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麗嫻
摘 要: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已全面走進英語課堂,它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集聲音、圖像、文字、視頻、動畫等為一體,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情感體驗,創設語言環境,更好的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真正使樂學落到實處。多媒體技術應用于中學英語教學,對中學英語教師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本人深深地體會到除了不斷提高英語知識水平與教學能力之外,還必須加強多媒體技術業務進修,提高完善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以適應新時代教育事業的發展要求。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手段;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2-0053-01
一、多媒體教學的優點
(一)形象教學,優質教學。多媒體技術是視頻圖像、音響、圖形和文本借助于計算機硬件和軟件而實現的有機結合,再加上網上資源的充分利用,它能將社會、文化背景等人文因素形象化、具體化,克服文字符號過于抽象、單調的特點,向學生傳遞形象、生動、有趣的教學信息,有效地調動學生各個感官參與學習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情感體驗,創設語言環境,提高他們的聽、說、讀、寫能力,把課文內容與實際情境、事物聯系起來,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深刻的概念。
(二)信息量大,高效教學。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效率意味著“高密度”和“快節奏”。“高密度”是指“學生外語實踐的量大、面寬”,而“快節奏”指在設計多媒體課件時,教學節奏明快,練習轉換、環節交替緊湊。
使用多媒體教學方法有利于貯存大量信息,創設更多情境,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營造輕松、愉快、適度緊張的課堂氣氛,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教師將備課資料和收集到的信息,包括課文、練習、問題、演示,以及相關的預備知識、補充材料等教學信息利用多媒體有效地進行整合,充分發揮圖像、視頻、音樂、動畫等多媒體教學技術的作用。
在擁有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教室里,教師通過展示多媒體課件代替傳統的板書,既節省了時間,也加大了單位時間的授課信息。
二、如何進行多媒體教學
(一)研究教材,設計課件。課件設計要緊扣教材內容,突出重點和難點,針對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媒體,充分發揮媒體的最佳功能,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生理特點采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對學生進行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引導和點撥,重在培養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
(二)搜集資料,制作課件。搜集大量資料并進行精心篩選,提供恰當的視頻和音頻素材,創設各種必需的英語情境,制作出集文字、圖像、影像、聲音及動畫等各種信息和功能于一體的多媒體課件。
(三)運用課件,實施教學。在具體實施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到各層次學生的接受能力,并及時根據學生的反饋情況對教學計劃進行調整或修正,能力較強的教師還可適當增強課件的智能化、互動性,這樣才是真正掌握了多媒體教學的精髓。
(四)課后研討,認真反思。課后反思是積累教學經驗,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在教研活動中邀請同行或老教師互相聽課,收集教學研究信息及建議,有助于教師及時主動調整教學方案策略,積累教學經驗,提高教學質量。
三、多媒體教學中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
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從而為學生創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養營造理想的教學環境,這樣的環境正是創建新型教學活動進程的結構所必不可少的。但是,在這種教學活動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學生是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多媒體只是一種輔助手段。如果盲目地依賴多媒體,或者采用多媒體呈現教學內容,那么教師就會被多媒體束縛,起不到主導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多媒體只是屬于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起到調動學生積極性、啟發學生思路的作用。必須避免多媒體運用占據學生思考、分析的時間。教師在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系統時,要善于通過多媒體教學系統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回答,而不能限制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被動地跟著老師接受以計算機為主的多媒體技術。
(二)課件內容華而不實。在多媒體課件的運用中,有很多聲音、圖像、文字等,能大量的滿足學生視、聽的感官需求。于是,有些教師在課件中集中了大量聲音、圖像信息,造成無效信息泛濫,這樣既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又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同時也減少了學生在課上說的時間,英語課成了課件展示課。使用多媒體,是為了挖掘教材中的情景語言點,是為了“活化教材”,創造真實的情境。教師應充分利用無意注意的規律與積極因素,由引起學生無意注意到維持他們的有意注意,進而轉化為從事學習和創造活動所必需的“有意后注意”。在引入或呈現(presentation)這幾個環節時我們可以多用,在其他環節少用。在滿足教學需要的前提下,課件制作宜小、精、短、簡。
(三)課件風格與教師教學風格的一致性。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關鍵在于課件,而課件應該充分展現教師的教學風格。在課件設計過程中,教師應自己動手創作,自然地把個人教學風格融入其中,體現自己的教學思想,讓學生易于接受,從而達到教學目的。有些課件雖然有英語教師的參與,但主體內容卻是計算機教師根據英語教師所提供的構思憑感覺做出來的,英語教師由于計算機知識相對貧乏,無法參與課件設計,因此教學設計很難和課件設計協調一致。教師只有真正參與課件的制作,才能將其教學思想真正的體現在課件的設計與制作當中,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總之,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合理地使用多媒體教學系統,創設學習英語的情境,解決英語教學視聽等有關教學問題,使學生通過視聽感知英語語言素材,發展視聽能力;同時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從而引導學生進行量多而質優的聽、說、讀、寫綜合訓練,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上獲得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語言基本技能得到訓練,直接用英語思考和表達的能力得到培養,并為實現用英語進行交際打下堅實的基礎。中學英語教師應積極應對挑戰,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識,加強多媒體技術業務進修,積極從事多媒體技術教學課題的探討和研究,提高完善多媒體技術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以適應新時代教育事業的發展要求。
(作者單位:寶應縣安宜實驗學校)
參考文獻:
[1]李紅.多媒體教學在教學工作中的運用.內江科技,2008,2.
[2]呂娜.外語多媒體教學環境的構建與應用.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08,1.
[3]張會敏.淺議多媒體教學.職業與教育,2008,1.
[4]曹慧芳.巧用媒體教學模式優化中小學英語教學.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