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征助
休閑農業是一種以農業和農村為載體的新型生態旅游業。近年來,人們的生活得到了水平提高,生活節奏加快加上競爭日益激烈,人們渴望能在生態自然的鄉村環境中放松身心。于是,休閑農業作為旅游業與農業邊緣交叉的新型產業興起并蓬勃發展。而休閑農業作為朝陽行業急需一批既懂得設施農業專業技術,又懂得經營管理的綜合性人才。休閑農業教學質量如何,直接關系到休閑農業人才專業素質培養。本文分析了休閑農業專業教育現狀,以期找出問題,提高高職院校休閑農業專業的教學水平。
一、休閑農業專業教學現狀——以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休閑農業專業作為一門新型專業,興起時間還不長,休閑農業分為都市休閑農業規劃設計和生態農莊經營管理兩個方向。
都市休閑農業規劃設計方向主要面向都市休閑農業園、農工貿企業集團、星級休閑農莊和旅游觀光技術服務組織就業,培養具有都市現代休閑農業規劃設計能力與創新能力,從事都市休閑農業創意規劃設計與管理、現代農業科技園區規劃設計與管理、休閑農業創意規劃設計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創新型高端技術技能人才。
生態農莊經營管理方向主要面向農業高科技園、大型休閑度假村、星級生態農莊、旅游觀光技術服務組織就業,培養新時期生態農莊發展管理需要的,熟悉植物栽培、動物養殖與企業管理等基礎知識,掌握生態農莊管理專業知識,具備生態創意、規劃、經營管理、創新等職業能力的、高端技術技能人才。
休閑農業專業于2013年開設,由于專業開設時間不長,多數老師還是采用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方式。有少數老師正嘗試運用啟發式、討論式、案例教學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設備在教學中得到了較廣泛的應用。在考核學生標準上,設置了“百分制”,期末考試占70%,平時占30%。從學生反饋情況看,70%的學生對目前的教學表示滿意,30%的學生對目前的教學表示不滿意,認為沒有學到多少知識技能,工作后遇到的業務知識與學校所學到知識有很大區別,動手能力差。
二、休閑農業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師關于休閑農業實踐經歷缺乏
高等職業教育要求高職教師不僅要有系統的專業理論基礎,而且還必須具備豐富的實際操作經驗和熟練的專業操作技能。而目前高職學院休閑農業專業教師曾在相關企業工作過的較少,大部分休閑農業教師沒有下過企業。教師自身實踐經驗不夠。大部分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比例不高。
2.課程設置不合理,沒有充分體現職業教育特點
目前課程體系還是三段分類模式(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仍是以理論教學為主,實施的課程沒有充分體現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由于專業開設時間較短,教材也存在著缺陷,沒有具有高等職業教育特色的休閑農業專業教材。教學重理論輕實踐,忽視了本應掌握的崗位技能知識,缺乏獨立工作和協調工作的能力,甚至缺乏必要的人際溝通和社會交流能力。
3.實踐性教學課時偏少,理論課經常占用實踐課
為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專業課要全方位開展實踐性教學,把實踐性教學作為一種基本的教學手段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安排適量的學時,加強學生的實務操作能力。但實際上實踐性課程只是一種點綴,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培養學生休閑農業應用技能的問題。目前某些專業課已逐步提高實踐教學在整個教學計劃中的比重,但由于高等教育理論研究93課時少,理論教學部分無法完成,理論課經常占用實踐課,教師減少實踐教學的現象較多,使得學生技能訓練時間嚴重不足。
4.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效果較差
目前大多數老師采用的是灌輸式教學,教學目的達不到,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即使在休閑農業實訓時教學方法也較單一,沒能真正從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在考核上期末成績占70%,也使得學生不注重平時的學習,不注重實踐。所以我們的學生休閑農業從業資格證和助理休閑農業師技術資格證的考試及格率并不高,到了實際工作中動手能力不強。
三、相關對策
1.調整教學計劃,增大實踐教學的課時比例
一是改革教學計劃。在休閑農業基礎理論知識“夠用”的前提下,增加實訓課時比重。在教學中既要注重休閑農業理論教學,保證學生所學均是最新休閑農業知識,又不能忽視休閑農業專業的實踐教學和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應逐步調整教學計劃,增大實踐教學在整個教學計劃的比重,爭取達到專業課程理論與實踐課時1:1的標準。具體在執行時對《基礎休閑農業》、《財務休閑農業》、《成本休閑農業》等課程每門都增加一定的實踐性學時,每門課程先講授理論知識,然后做休閑農業模擬,讓學生邊學邊練,通過內部調整縮減理論課時來增加實踐學時,但縮減理論學時必須遵循理論教學“必須、夠用”的原則。
二是改革教學內容。對休閑農業專業的若干課程內容,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對休閑農業人才市場需求,適當予以調整,簡化、刪除空洞的或與本專業不密切的內容,增添休閑農業實踐中應用性較強的內容。
2.增加資金投入,加強實踐、實訓基地建設
針對高職院校實踐、實訓基地,特別是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明顯不足的現狀,加大資金投入,加快實踐、實訓基地建設。無論學院內休閑農業模擬實訓場,還是校外實習、實訓基地,都是休閑農業專業的基本硬件設施,它是休閑農業專業實踐性教學和實踐技能訓練的保證。
3.加強休閑農業專業師資隊伍建設
學院應積極創造條件,加快“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以便更好地滿足休閑農業專業實踐教學的急需。通過網絡培訓的方式,接受專業理論的學習,了解市場經濟條件下休閑農業人才需求的新變化,使其在休閑農業知識方面不斷得到更新和補充。定期集中到培訓單位完成實訓任務,提高教師的動手實踐能力。引進技能過硬、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專職教師,同時,也可聘請單位企業在職的經營管理骨干、中青年技術骨干作為兼職教師。
4.制定完善與職業技能證書鑒定相一致的考核制度和考核標準
高職院校畢業生不僅獲得畢業證書,還應考取與休閑農業專業相關的等級證書。對學生實行“雙證書”制度,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進而提高就業競爭力。一方面制定出與職業技能證書鑒定相一致的考核標準和考核制度,另一方面制定科學的職業技能培訓方案,以實踐能力作為對學生評價的標尺。
參考文獻:
[1]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張潔玉 - 《黑河學刊》- 2005
[2]關于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的探索 遲榮 - 《會計之友》- 2003
[3]關于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的研究 馬占成 - 《會計之友》- 2003
[4]技工學校文化基礎課程管理策略研究 葉思 - 【中山大學博碩論文】- 2010
[5]淺談巴彥淖爾地區休閑農業的現狀與發展 劉雙祿 - 《第八屆海峽兩岸休閑農業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