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強 馬華興 劉勇
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企業在市場經濟競爭中永葆生機的動力和源泉,是企業造就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企業價值觀的重要體現,在當前企業改革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對鹽業企業,尤其是在鹽業體制改革的進程中,更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鹽業體制改革以來,所處的市場變幻莫測,市場需求千變萬化,肥城精制鹽廠采取以變應變的策略,常懷創新之心,營造創新環境,常出創新之策,常出創新之舉,大力開展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活動(以下簡稱“雙創”),使企業在創新中不斷發展進步。
為加強對創新活動的組織領導,企業專門成立由企業一把手任組長、副廠長任副組長的“雙創”活動領導小組,企管科、安全生產科分別負責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活動的組織、推進及創新項目的評審、獎勵等工作。
為鼓勵干部職工開展“雙創”活動,企業健全激勵機制,在雙創活動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對于職工提出的“雙創”項目,只要通過創新領導小組的評審,一律給予表彰獎勵,根據革新效果,大改大獎,小革小獎,分別給予200-2000元不等的獎勵。積極發掘在“雙創”活動中涌現的突出事跡和先進個人,在每月的經濟分析會上作典型發言,交流經驗心得,并積極向上級部門推薦參加各類評優樹活動,讓在“雙創”活動表現突出的職工有面子,得實惠,激發廣大干部職工的創新熱情。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敢想敢干的創新者也可能犯錯。正因為他們是創新者,在實踐中會有一些新思想、新做法難免出現失誤。為避免他們在實踐過程中出現失誤后,或不小心犯了錯后受到打壓,企業健全“雙創”活動容錯糾錯機制,給創新者撐腰鼓勁,讓廣大干部職工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讓創新者在放手闖、大膽干的同時吃了一顆“定心丸”,極大程度上保護大家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企業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加大基層一線干部職工的教育培訓力度,豐富培訓內容,創新培訓模式,拓展培訓渠道,“走出去”和“請進來”并舉,讓基層一線職工更好的學習理論知識、強化業務技能,增強創新發展的能力。企業先后聘請熱泵制鹽工藝設計人員來廠指導工藝操作,聘請自動一體化技術人員來廠現場教授技藝,邀請自動碼垛機器人廠家來廠教授保養及編程等等。挑選制鹽技術骨干赴臨省兄弟單位學習熱泵制鹽技術,組織設備維修保養人員到設備廠家考察設備性能,組織操作人員外出學習鹵水處理技術等。先后安排司爐工、高壓進網電工、水處理工、化驗工、叉車工、電焊工等參加培訓學習,每年參加培訓的人員達如50多人次。通過各種培訓及學習,提高職工的業務素質,培養起一支知識型、技術型和創新型的職工隊伍。
創新的出發點是為了挖潛增盈,降本增效,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企業還結合崗位練兵、技術比武、勞動競賽等多種載體,以賽促學,以學促用,構筑職工競技平臺。先后組織開展叉車工、焊工、化學檢驗工、包裝工等技能大賽,發掘企業急需人才,建立優秀人才庫,并推薦每年比武涌現出的優秀選手參加各級技能大賽,進一步提高技能水平。其中,推薦技能大賽叉車、焊工冠軍選手參加山東省國資委系統職工技能大賽分獲三等獎和優秀獎;推薦優秀化學檢驗工馬衍禎參加全省鹽業系統職工職能競賽斬獲一等獎,并被授予“富民興魯勞動獎章”。
同時,企業完善初級工到高級技師、初級職稱到高級職稱的梯次培養、評價、使用、激勵動態管理機制,出臺《關于優化人才發展環境的規定》,要求各車間部門為一線職工業務知識的學習和專業技能的提高創造條件,為人才的職業發展提供暢通的渠道,對取得各類職稱和技能證書的職工按等級給予一定獎勵,鼓勵員工積極進取、努力學習,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企業每年支付獎勵資金1萬多元。該規定的實施,為職工構建起良好的成長環境,使廣大職工樂于學習,勤于學習,持續提高,為“雙創”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證。
今年以來,企業“雙創”活動以“學習一門新技術、提出一項好建議、創造一項新成果、改革一項新工藝、消除一個隱患點”為載體,組織職工針對具體工作中遇到的設備“瓶頸”、技術“短板”、崗位“難題”、安全“隱患”等進行創新實踐,成果層出不窮,為企業挖潛增盈奠定了基礎。
在技術創新方面,制鹽車間通過改造振動篩壓條,減輕了勞動強度,排除了質量隱患,節約了材料消耗,每月節約費用1萬多元;鹵水處理車間在鹽泥壓濾機下增加接水托盤,減少了鹽泥水分5%,每年節約鹽泥運費1.5萬元;制鹽車間粉塵設備技術改造,降低了成本消耗,每年節約費用7萬元;分裝中心維修工鉆研齒輪箱維修技術,攻克了進口全自動碼垛機器人齒輪箱維修難題,不僅單次節約費用4萬多元,避免了停產損失,并打破了進口設備無法維修的常規思維,為維修工樹立了榜樣。制鹽干燥床換熱盤管加裝閥門組,控制熱床進氣量,減少換熱面積,降低干鹽溫度,排除了影響產品質量的隱患。分裝中心通過在全自動小包裝機打碼器處加裝傳感器及聯動裝置,解決了因色帶斷裂導致產品包裝無日期的難題,避免了質量隱患;分裝中心小包裝生產線對武漢人天及和河南信陽兩廠家分別安裝的供料系統和皮帶輸送系統進行整合,敷設控制線路,加裝中間繼電器,減少運行設備,節約了電費,減少了設備磨損,年節約電費12.46萬元。今年以來,各項技術創新累計為企業節約費用近百萬元。
在管理創新方面,企業調動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分析查找企業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為企業挖潛增效想好辦法,出金點子。在制鹽車間兩套生產系統和藥用鹽車間同時運行的情況下,安全生產科協調制鹽車間和藥用鹽車間錯開用汽高峰時段,調整制鹽車間用氣參數,使鍋爐由原來的兩臺必須同時運行,調整到一臺運行就可以完全滿足生產需求,大大降低了運行費用。動力車間突破原有管理模式,將勞動競賽活動與環保管理、成本管理有機結合,在環保上賽指標,確保煙氣達標排放,在成本管理上降消耗,使煙氣處理輔料的添加量恰當好處,即保證排放達標,又降低消耗。營銷公司牽頭開發應用產銷存軟件管理系統,將生產、銷售、企管及采購等各部門信息有機整合,使產品及采購物資的庫存、銷(購進)量、銷售(購進)價格一目了然,降低了“兩金”占用,增加了采購和銷售“一進一出”這兩個重點環節的透明度,堵住管理漏洞。
創新永無止境,肥城精制鹽廠把“雙創”活動開展作為應對鹽業體制改革、加快企業轉型發展的重要舉措,不斷健全完善創新活動長效機制,提高職工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構建職工創新智慧競相蓬發,創造潛能充分釋放,創新成果大量涌現的嶄新局面,為企業持續較快發展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