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紅兵


2016年,是我從事培訓行業的第十個年頭。十年前,公司業務從“引”人向“養”人變更。雖然我們在教育培訓方面懵懂無知,但也許是無知者無畏,亦或是緣于對新業務的喜歡,公司全員都對這一變化樂在其中。業務精耕的十年間,我們的培訓設施從無到有,培訓體系日漸完善,學習型組織逐步形成。十年后的今天,我依然沉浸其中,在與企業共同成長的同時,見證著企業的輝煌。
2016年,是忙碌的一年。這一年,公司不斷發展、持續革新,并成為園區的標桿;這一年,我和我的團隊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十大促進課題,實現了既定目標;這一年,我和我的團隊工作之余游山玩水,在工作和生活中尋找快樂的源泉;也是這一年,我痛失一員愛將,多年的培養付諸東流。世上本無完美,因此對于過往種種,我充滿快樂和感激。對于2016年的總結,匯總成一個字就是“樂”。
樂在“企劃”
年初對于我,既是總結過去、表彰先進的時間,也被用來分解戰略、制定規劃。這個階段對于全年人才經營戰略目標的達成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公司一年一度的人才經營盛會也在這時候舉行。今年大會重點總結了過去一年人才經營的成果,表彰過去一年人才經營的優秀代表,分享新一年各部門的人才培養戰略。看著每位與會者認真聽取戰略的表情,分享著每位受表彰對象從法人長手中接過獎勵證書的心情,等待著一年后人才經營的累累果實,我樂在其“初”。
猶記得今年人才經營大會上,曾有一位韓方高層管理者找到我,向我詳細介紹了他們部門的人才經營方向,并質疑我為他們部門制定的KPI的合理性,希望我能多從現場角度出發,制定出更加符合現場的關鍵績效指標。我當時并沒有因受到質疑而感到沮喪與壓力。正相反,這恰恰體現出人才經營理念正在深入人心,向著更加求實的方向發展,這才是人才經營的核心。
站在年末,公司戰略企劃又要邁上新的臺階。新的一年,我們的根本目標是制定出基于現場的人才開發戰略。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每年10月,我們都會進行全員教育需求調查。在我寫這篇文章的當口,我的團隊成員正悉數深入現場,有的負責聽取管理者意見,有的參加職群別員工代表會議,有的發放全員需求調查表,有的則走訪培訓主管部門及優質培訓機構。待到12月,統合所收集到的信息,形成新一年的人才規劃。當下,我對2017年的新規劃充滿期待。
樂在“執行”
管理學上有一句話,叫做“沒有完美的個人,但是有完美的團隊”。我很慶幸擁有一支完美團隊。過去的一年里,我的團隊在人才開發的執行中披荊斬棘,完成了一項項挑戰。每當操作具體項目時,他們都兼具毅力與技巧,這令我倍感驕傲。眾所周知,執行是項目中非常重要的環節,缺乏執行力的企劃只能淪為廢案。如果說企劃是一輛跑車,我們的團隊成員就是經驗豐富的司機。只有依靠司機熟練的駕駛技巧,跑車才能盡情馳騁。
工作之余,我們經常組織豐富的團隊活動:聚餐、K歌、游山玩水……閑暇時,我們也會促膝談心,聊聊工作與生活。我喜歡跟我的團隊成員分享一句話:“把工作當玩兒一樣看待,壓力就變得毫無壓力。”我希望團隊中的每個人,都視工作為“游戲”,在工作中找到樂趣,開心工作,開心生活。
樂在“總結”
在時光的旅程中,每個人都是駕駛者。處在多大的年齡,就有多快的速度。站在不惑之年,驚覺時光飛逝。回首每一年的光景,一天天在眼前掠過,轉眼間,2016年也快翻篇了。這一年,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酸楚。我們創辦的工科類緊缺人才培養搖籃項目——工科大學初具規模,獲得了中國教育部教學成果二等獎,吸引了多國教育部長蒞臨考察。依托企業內評價資質,該項目已培養出超千人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并獲得省人社廳新型學徒制試點資格。通過園區人才激勵政策,項目推薦了逾百名優秀高技能人才,幫助他們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也保留住了優秀人才。
從個人的角度來講,今年我最驕傲的是有幸被聘為《培訓》雜志的特約研究員,可以與各位同行分享我所熱愛的培訓事業以及我對培訓的理解,傳播我所在公司的企業文化。10月中旬,我參加了《培訓》雜志主辦的中國企業培訓服務會展。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聽著會場里知名老師的課程推介,我感慨萬千,不禁想為每一位如我一般的同行點贊,為每一家服務于培訓事業的機構點贊,為支持培訓事業的政府部門點贊,為中國的培訓事業蓬勃發展點贊。
即將到來的2017年,將是中國培訓事業發展的新起點。學海無涯“樂”作舟,讓我們一起迎接新的培訓元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