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安娜·巴斯
關于領導力是什么,前人之述備矣。我們更感興趣的是,如何在這個不可預測、不可計劃、彰顯個性兼容多元的時代,對領導力進行重新定義?透過語言的符號,領導力的真意到底是什么?答案也許就在正念領導力之中。它能讓領導者聚焦當下,感知自己與周圍的人,激勵員工向共同的目標努力。
關于正念領導力的研究發現,人們往往只看到杰出領導者面對挑戰時所采取的行動,但是這只是“冰山一角”。我們需要撥云見日,發現鑄造那些偉大領導者的“心法”——人的思維模式。身為領導,若越過思維模式盲目行動,會影響員工的思維模式及行為,甚至阻礙組織的改變。領導者可以從五個方面修煉“正念”,從“我”做起,從“心”出發,轉變自身的思維模式。
第一,挖掘你的優點。“看到優勢”可以讓人獲得更強的能力、正面的情緒與能量。一位高管承認,了解自己的優點并且受到同事的認可與欣賞會讓自己非常感動,另一位高管表示,談論十分鐘對方的優點,可以加深自己對同事的了解。每個人都有缺點,但若有意識地將注意力轉移到優點上,則更能鼓舞人心,并感染周圍的人,釋放出巨大的創新及變革能量。
第二,學會暫停。當工作中的挑戰,比如工期延誤、預算超標、顧客抱怨等事件威脅到你所重視的事情時,你就可能遭受“杏仁核綁架”——大腦會向全身釋放皮質醇及腎上腺素來保護自己,你可能在憤怒中抨擊他人、轉身離開你的同事、無法繼續手中的工作。除了這些反應外,你其實可以按下“暫停”鍵,重啟我們的“思維”大腦,將“避免威脅與害怕失去”的思維模式轉變為“開放學習以及充分把握當下”的思維模式。
第三,鍛造信任。領導者需要一群支持者才能實現遠大目標,而相互信任是團隊建立的基礎。作為領導者,必須了解他人重視什么,才能增進彼此間的了解。事實上,只要認識團隊成員對信任的不同理解,并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行為,就可以加強團隊之間的信任。
第四,智慧的發問。當企業遇到風險,恐懼心態在公司內蔓延時,領導者需要通過智慧的發問來平衡員工內心的恐懼與希望。找一位伙伴,請他/她講述自己最緊迫的工作問題,通過以下問題來引導對話:問題是什么?其根本原因是什么?誰應該對此負責?你做過哪些嘗試是無效的?這些聚焦的提問對于解決技術性與線性問題十分有效,能夠賦予他人更多力量和更高參與度,給員工帶來希望。
第五,保留充電時間。對成就和獲勝的渴望促使我們不斷工作,最終超出生理及心理負荷。管理者需要為自己留下恢復的時間,解決辦法很簡單,每天早晨及下午分別找十分鐘恢復,進入一個低調但正面的能量區域中給自己充電,從生理、心理、情感與精神四個方面補充能量。
(本文依據麥肯錫中國公司提供的材料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