(純顏色語素+表示程度加深的音節+ne??)
?i??k????ne??紅艷艷 phju??se??ne??白花花的
?i???hu??ne??紅通通 s???e??ne??黃澄澄的
?i??he??ne??紅紅的 ?u??de???ne??綠綠的
ph???su??ne??灰灰的 na???so??ne??黑黑的
哈尼語的程度顏色詞根據所描寫的對象的不同而變化其附加成分。例如na???(黑)因光線和顏色的不同而用不同的后附成分來區別:na??? x???(ne??)“黑洞洞(的)”(指光線),na??? ?o?????(ne??)“黑漆漆(的)”(指物體的顏色)。
B.Aa pha?? a程度顏色詞的后附成分重疊,中間加墊音pha??,表達更深一層的程度。
ba??u??pha??u??ne??“白生生(的)”,?u??zi??pha??zi??ne??“綠瑩瑩(的)”,
na???si??pha??si??ne??“黑油油”,na???x???pha??x???ne??“黑洞洞”,na????u???pha?? ?u???ne??“黑不溜秋”。
一般有Aa形式的顏色詞都可以有Aa pha?? a式。后者的色彩比前者強。
C.Aa a ma??加深“大”的色彩。
na???x???x???ma??(me??)很黑暗
程度顏色詞還可以修飾一般的色彩詞,如:na???x???ne??na???“黑洞洞那么黑。中間還可以加ma??(不)表示否定,如:s????e???ne??ma??s???“不是黃澄澄的黃”。加d????“很”ma??“不”,表示“不很……”的意思,如:s????e???ne??d????ma??s???“不很黃”。
2)重疊式
AA型:na??? na???(ne??)“黑黑(的)”,?u???u??(ne??)“綠綠(的)”;
Aphɑ?? A型:ph???pha??ph???(ne??)“灰灰(的)”,bɑ??phɑ??ba??(ne??)“白白(的)”。
有AA式的顏色詞都可以有Aphɑ?? A式,Aphɑ?? A式的色彩較AA式濃。
還有一種類型的重疊格式是ABBC-C。ABBC是名詞大名小名疊用的格式,C是形容詞語素,重疊C表示這個事物發生的變化。
ɑ??je???je????i??(ɑ??)紅花紅(了)
(花)(紅花)紅(了)
哈尼語程度顏色詞的后附成分是形容詞性質的后綴,有的并無詞匯意義,語音也呈現無規律狀態。表示淺色的有,“微黑的,紫色的”na???so???ne??,“粉紅的”?i??so??ne??,“淺黃的”s???so???ne??,“淺綠的”?u??so??ne??,“淺灰的,淺藍的”ph???de??ne??,“淡黃的”s???kha??ne??。
比喻色彩詞
以事物的顏色來喻寫色彩,能更生動地描繪顏色。比喻色彩詞一般由顏色詞和所喻物名詞構成,助詞可用可不用。如“桔紅”mi??t??? a??si?? a??xo??? a??me?? ni??so??ne?? je??se??,“棗紅”si??ni?? a??si?? na??du??me?? ni??,“慘白”si??? ma?? d??? me?? pju??u??pju??la?? y????ne??。
二、顏色詞的語義特點:模糊性
哈尼語顏色詞的模糊性表現為重合和交叉關系。哈尼語中藍、灰是重合的,在任何場合都不區分。哈尼語中雖然“紅”用?i??表示,“黃”用s???表示,但“紅”表示的顏色有時也包括“黃”在內,如?u???i??“紅牛”實際上指“黃?!?;有時兩者又并存,如?a???i??“紅魚”和?a??s???“黃魚”。
根據世界語言結構類型分類數據庫的數據顯示,區分紅和黃的語言有 97種(82%),不分紅和黃的語言有 15 種(13%),其他類型的 7 種(5%)。由于顏色界限并不鮮明,其自身的模糊性造成顏色詞的模糊性,處在邊緣的顏色詞比中心的更模糊。
三、顏色詞的文化內涵
顏色詞和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人們根據自己的思維習慣和觀念體系來描繪事物的顏色。不同民族對色彩的認知存在差異,其所引發的聯想意義、象征意義也不同,由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內涵。
白色有避邪的作用。哈尼族祭神要用白雞,祭祖用白銀,阻止鬼進寨子用白質木刀、木劍。哈尼族建寨時要舉行“丈口勒”儀式,巫師驅鬼時要用白布帶纏頭,腰間還要用白布纏一周。哈尼族服飾多為青黑色,也有避邪的作用。傳說,古代哈尼族穿淺色服裝,兩個婦女上山時遇到了鬼,多虧藍靛葉把她們的衣服染得黑一片、青一片的,和山林融為一體,她們才得以逃脫。此后,哈尼族男女就穿著用藍靛染成青黑色的服飾了。哈尼族年齡、婚姻狀態等服飾色彩上也有所體現。
在哈尼語里,tsho??ph???(ph???灰)引申為小混混,ph???li???phali????ne??灰不溜丟表示不干凈的意思,有貶義色彩。na????u???pha?? ?u???ne??黑不溜秋,也是帶有貶義色彩的詞。
參考文獻:
[1]戴慶廈、段貺樂.哈尼語概論[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
[2]鐘守滿.顏色詞的語義認知和語義結構[J].外語教學,2001(7).
[3]戴慶廈,胡素華.彝語支語言顏色詞試析[J].語言研究.19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