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雯雯
摘要:近年來,民辦高校的國際貿易專業學生在畢業之后的就業去向大多集中在中小型外貿企業上,并漸漸在企業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此,我們有必要研究和分析中小型外貿企業對國際貿易人才的真正需求,從而便于民辦高校在教學策略、教學模式上做出針對性調整。
關鍵詞:民辦高校;國際貿易人才;中小型外貿企業
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催生了大量的中小型外貿企業,這些企業對國際貿易人才有著特殊的需求和要求。當前民辦高校的國際貿易專業畢業生呈現出供大于求的狀態,學校培養的專業人才和中小型外貿企業的實際需求之間存在著錯位和不匹配的現象。本文對中小型外貿企業的人才需求特點進行了調查,闡述了民辦高校人才培養目標模式的定位方向,提出了民辦高校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適應中小型外貿企業需求的對策和方法。
一、中小型外貿企業所需人才特點分析
第一,對人才綜合素質提出了較高要求。筆者調查研究中發現中小型外貿企業相較于一般的中小型企業來說對人才的要求程度更高,其不僅僅需要人才能夠熟練地掌握國際貿易業務、了解國際貿易法規和國際交易慣例,還要求人才能夠熟練地聽說至少一門外語、具有計算機辦公能力。總的來說,中小型外貿企業需要的是復合型、一專多能型人才,對人才的實踐能力具有同等程度的重視力度。
其次,重視外貿人才的客戶開發和溝通能力。調查結果顯示,中小型外貿企業不僅僅需要專業素質優良、職業道德品質高的人才,還需要善于挖掘客戶、與客戶溝通的人才。外貿企業人才的薪資報酬和客戶的訂單數量、購買金額之間有著直接的關聯,這使得外貿企業人才更加重視自身溝通能力和協調能力的提升
二、民辦高校外貿人才培養目標模式
民辦高校應該從完善外貿人才培養目標著手來提升培養的外貿人才的質量,筆者認為民辦高??梢詮囊韵聨讉€角度著手提升人才培養目標模式:
第一,基本知識扎實。企業對外貿人才的專業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近年來國際貿易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顯示,企業比較重視應聘者掌握國際貿易知識的熟練程度、對國際貿易交易規則和法律的掌握力度。所以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首先應該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并在此基礎上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應該心無旁騖地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和專業技術,拓展專業知識領域,把我專業發展的最新理論成果和時代前沿,在學習專業知識的過程中有意識地提升自身的批判意識和創新能力,為將來的外貿工作做好準備工作,能夠盡快地適應崗位工作要求。
第二,實踐能力較強。外貿企業在招聘人才的時候一方面希望應聘人員專業素質較高,另一方面也期望應聘人員具有相關的工作經驗,能夠熟練地填寫外貿單據,應對外貿工作流程,具有較強的實踐工作能力。尤其是中小型外貿企業,他們資金來源有限,沒有時間和精力進行業務人員的培訓,期望招聘的人才能夠迅速適應崗位工作需求。所以,民辦高校在培養專業人才的時候不僅僅要重視專業知識的教學,還要重視實踐技能的培養。民辦高校國際貿易專業學生也要意識到自身的能力短板,熟悉以后的工作行業特點和需求,針對性掌握相關技能,做到學有所長、學有所專。
第三,綜合素質較高。調查發現中小型外貿企業在招聘的過程中更加青睞于那些善于和顧客進行溝通、樂于挖掘客戶的人才,這樣的人才能夠在較高的程度上保證企業的經濟效益。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就需要鍛煉自身的外語聽說能力,對國際貿易業務經常發生國家的風俗習慣、風土人情、法律法規、宗教信仰有足夠的了解,具有較強的跨文化溝通和交流的能力,從而增強自身就業競爭力。
三、實現民辦高校外貿人才培養目標的對策
(一)注重師資隊伍建設
培養專業的外貿人才本身就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素質要求,國際貿易專業教師不僅僅要在專業知識上具有較高的素養,更要在實踐經驗上能夠指導和引領學生。加強國際貿易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將外貿行業中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骨干人員聘請到教師隊伍之中來,為學生講解外貿實訓課程。同時民辦高校本身也要對現有的師資隊伍進行培訓和再教育,使其能夠與時俱進、緊跟時代形勢。
第二,選派教師去外貿企業觀摩實習,使得教師和企業的實際工作聯系更加緊密。此外,學校還可以制定教師去知名大學進行進修深造,能夠在第一時間內掌握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經驗,在和同行之間進行交流和切磋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和能力。
(二)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第一,民辦高校校內教學應該加大實踐教學比重。學??梢栽趯W校內部建設外貿綜合實訓室,為理論知識學習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使得學生能夠在仿真的實訓教學環境下更好地提升實踐能力。實訓室內應該設置銀行、海關、保險公司、貨代公司和進出口公司等機構和組織,讓學生親身參與到國際貿易交易的各個流程之中去,使其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了解到交易的每一個環節,進一步加深自身對感性知識的認知和把握,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積累一定的實踐經驗,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第二,與地區外貿企業建立校企合作辦學機制。民辦高??梢允崂肀臼鹊耐赓Q企業數量,對其人才需求、企業規模、主營業務范圍等信息建立檔案數據,為國際貿易專業實習生提供較多的實習機會,和外貿企業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實現企業和民辦高校的雙贏。學生可以在畢業之前提升熟悉崗位工作,了解到真正工作的崗位環境和流程。學校的學生在得到了崗位實習機會后能夠獲得綜合素養的較大提升,從從而為學校培養合格優良人才打下良好基礎。
第三,增設《商務談判》和《商務禮儀》等輔助性專業課程。學生在日后的實際工作中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了解到不同國家的文化和習俗,所以學習商務談判技巧和了解商務禮儀規范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在這樣課程的指導下能夠掌握溝通技巧,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待人接物能力,在國際貿易談判和交易中具備較高的工作效率。
總而言之,民辦高校在進行國際貿易人才培養時應該充分地考慮到中小型外貿企業人才需求,從教學形式、師資隊伍和教學內容上進行針對性整改,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韋霞.我國外貿人才需求狀況與培養問題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0(12)
[2]王秀霞.高職對外貿易人才培養與中小企業需求研究[J].改革與開放,2009(11)
[3]楊芳,崔磊.國際貿易實務模擬課程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北方經貿,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