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磊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學中STS教育模式被廣泛運用,其主張師生能夠使用情境教學方式積極引導學生學習,從而創造出更加活躍的課堂氛圍。本文主要對STS教學進行簡單的介紹,進一步分析STS教學的主要目的,并且對我國目前高中物理教學中STS教育模式的運用狀況進行簡單闡述。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STS教育;能力培養;應用
1.STS教育的發展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科技產品也在日益影響人們的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這三方面的關系密不可分。目前,各大高校除了學生日常的技術教育以外,也著重于幫助學生正確地樹立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社會責任感。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是單純的通過教師在課堂上不斷地向學生灌輸抽象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偏離,缺乏實踐模擬學習。STS的教育是由于傳統教育和現實需求的矛盾而產生的,其涉及的主要內容是教育、技術、社會三方面的綜合。
為了避免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逐漸脫離實際生活,STS教育主張師生進行情境教學,讓學生能夠從現實生活中的微小細節中探索新的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高中平時的物理教學中不僅僅是局限于書本知識,而是與現實生活相聯系,讓學生們能夠與一反三,開闊他們的大腦思維范圍,讓學生能夠將所學得知識靈活運用到生活當中。
2.高中物理STS教育現狀改革
在教學內容上,傳統的物理教學模式主要是向學生傳授書面上的知識,忽略了物理學和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沒有向學生構建一個完整的框架體系。而由STS教育和傳統物理教育構建而成的新型物理教育模式,非常注重物理學科知識和其他學科知識的連貫,并且注重技術和社會的內在聯系。在教學空間上,從傳統的只能在指定的時間和教室進行教育,改革為對時間和教室的不限定。在教學方式上,以往學生只是從老師課堂上的枯燥講解方式中獲得理解,主要以“填鴨式”的方式進行教育,而STS教育讓學生有了探討、研究和合作的機會,改善了課堂學習氛圍。
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都是以被動學習的狀態參與教學,缺乏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新型的物理教育模式豐富了教學方式,采用多種實踐的方式,不斷增強他們的好奇心和興趣,使得那些厭學的學生重新認識到學習的快樂,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在學生的能力培養中,傳統的教育模式主要是以應試能力的培養為主要目的,這種學習方式過于機械化,STS教育主要是針對加強學生的創造力進行培養,從而改善他們的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
因此,從中可以看出,高中物理教學需要STS教育的融合,其給學生帶來重要影響,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高中物理教學中STS教育的應用目標
3.1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學習方法
新時代下的STS教育在物理教育當中其根本目的其他學科的教學是一樣的,主要是讓學生能夠掌握基礎知識和學習方法。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通過靈活的教育方式,漸漸讓學生從中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學習的內容雖然重要,但是學習方法更重要,只要掌握了學習方法,不單單是物理,在其他學科甚至是在生活中同樣能夠運用到。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改善學生的思維方式,讓學生能夠更快的掌握其中的知識,并且能夠靈活運用到生活當中。
3.2幫助學生樹立現代科技意識
高中物理知識中涉及很多科技方面的內容,比如說電路、萬有引力及運動等方面在當下的各種科技產品中廣泛運用,可以幫助學生樹立現代科技意識,開闊學生的視野。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日常生活離不開科技的影響,從而讓他們能夠重視這一方面,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讓他們認識到要加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就必須先加強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
3.3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
STS教育有助于讓學生深層次的了解科學、技術、社會這三者的聯系,科學是主要是體現在探索自然社會中的奧秘,而技術主要是為了人類生活更加美好而對自然加以改造,不管是科學還是技術其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人類的和諧發展。但是科技其實是一把“雙刃劍”,有利必有弊,正當的科技手段可以改善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可是它同時也伴隨著其他的負面影響,比如說環境的污染、能源的短缺等社會問題,這就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希望能約束自己,從自己做起,進而為解決這些問題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3.4培養學生具備應用知識的能力
除了基礎知識的學習,還應該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在平時的物理教學中,采用情境教學的方式讓學生能多加觀察,改善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并且通過實驗操作,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分析能力。學生可以從平時的學習當中了解到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這有利于學生今后步入社會從事技術行業更加得心應手。
4.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學中STS教育對學生全方面發展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避免學生脫離書本知識后在現實生活中成為一個“盲人”,讓學生能夠將課堂知識和生活細節相匹配,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STS教育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習自主性,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利于他們的全面發展。學校教育工作者也應該加強自己的教學能力,能夠與時俱進,針對教育的缺陷而作出改進。
參考文獻:
[1] 宋愛蘭.探索STS教育在高職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與職業,2006(09)
[2] 張蓉.探究性學習在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滄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4(03)
[3] 吳長龍,熊萬杰.物理教育中STS教育資源開發的探索[J].現代物理知識,2004(02)
[4] 王兆鴻.STS中學物理教育改革[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