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郝盼盼


【摘 要】2015年,《成人教育學刊》對成人教育變革的關注主要體現在研究主題、研究方法、第一作者來源等方面。在成人教育治理問題上,2015年《成人教育學刊》以碎片化切入的方式,從不同角度探究成人教育治理法治化、成人教育治理過程、基于MOOC語境下的成人教育治理,以及成人教育治理目標等問題。可以預見,未來成人教育治理問題研究仍然繞不開對成人教育為誰辦、為什么辦、怎么辦三個問題的追問,在此基礎上方能進一步探尋成人教育治理內涵、標準、范式等問題。
【關鍵詞】成人教育治理;研究現狀;發展動向;成人教育學刊
【中圖分類號】G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794(2016)12-0015-04
一、問題提出
新中國成立至今的60多年,成人教育因其順應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遵循成人教育發展的基本規律,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上的一個亮點,尤其是電大教育、掃盲教育等取得的成績,更為世人矚目。可以說,我國的成人教育是在教育資源供給嚴重不足,人才需求十分強勁的背景下逐漸發展起來的,為緩解教育資源相對短缺與人民群眾教育需求旺盛這一矛盾做出了積極貢獻,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了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的優秀人才。但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的成人教育發展并不樂觀,學界出現了消亡論、轉型論等學術觀點,在現實中成人教育機構也在進行走向社區教育、開放教育、職業教育的實踐探索。
事實上,成人教育變革本身始終是在回應為誰發展、發展什么、怎么發展三個核心問題,只有遵循成人教育規律、準確把握成人教育功能,成人教育辦學優勢才能得到彰顯。在新的歷史時期,成人教育需要在教育治理現代化語境統領下,正視成人教育發展變革的主體、內容、方向等問題。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成人教育學刊》是長期關注成人教育研究,推進成人教育改革的重要刊物和平臺,從《成人教育學刊》的轉載選題和內容能夠管窺成人教育變革的亮點和動向,因此,我們基于2015年《成人教育學刊》論文轉載情況分析成人教育治理的研究現狀和未來走向具有可行性,也有現實意義。
二、2015年《成人教育學刊》論文轉載情況分析
2015年,《成人教育學刊》對成人教育變革的關注頗為明顯。在研究主題方面,涉及成人教育、終身教育、MOOC、開放大學、繼續教育、社區教育、學分銀行、農民教育、老年教育、自學考試、企業教育、在線教育等諸多選題(見圖1),研究內容較為豐富。
在研究方法方面,多以定性研究方法為主,包括圖示法、比較法、統計法、調查法、文獻法、訪談法以及個案法等(見圖2),研究方法多元化趨向明顯。
在作者方面,2015年《成人教育學刊》第一作者來源渠道更加多元化。教育研究機構如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天津教育科學研究院,師范類院校如北京師大、南京師大、華東師大、華南師大、四川師大,普通高校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寧波大學、河北大學、山西大學、浙江工業大學、華東政法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以及湖北大學等均關注了成人教育發展變革動向,成人教育研究質量明顯提高。值得一提的是,成人高校作為成人教育的主要實踐平臺,2015年對成人教育研究關注也日益增多,2015年《成人教育學刊》共有11個第一作者來自各地廣播電視大學(見表1),成人教育機構因其所具備的成人教育實踐優勢,逐漸掌握了成人教育研究的主動權。
三、2015年《成人教育學刊》對成人教育治理問題的關注
成人教育治理現代化問題具有特殊性和復雜性,相比其他教育領域,成人教育治理問題還極少被人系統提及。即使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政府治理現代化目標進行明確之后,在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的大背景下,成人教育治理的相關研究也只有楊丹宇《公共管理視域下成人教育治理中的政府失靈探析》(《職教論壇》2012年第1期),以及張嫻《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內部治理制度建構研究》(《成人教育》2014年第7期)等少數幾篇文章。2015年,成人教育治理問題雖仍未被廣泛關注,但相關研究已經呈現出鮮明的成人教育治理現代化傾向,值得我們關注,這主要體現在以下一些方面:
1對成人教育治理法治化的關注
