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摘要:安全意識是整個建筑企業必須關注的話題,只有建筑施工企業以及管理技術操作人員具備的安全意識,建筑建設這項工程才能夠得以順利的開展。筆者深入地研究了建筑建設安全意識提升路徑,旨在為建筑企業的安全施工提供理論基礎。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安全意識;影響因素
1.施工管理人員安全意識的特點
(1)具有能動性。眾所周知,意識能夠主觀的反應物質世界與外在的關系,從而建立起科學的理論體系。不僅如此,意識還能夠通過了解物質世界的本質,從自身實際需求的情況出發,在大腦中形成相應的想法,進而控制自己的身體活動,以達到完成安全的目標,實現安全生產工作的完成。[1]
(2)具有波動性。通常情況下,某一個施工企業發生連續事故的概率相對較少,一般事故的發生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一個企業如果發生了事故,那么這個企業在短期內就會對生產安全問題給予高度的重視,進而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再次發生。但隨著安全事故間隔時間的不斷拉長,工作人員在生產活動中會逐步忘記上次事故給廣大施工人員帶來的危害,從而導致安全意識逐步淡薄,安全事故的增加幾率也會越來越大。[2]
(3)具有可塑性。施工單位通過定期或不定親的宣傳培訓,可以不斷提高廣大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眾所周知,人類的安全意識并不是先天就有的,他是后天養成的,且其安全意識水平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但我們也應當意識到,安全意識的產生,必須在先天條件基礎上才可以,它是通過多種學習方式和教育方式來逐步培養和發展的。
2.影響建筑企業施工管理人員安全意識的因素
(1)法律法規
建筑安全法律法規的制定,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建筑安全的重視。近些年來,隨著建筑領域的不斷發展,我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的建筑安全法律法規。[3]其中就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等的。這些法律法規的頒布,對于施工人員來說具有強有力的約束,是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能夠遵守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不斷提高建筑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從而有效避免建筑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除了法律法規之外,施工現場安全規章制度也對施工人員安全意識產生影響。施工現場安全規章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確保建筑企業順利地開展生產活動。安全規章制度一旦確立,可以維持很長一段時間,有效確保了人與物在建筑施工過程中的安全。不僅如此,各項保障制度也是安全意識在實際活動中的具體表現。一套科學完整的安全規章制度,既能夠提高施工管理人員在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意識,同時也能夠得到廣大施工人員的認可,進而提高建筑施工安全水平。
(2)安全管理
首先設置相應的安全管理機構。在建筑企業施工過程中,企業應當設置相應的安全管理機構,并聘用具有安全管理經驗的人員,對機構負責。眾所周知,建筑施工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技術性的特點,因此,我們必須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安全管理崗位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使安全崗位工作人員具備較強的工作激情和責任心,并能夠將以往的安全管理經驗與具體的實踐活動有機結合在一起。
企業法人在對安全管理機構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應當定期或不定期地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并督促安全管理機構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在遇到重大安全事故時,安全管理機構的領導人員以及施工單位的領導人員首先要做的就是積極投入到搶險救災工作中,并在搶險救災工作結束后調動大量的人力來做好事故調查工作,從事故的發生中吸取經驗和教訓,避免事故的再次發生。安全管理工作機構的人員在進行工作時,還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對生產進行檢查,在施工場地如果遇到了不安全因素,應當及時的提醒施工人員注意,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整改。除此之外,相關技術人員還應當積極參與并配合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調查活動,并提出意見。
其次,實現安全檢查。給建筑企業進行安全管理檢查可以進一步提高建筑企業安全管理意識。安全檢查的內容非常廣泛,包括安全施工規章制度的檢查等等。通過安全檢查,我們可以深入的了解滿足企業的工程特點以及施工方法,除此之外,還能夠對建筑安全規章制度的落實情況、施工人員個人的防護情況等內容進行調查。可以說安全檢查是建筑企業施工管理的重要內容,因此必須給予高度的重視。
最后,加強安全投入。第一點,要加強施工安全方面人員的投入。根據上文所述,我們知道,要想進一步提高建筑企業施工安全水平,就必須設置相應的安全管理結構。除此之外,我們還應當保障安全管理人員的有效配置,真正的做到一人一崗,將責任落實到實處。第二點,資金方面的投入。資金方面的投入是實現安全教育培訓的基礎和保障。建筑施工企業只有加大資金方面的投入,各企業才能夠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安全教育,并設置相應的獎勵基金,提高廣大施工人員安全防護的意識。第三點,安全設施方面的投入。筆者認為,建筑企業必須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規章制度對建筑行業標準配置的規定來購買相應的安全設施,這樣做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為了實現安全生產工作奠定基礎,你方便也是為了進一步提高施工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除此之外,加強施工安全投入也有利于降低安全風險。企業可以購買相應的安全保險,通過購買保險的這種形式轉移風險。[4]
(3)安全防護
首先加強現場防護。之所以對施工現場進行防護,主要目的是為了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發生。實現施工現場的防護以及安全措施的落實,可以為施工管理人員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安全管理人員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對施工過程中可能潛在的安全隱患進行仔細的分析,在此基礎上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建立健全相應的防護保障,對施工的全過程進行監督,為生產活動提供安全保障。其次,事故的應急處理。如果建筑企業發生了火災或者是洪災以及爆炸等重大事故或險情,在這種情況下建筑施工管理人員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對這些事故進行預處理。因此,施工企業必須制定詳細的、完善的應急預案,并投入大量的資金購買相應的應急設備,在突發緊急事故時根據應急預案,采用應急設備進行解決。除此之外,施工管理人員還應當定期進行應急演練,從而查找出應急預案的不足之處,進而完善應急預案。最后,加強安全宣傳教育。施工企業可以在施工地設置安全警示欄,將各種與安全施工有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張貼在警示欄中,以達到宣傳教育的目的。還要定期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培訓,使他們樹立安全防范意識,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積極主動地學習安全知識。[5]
結語
總而言之,每個建筑工程施工人員必須接受施工安全的培訓與教育,然后不斷形成相應的行為規范,逐步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再由理性上升到通過意識的能動性來指導施工,最終實現對施工安全的有效控制。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建筑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費偉良.中澳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風險狀況對比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
[2]方瑋瑋.南方公司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體系現狀及提升策略研究[D].南華大學,2015.
[3]王彬斌.如何加強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A].中國智慧城市經濟專家委員會.2016首屆全國智慧城市建設應用高峰論壇論文集[C].中國智慧城市經濟專家委員會:,2016:1.
[4]齊麗婷.建筑施工企業安全投入方法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4.
[5]李征野.工程總承包條件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研究[D].沈陽建筑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