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菁菁
摘 要:如今,許多外語教師將方法論與實際教學相結合,用來研究外語教學,本文將從語用學的角度,揭示禮貌原則在外語教學過程中所起到的指導作用并為教師的課堂行為提供更多的指導性意見。
關鍵詞:禮貌原則;外語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h31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2-0116-01
人與人之間禮貌的產生,是人類文明進化的產物。在不同的地域,人們之間的禮貌方式也不盡相同,這就是禮貌用語的使用被納入跨文化交際研究中的原因之一。Leech的禮貌原則的提出,充實了應用語言學的研究。從心理學的角度,禮貌原則符合人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需求。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禮貌原則也決定了教學的有效性。
一、Leech的禮貌原則
1983年,Leech在Grice合作原則的基礎上,提出了他的禮貌原則,其中包含六條準則:
1、策略準則(Tact Maxim):使他人受損最小;使他人受惠最大。
2、慷慨準則(Generation Maxim):使自身受惠最少;使自身受損最大。
3、贊揚準則(Approbation Maxim):盡力縮小對他人的貶損;盡力夸大對別人的贊揚。
4、謙虛準則(Modesty Maxim):盡力縮小對自身的贊揚;盡力夸大對自身的貶損。
5、贊同準則(Agreement Maxim)盡力縮小自身和他人之間的分歧;盡力夸大自身和他人之間的一致。
6、同情準則(Sympathy Maxim)盡力縮小自身對他人的厭惡;盡力夸大自身與他人之間的同情。
從這幾條原則來看,Leech詮釋了禮貌應該如何被應用在人們的交流中。在研究者看來,禮貌被認為是一種行為也是一種能力,它可以幫助人們結成友誼,又可以使人們在一個相對和諧的環境中了解彼此,促進交流。同樣,在課堂之中,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多重關系也離不開禮貌原則。課堂中的互動,比如提問、答疑、批評、贊揚等等都體現了教師和學生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會更加頻繁,教師的言行就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巨大的影響。
二、禮貌原則與外語教學的關系
語言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所學語言,教師要想在短短45分鐘內就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語言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教師說話的內容、聲調、語氣、節奏、語言的構成都會對教學效果產生很大的影響。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將Leech的禮貌原則應用于語言教學,將會增進師生之間的關系,而這種情感之間的刺激同時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行為。
(一)策略準則和慷慨準則
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在傳統課堂中,一直是以教師為中心,既教師控制課堂。雖然提倡師生平等,但在某種程度來看,教師的主導地位還是沒有改變。在這樣的課堂中,教師決定著課程的進度,與學生的交流方式和傳授知識的手段。但作為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生來說,他們首先想從老師那里得到的是老師的尊重和理解。
從策略準則和慷慨準則的角度來看外語教學,教師們首要梳理好與學生的關系,在課堂用語方面作到講究策略,多使用禮貌用語和委婉的句式,少使用祈使句。
如:例1.Would you please answer this question?
例2.Answer the question.
站在學生的角度,他們更愿意接受第一句作為老師的提問要求,雖然問題是必須要回答的,但是委婉的句式不僅可以說明作為一名外語教師的素質,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欣然接受這種要求,使課堂教學順利地進行下去。相反,祈使句帶有命令的語氣,會讓學生產生排斥心理,在課堂中應該杜絕使用這種句式。因此,這種使他人少受損,多受惠的準則在任何課堂教學中都是非常實用的交際準則。
(二)贊揚準則和謙虛準則
在外語課堂中,用英語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稱贊是不可或缺的。由于外語教學更加注重口語、聽力、閱讀、寫作和翻譯能力的提高,對于那些不敢張嘴說外語的學生來說,鼓勵,贊揚和降低老師的身份能讓學生消除緊張心理,用放松的心態對待英語學習。
在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應用Marvelous!/Excellent!/Very Good!這樣的句子來稱贊學生,讓學生覺得自己受到了鼓勵,以爭取更大的進步。當學生犯了錯誤,老師可以說“It doesnt matter.Dont be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When I was in you age,I always made such mistakes.”老師以這種降低自己身份,現身說法的方式來緩解學生犯錯誤后的緊張情緒,這樣的方式不但增進師生關系,還可以消除顧慮,促進學生學習的動力。
(三)贊同原則和同情原則
互動,在大學外語課堂中非常重要。教師和學生的溝通無障礙,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師講解,提問,解釋學生反饋的過程中,教師無疑會穿插很多語言。這些語言是否委婉,是否會傷害學生學習外語的積極性,都是教師要考慮的因素。
如:例1.Your answer is totally wrong,and the right one is…
例2.Well,your idea is wonderful,but what about…?
在外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犯錯誤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對學生的錯誤采用先贊同后指出的原則能在最小程度上傷害學生的感情。與此同時,對不同水平的學生要一視同仁,不能用語言和行為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貶低和訓斥,即便是基礎特別差的孩子,也要在表示同情的基礎上,委婉地指出他的缺點和不足,作為今后調整學習的借鑒,而不把老師的這些行為當成是對他們的攻擊和侮辱。
總之,禮貌原則穿插在外語教學中的各個環節,作為外語教師,不僅要關注教學效率的提高,還要從心理學和情感需求的角度與學生平等地溝通,讓他們愛上學習外語,讓外語教學朝著更加積極和良性的方向發展。
(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大學外語教學部)
參考文獻:
[1]Leech,N.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
[2]Margaret,E.Gredler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Theory into Practice[M].Prentice-Hall Inc,1997.
[3]何兆熊.新編語用學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2000.
[4]潘盼.禮貌原則在師生交際中的應用[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06,89(2).
[5]張厚粲.行為主義心理學[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