黃欣和吳遵民從國內地方成人教育立法背景的梳理、國際成人教育立法理念的追溯與解讀,以及具體立法涉及的重要條款分析,對正在醞釀討論的國家終身教育法的立法思想與法律框架進行深入探討。[1]而李潔通過對美國老年教育立法的研究,提出我國應借鑒美國老年教育立法經驗推動老年教育立法保障。[2]
2對成人教育治理過程的關注
對成人教育治理過程的關注,回應的是成人教育應該怎么辦的問題。當前,學界認為學分積累與轉換、學習成果認證與互認成為成人教育治理過程中的關鍵環節。有學者提出,學分銀行制度旨在實現成人教育過程中學分累積和轉換的制度化。除了對國外學分銀行制度的探究(楊晨、顧鳳佳,2014;林曉鳳、安寬洙,2015),也有學者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學分銀行制度(季欣,2014)。而學習成果的認證與互認是學分積累和轉換的關鍵,只有對學習的成果進行合理的認證和互認,學分積累才能順利進行下去。一些學者關注到在線教育質量認證的困惑與發展趨勢(姜玉蓮等,2015),借鑒其他國家和地區學習成果認證和互認的經驗(苑大勇,2015;丁鵬,2015),提出開放大學學習成果認證文化的構建(李欣茹,2014)。
此外,在成人教育治理過程中,教育質量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只有追求高質量的成人教育過程,才能實現高水平的成人教育結果。面臨成人教育質量難以保證的問題(張巖、閃茜、李明,2015),通過對歐盟國家成人學習質量保障體系研究(歐陽忠明、韓晶晶、肖菲,2014),明確成人教育需要什么樣的質量觀(崔踐,2015),提出成人教育的質量標準和質量監控體系(張炳華,2014;鐘芳華,2015)。
3基于MOOCs語境下的成人教育治理的關注
MOOCs大規模、開放和在線的特點,為自主學習者提供了方便靈活的學習平臺,使個性化教學在大規模條件下具有實現的可能,MOOCs因此得到很大的發展。但于此同時,MOOC也面臨著挑戰,甚至是質疑,人們對“MOOCs”的質疑主要有六點:
一是認為“MOOCs”熱是“短時炒作”;
二是認為“MOOCs”是“新瓶”裝“舊酒”;
三是認為“MOOCs”是導致知識碎片化的“元兇”;
四是認為“MOOCs”創作僅僅是在“秀”技術;
五是認為“MOOCs”可能將傳統的課堂完全淘汰出局,對高等教育造成顛覆性影響,甚至使部分高校消失;
六是認為“MOOCs”類型繁雜,缺少統一的評判標準、創作模式和制作工具。[3]
面對MOOC快速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有學者提出通過有效設計高質量的MOOCs(王志軍、陳麗,2014),把翻轉課堂與MOOCs在教學中有效結合(黃美初、沈敏敏,2015)等辦法來解決。也有學者從宏觀層面對MOOCs面臨的問題進行了冷靜的思考,認為:“我們既不能因為把MOOCs理論上所具有的優越性當做現實的優點而盲目樂觀,也不要因為MOOCs在發展中遇到挑戰而對其失去信心。要正視MOOCs在發展中所遇到的學習者學習持續性不強、退學率高、交流互動不足以及網絡教學難以適應實踐教學需要、教學模式單一、學分認證遭到質疑等問題,將MOOC與傳統課堂教學和其他新型教學模式結合起來,借鑒遠程教育的經驗,完善學習支持系統,讓MOOCs發揮其應有的功能。”[4]更有學者對MOOCs進行哲學層面上的思考,“通過對科學主義哲學觀的批判以及對中國傳統‘和的哲學觀之合理性分析,旨在確立守中取正的思維框架,以此對MOOCs現象從六個維度進行考量,闡述MOOCs存在和發展的條件,預測MOOCs的未來發展趨勢。”[5]
4對成人教育治理目標的關注
對成人教育治理目標的關注,回應的是成人教育為了誰,為了什么這兩個問題。成人教育治理目標主要有以下幾類:
第一類是成年人。成人教育具有培養新型市民,促進幸福城鎮建設;開發勞動力資源,推動轉型城鎮發展;豐富農村轉移人口精神生活,助推健康城鎮形成;增強農村轉移人口生態意識,促進綠色城鎮構建等功能。[6]成人教育對實現社會階層合理流動、促進社會公平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成人個體通過參與教育和培訓活動增加社會資本,利用社會資本促進個體發展,促進社會轉型。[7]還有希望通過對成年人開展創業教育,幫助成年人成功創業進而實現人生價值。[8]
第二類是老年人。希望通過對老年人的教育,提升老年人口質量,開發老年人力資源(賴立,2014;盧云、葉忠,2014)。
第三類是農民和農民工。希望通過對農民和農民工的教育,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以及提高農民工的收入和農民工個體建構自我同一性,促進農民社會流動(張世偉、武娜,2015;趙彥彬、陳醒,2015;郭偉、侯龍真,2014)。
第四類是企業員工。希望通過企業MOOC的開展和企業員工的非正式學習,促進企業人力資本的開發和企業學習團隊專業能力的發展(吳峰,2015;杜友堅,2015;閻世平、林靈,2015;于文浩,2015)。
