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編寫組
《沙灣往事》榮獲第十五屆文華大獎
—— 作曲杜鳴談《沙灣往事》的音樂創作
文|本刊編寫組

10月31日晚,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閉幕式在陜西大會堂舉行,同時,第十五屆文華獎獲獎名單揭曉。本屆文華大獎的10部優秀劇目中,廣東歌舞劇院選送的舞劇《沙灣往事》名列其中,作曲杜鳴。
舞劇《沙灣往事》以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沙灣古鎮為背景,以“何氏三杰”等眾多廣東音樂人為創作原型,以廣東音樂人創作傳世名曲《賽龍奪錦》的故事為主線,展示廣東音樂人傳承發展民族音樂的不懈努力和執著追求。
《沙灣往事》從2013年6月開始籌備,2014年2月開始排練,2014年5月8日首場內部演出,10月8-9日在廣州大劇院對外公演。在第十二屆廣東省藝術節上,《沙灣往事》獲優秀劇目一等獎及表演、編劇、導演、音樂創作、舞臺美術等單項獎。通過評審、公示,成為國家藝術基金2014年度資助項目,并在2016年3月通過專家主審和觀眾投票等形式,優中選優,最終成為國家藝術基金滾動資助項目全國八臺大戲之一。

中央芭蕾舞團一級指揮卞祖善對《沙灣往事》的音樂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認為,該劇以舞劇的形式敘述廣東音樂發展的故事。音樂有特色,主題鮮明,富有張力,舞蹈性強。音樂調色、和聲、配器很到位,尤其是表現《賽龍奪錦》這樣陽光之氣的舞蹈很有震撼力,很有特色。作曲把廣東音樂重要符號比如高胡、笛子、琵琶,融入交響化,尤其是《賽龍奪錦》交響化非常出色。八一電影制片廠一級編劇劉星認為,《沙灣往事》音樂的民族特色、嶺南風格被音樂家杜鳴發揮到了極致。
杜鳴表示,《沙灣往事》拿獎是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意料之中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主創團隊、表演團隊、運作團隊所有參與者都是傾盡全部的才華、精力和熱情,使得舞劇的藝術品質一步一步往高水平走。意料之外,是因為這一次藝術節競爭也比較激烈,“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們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廣東歌舞劇院執行力相當好,有效率,相關的服務、保障、宣傳工作做得很專業。綜合體現了省歌一直以來的水平和地位。
杜鳴介紹說,《沙灣往事》創作的難點在于創新,難在把廣東音樂有新意地、自然而合理地融入其中,不是簡單地把廣東音樂的名曲照搬到舞劇中,而是力圖根據劇情的需要有變化地應用,在嶺南風格音樂主題的變化發展、戲劇性處理、交響化烘托等方面進行探索,力求以鮮活的生命力滿足今天的審美和情感需要。
對于《沙灣往事》在音樂的交響化與表現廣東音樂兩者之間的關系,杜鳴介紹說,廣東音樂特色獨奏樂器是點綴、色彩,是韻味,而宏大的情感展示則需要交響樂。對于廣東音樂的特色樂器的選用上,也是根據音樂的需求、劇情需要,自然地融入到交響樂中。對《賽龍奪錦》、《雨打芭蕉》這些廣東音樂名曲需要合理的處理方式,讓人感受到新廣東音樂的神采。另外合理運用西洋樂器小提琴、大提琴,又不影響廣東音樂整體的神韻。這就要求寫作上需要具備交響樂的寫作技巧、符合現代審美的判斷力、不脫離劇情需要和敢于創新的追求。
作為一出舞劇,《沙灣往事》在音樂與舞蹈之間關系的處理上,杜鳴認為,音樂是舞蹈非常重要支撐。處理音樂和舞蹈之間的關系,關鍵在于“神韻”二字。神,就是它精神上的東西;韻,就是它的風姿。《沙灣往事》的成功,其實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始終堅持廣東音樂的神韻,堅持嶺南地域特色元素的運用。
第十五屆文華獎評選是中央文藝評獎改革后的首次評獎,匯聚了近年來全國藝術工作者藝術創作的最新成果,獲獎作品主題意蘊豐厚、藝術表演精湛、舞臺呈現精彩,代表國家藝術形象,具有時代水平,展示了藝術家從高原邁向“高峰”的艱苦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