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俊鑫
摘要:元代肖像畫在創作實踐和理論上,都取得了極高的成就。王繹作為元代肖像畫的代表人物,他的肖像畫創作方法及理論著作在中國肖像畫史中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本文通過研究王繹的著作《寫像秘訣》,分析他的肖像畫藝術樣式以及表現技法,以及對后世肖像畫畫論的影響。
關鍵詞:元代;肖像畫;王繹;寫像秘訣
元代作為中國歷史中重要的一個歷史時期,肖像畫因為統治階級的提倡和社會大眾的需求,它的藝術樣式以及表現方法呈現出多樣性的藝術特點。作為一種取仕的渠道,許多文人畫家紛紛投入到肖像畫的創作中來,出現了大批著名畫家和傳世之作。與此同時,元代肖像畫在理論創作上也取得了較高的成就,如中國肖像畫繪畫史上第一部理論專著——王繹的《寫像秘訣》就是這個時期產生的。
一、王繹及《寫像秘訣》
王繹,他是元朝末期著名肖像畫家。在元代的肖像畫畫家中,他是成就最為突出的一位。他的肖像畫在創作實踐和理論上,都取得了極高的成就。據傳他作的肖像畫很多,但是流傳下來的很少。《楊竹西小像》就是他現存的一幅作品。他繪的《楊竹西小像》圖,采用白描手法,人物面部全用墨線勾畫,五官結構精準,神態細膩入微,衣紋簡潔流暢。他在肖像畫創作上不僅有高超的技法,在繪畫的理論上也取得了極高的成就。他根據自己的繪畫心得和經驗撰寫了肖像畫理論著作《寫像秘訣》,詳細論述了肖像畫創作的原則、技法,這不僅是中國肖像畫史上第一部理論著作,也是中國繪畫史上一部具有深遠影響的人物肖像畫論著。
二、《寫像秘訣》中的肖像畫作畫方法
(一)肖像畫要形似和“真性情”統一
肖像畫,不僅要刻畫人物本身的外形特征,還要把繪畫對象的內在神韻表達出來。就像王繹在《寫像秘訣》中強調的那樣:肖像畫不僅要表現人的形貌特征,即有一定的“寫實性”,還要表現人的內心世界,表現人的本質,突出人物的“真性情”,最終達到形神兼備的目的。所以在肖像畫的創作中要做到六個字,王繹強調要“寫實性”和“真性情”的統一。
他提出畫家表達對象“真性情”的方法,就是要在對象不受拘束的活動談笑中去抓住人物的表情和形象,冷靜地觀察對象,捕捉到理想的形態,主張盡可能讓所繪對象處于完全放松的狀態下,這樣他們的原真性情才更容易顯露出來。在這《寫像秘訣》中,我們了解到王繹要表達的意思是畫人物肖像時,畫家不僅要仔細的觀察對象的外部特征,更要充分熟悉對象的性格特點,抓住具有本質意義的“真性情”。這也就是我國傳統繪畫所歷來強調的“神似”,從而也就抓住了人物肖像畫最本質的東西。這與顧愷之提出的“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和蘇東坡說提出的“傳神與相一道,欲得其人之天,法當于眾中陰察之,今乃使人具衣冠坐注視一物,彼方斂容自持,豈復見其天乎?”是一脈相傳的。他們都指出肖像畫創作不僅要刻畫逼真的人物外表,即“寫真”,同時也要表達人物的內在精神,即“傳神”。如何將人物“神”表現出來,歷代的名家們有自己的技巧。顧愷之通過人物的眼睛來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而蘇東坡的方法是暗中觀察人物,發掘其內心情感將對象至于平常之中,而王繹是通過觀察一個人的外表來推斷內在的品質。
(二)肖像畫“默識于心”
王繹《寫像秘訣》中說“ 彼方叫嘯談話之間,本真性情發現,我則靜而求之,默識于心,閉目如在目前,放筆如在筆底?!?王繹要求畫家對所繪對象“默識于心,閉目如在目前,放筆如在筆底?!本褪且趦刃闹心J識熟悉對象,達到閉上眼睛對象仍躍然眼前的效果,動筆之時,對象就如在筆下一般。這種具體而又典型的瞬間形象,畫家必須在觀察、揣摩、體會和與描繪對象進行思想感情交流的基礎上,經過藝術加工過程,也就是“默識于心”的形象思維過程,做到“成竹在胸”,即所說的“閉目如在目前,放筆如在筆底”,然后落筆描繪,才能塑王繹在此處提出了對繪畫創作者在繪畫理解和技巧上要達到的水平和標準。
由此可以看出,王繹要求回家在進行繪畫創作之前首先要觀察對象,熟悉對象,了解對象,達到對對象“默識于心,閉目如在目前”,然后再進行正式描繪。就是閉上眼睛能想到對象的樣子,提起筆就能把他畫出來。畫家只有對繪畫對象十分了解的基礎上才能準確把握這種瞬間的形象,做到“默識于心”才能胸有成竹。這樣描繪出的人物形象才能生動感人。當然這就要求畫家必須有扎實的基本功,熟練的掌握各種繪畫技巧。只有畫家的繪畫技巧達到相當熟練的程度,下筆做到毫厘不差,再準確把握其神韻,才能最終達到形神兼備的效果。
三、《寫像秘訣》肖像畫創作方法對后世肖像畫畫論的影響
王繹在《寫像秘訣》中提及的肖像畫創作方法,其中的具體觀點對后世畫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比如我們在之后中國傳統肖像畫學中的一些論著中,可以看到后世肖像畫畫論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寫像秘訣》的影響。比如在蔣驥的《傳神秘要》中,談了許多的“取神”法,作者在“點睛取神法”中說“凡人有意欲畫照,其神已拘泥。我須當未畫之時,從旁窺探其意思,彼以無意露之,我以有意窺之。意思得即記在心上?!袅钊硕俗笥笃渖?,已是畫工俗筆?!逼渲小拔翼毊斘串嬛畷r,從旁窺探其意思”與《寫像秘訣》所謂“彼方叫嘯談話之間本真性情發見,我則靜而求之,默識于心,閉目如在目前,放筆如在筆底”觀點如出一轍,可以看出《傳神秘要》受了《寫像秘訣》的影響。
四、結語
元代作為中國歷史中重要的一個歷史時期,肖像畫因為統治階級的提倡和社會大眾的需求而取得了較高的成就。在元代肖像畫創作的實踐上,還是理論上,王繹都是一位極為重要的人物。他在繼承和發展前人理論成果和經驗的基礎上,對肖像畫的繪畫技法和理論都進行了研究,第一次通過比較完整化的專業理論形式,總結出了一些寫真的實踐步驟和方法。在《寫像秘訣》中王繹強調,繪畫創作不僅要體現人的外在形式展現,更要兼顧人物的個性和真性情。他認為藝術家要細心觀察人物,捕捉繪畫對象的神情和外在特征,冷靜的觀察,在自然狀態中把握氣質特征,他還要求畫家畫人物時要默識于心。王繹對肖像畫創作方式的總結,為以后肖像畫的進一步發展進步提供了一個基礎,并對后世肖像畫的畫論起著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梁秀霞 《淺談肖像畫的形式類型》藝術探索 2008.6
[2]彭亞《關于中國傳統肖像畫圖式和精神內涵的思考》新美術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