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華
摘 要:根據(jù)云教育平臺的相關特點,進行云平臺環(huán)境下的歷史課堂教學模式構建,不斷開發(fā)和拓展中學歷史課堂教學的新模式和新思路,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極具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實踐學習環(huán)境,以最大限度的激發(fā)中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讓歷史教學內容更加多樣化和形象性,既符合教育教學的發(fā)展要求,也能夠滿足中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為此,本文將對云平臺環(huán)境下的歷史課堂教學進行研究分析,以期給相關研究者以有益借鑒。
關鍵詞:云平臺;歷史課堂;課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TP31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2-0074-01
一、云平臺在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我們看到了大量與“云”有關的概念,云終端、云計算、云平臺、云存儲等等,“云”的概念越來越成為人們口中的高頻詞。多樣、迅速、精準的“云”也在很大程度上被應用于教育領域中,其在教育教學中的有效利用,實現(xiàn)了以“云”替代計算機的轉變。云平臺在教育教學服務中的應用,打破了僵化、呆板的教育教學瓶頸,為教學課堂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動學生的積極學習和自主學習,并能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更多的優(yōu)秀教學資源,讓教師不再是信息來源的孤島,而是更具寬廣性的教學互動渠道,學生也會通過互助和共享而更加喜歡聯(lián)通他們的云平臺,讓師生均沉浸在歡樂、生機盎然、能“穿越時空”的云教學環(huán)境中。
二、云平臺環(huán)境下的歷史課堂教學探索
(一)利用微課進行難點、重點分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層疊的問題和僵化的教學模式一直都是歷史教學的“攔路虎”,特別是在呆板、僵化的歷史知識面前,啟而不發(fā)只會讓學生對歷史學習產(chǎn)生“抗藥性”,學生越聽越枯燥,教師越講越心煩,長此以往,學生便沒了學習興趣,教師也會因此而失去耐心。
在云平臺環(huán)境下,歷史教學完全可以以一種清新、灑脫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不再僅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可以轉變?yōu)槟軌颉罢n前預習、課堂解疑、課后反饋”的主動學習者。首先,教師可以在正式上課前將重點、難點知識進行分解、細化,并制作成微課視頻,而后將其發(fā)布到云平臺上,讓學生在云平臺的“自學區(qū)”進行觀看學習。此外,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自由選擇學習時間酌情進行自學。同時,還能自主掌控學習內容和學習進度,根據(jù)自己內在的難易程度評定選擇性的進行學習。當學生對新的歷史課程形成一定的了解后,教學難度也便隨之降低,學生必然會更加積極的參與課堂學習。與其他教學方式相比,基于云平臺進行的預習不但能有效提升中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針對性,而且還能更好的維護他們的自尊心。
(二)構建協(xié)作平臺,讓學生的學習思維和過程更具可視化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學生一人一書、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坐在同一個書桌上獨立的進行學習,即便教師通過其他方式讓學生之間進行互動,他們的互動范圍也僅限于自身周邊的狹小空間。時間一久,偏執(zhí)、孤僻的問題便會隨之產(chǎn)生,這無論是對學生的學習,還是對他們的成長、成熟來說都是有百害而無一益的。
云平臺環(huán)境下的云端教學通過互助、互動教學體系的構建,讓學生們在接收、獲取相關信息之余,還能更多、更廣泛的接觸志趣相投的學習伙伴。他們可以基于云平臺相互激勵、共同進行難題解決,甚至結成一個學習聯(lián)盟。
在云平臺教學中,歷史教師可以通特定模塊的構建,為學生創(chuàng)設優(yōu)良的自主化、個性化學習氛圍,讓學生根據(jù)自身學習情況自主進行“自我”因材施教。通過選擇人機交互模式,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對知識的掌握充分釋放自身學習的個性,讓學習更具樂趣,進而更有效的進行知識體系構建。例如,在歷史文化學習中,教師可以結合當代文化的特點和性質,針對性的在云平臺中進行知識對比和任務布置,讓學生結合現(xiàn)代社會的相關特點,各抒己見、共同討論,對于那些學習基礎尚差,學習能力不強的同學,教師也可以讓他們通過單向的方式陳述自己的學習疑問和質疑,由教師單獨進行指導和引導。在這種“群體、單個”的平臺交流中,學生必然會越來越喜歡這種交互式的學習方式,進而會釋放出更大的學習熱情,這無論是對教師的教還是對學生的學來說都是大有裨益的,而且還能做到教學互動、教學相長。
(三)融化信息孤島,拓寬教法渠道
在教學活動的傳統(tǒng)模式中,教師需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到達特定的教學地點,與學生進行時空限制條件下的教學實踐活動,而且教學的實際內容很難獲得妥善的保存。這種呆板的教學手段,僵化的教學理念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教師教學活動的空間,抑制教學創(chuàng)新的形成,而云平臺的利用,則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這種狀況。
在云端,教師可以通過特定空間的構建,將教學文獻、備課闡述、教學課件、課堂實錄、教學題庫等電子信息資源發(fā)到自己的空間之中,經(jīng)長期的累積便會形成一個擁有大量教育信息的教育資源庫,其對教師教學經(jīng)驗的積累和寫作功底的鍛煉均能起到很大的積極作用。通過總結、分析、反省,教師可以加速自身的成長過程,還可以與其他教師進行分享,形成一個互助的教研圈,教師們可以相互分享自己的優(yōu)秀教育資源,瀏覽彼此的教學動態(tài)信息,特別是,通過相互交流和共同討論,每位教師都可以在為他們出謀劃策的同時,獲得更多的問題處理建議,在潛移默化間實現(xiàn)自身教學水平的有效提升。
三、結語
總之,云平臺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為學生營造一個全新的學習環(huán)境,為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提供更大的自主探究、互助合作平臺,讓教學雙方均能獲得傳統(tǒng)教學所不具備的優(yōu)勢,這是中學歷史課堂教學發(fā)展的趨勢。
(作者單位:福建省仙游縣教師進修學校)
項目基金:此文系福建省仙游縣教師進修學校課題,課題名稱:《數(shù)字校園與學校教育現(xiàn)代化研究》,編號:閩教電館KT1356號
參考文獻:
[1]李玉霞.基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模式嘗試——以《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為例[J].中小學電教,2014(11).
[2]榮進.地方史資料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設計中的應用——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一課為例[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0(11).
[3]黃旺強.對初中歷史課堂進行有效教學的探討——以《春秋戰(zhàn)國的紛爭》為例[J].基礎教育研究,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