第五類是社區居民。希望通過社區教育,推動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和提升居民幸福力(葉忠海等,2014;汪國新,2014),例如汪國新通過對新型城鎮化的內涵、核心和基本特征的分析,揭示了新型城鎮化與社區教育發展之間的內在依存關系,提出新型城鎮化戰略實施對社區教育發展帶來了潛在機遇和隱性挑戰,因此,社區教育需要采取對策適應并促進新型城鎮化發展。[9]
四、成人教育治理問題研究的發展動向
基于教育治理現代化推進成人教育變革,實現成人教育發展轉型,情況復雜,任務艱巨。通過回顧2015年《成人教育學刊》相關文獻我們發現,在成人教育治理問題上,今后的研究將繼續以碎片化切入的方式,從不同角度探究成人教育治理現代化的核心問題,但無論這些研究呈現出何種形式,也繞不開對以下問題的追問和回應。
1成人教育為誰辦
這是指成人教育的對象是誰,由于學界對成人教育的理解不同,這一簡單的問題被復雜化,從成人教育有別于普通全日制教學形式這一角度看,成人教育的對象應該是不限年齡、性別,因而其辦學立足點在于對入學條件、教學過程、評價標準等的關注有別于全日制教學形式。從成人教育對成人的理解不同,研究的立足點則更關注于成人本身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需求。但由于對對象沒有理清,當前成人教育變革轉型就出現了社區教育轉型、開放大學走向、職業教育定位等不同形態,一時難有定論。
2成人教育辦什么
有學者提出,成人教育必須在價值取向上完成向公民素質培養的轉向 ,把現代意義上的公民素質的提升和成年人公民的培養作為成人教育的首要目的。[10]理性地說,新中國建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后的二十年里,由于整個社會教育發展程度較低,社會具有高學歷人才普遍不多,個體通過成人教育的路徑,獲取了較高的個體社會地位和收益,因此,教育所具有的篩選功能才是促進成人教育繁榮發展的根本原因。雖說成人教育本質上是為了實現人全面而自由的發展,但從治理目標來看,成人教育的社會價值和地位如何彰顯還有待進一步研究,這也是成人教育治理現代化必須回應的問題。
3成人教育怎么辦
當前成人教育發展所面臨的困境,是由于成人教育規律認識不清,成人教育特征把握紊亂,成人教育社會價值迷失的必然結果。成人教育無論是師資力量、辦學條件水平等各方面均難以與全日制學習形式匹敵,即使是成人教育相關研究自身話語權也不多,只有揚長避短,借鑒他人優勢,成人教育才可能得到重生,否則無論如何轉,轉向哪,成人教育發展困境都難以突破。
在成人教育怎么辦問題上,成人教育治理現代化提出了治理法治化、民主化、效能化等要求。如何實現政府、市場與社會主體成人教育辦學的合作伙伴關系,是有效回應社會對成人教育發展訴求的關鍵路徑,也將成為研究繼續關注的熱點,這樣的成人教育將體現出鮮明的服務性和自由性特征。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成人教育治理本身需要加強理論研究,構建基本的理論框架統領成人教育發展變革的方向、過程。
這主要涉及三個方面:
一是成人教育治理現代化的內涵與標準問題,這是具體措施提出的理論依據;
二是成人教育變革的范式問題,這是成人教育變革路徑搭建的框架結構;
三是教育治理現代化語境中成人教育變革的風險及其規避問題,這是成人教育治理必須面對的現實挑戰。
至于這三個問題如何去理解,還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黃欣,吳遵民.中國終身教育法為何難以制定:論國家終身教育法的立法思想與框架[J].開放教育研究,2014(6):36—41.
[2]李潔.美國老年教育立法及其啟示[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1):79—84.
[3]蘭國帥,王嵐,李慧娟,路爽,張一春.“MOOCs”的六點質疑及回應[J].高教探索,2015(2):20—25.
[4]汪基德,馮瑩瑩,汪瀅.MOOC熱背后的冷思考[J].教育研究,2014(9):104—111.
[5]朱肖川.關于MOOCs的哲學思考[J].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1):3—11.
[6]劉奉越,孫文杰.新型城鎮化視域下成人教育的功能及其實現[J].職教論壇,2015(12):43—47.
[7]孫立新.論成人教育中社會資本形成機理及實現路徑[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4(10):33—37.
[8]褚建軍,陳龍根.對我國成人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思考[J].浙江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99—102.
[9]汪國新.社區教育:提升城鄉居民的幸福力的有效路徑[J].中國成人教育,2014(16):5—8.
[10]金生鈜.成人教育與公民素質的培養:對成人教育目的的哲學思考[J].教育研究,2002(11):46—50.
(編輯/樊霄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