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小杰
摘要:針對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率低的現象,通過對我國高校工程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就業定向的解讀,與在校學生的問卷調查結果,分析畢業生就業率低的原因。針對問卷調查中學生不看重管理學課程的現象,分析管理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就業角度出發,針對管理學教學現狀對管理學教學改革提出一些建議與思路。
我國工程管理專業正處于研究探索階段,盡管各個高校在專業課程設置方面側重點不同,但是培養地基本都是具有管理學、經濟學、工程技術及法律法規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其就業途徑也很廣泛,可以在建筑單位、設計單位、投資咨詢單位、工程監理單位、政府經濟管理部門、高等院?;蚩蒲袡C構從事相關工作,就業前景十分可觀。但從最近幾年的就業情況來看,工程管理畢業生的就業率,卻不太理想。有的畢業生甚至抱怨說自己的專業沒有土木工程、建筑學專業就業目的明確,競爭力強,甚至不知道自己適合什么崗位。針對這種情況,對在校學生做了一份問卷調查。從調查結果分析發現:?
一、畢業生對自己的專業定位不清楚
通過對三個年級隨機發放的100份調查問卷中發現僅有10%的學生認為《管理學》、《組織行為學》等管理類課程對就業有幫助,而大多數的同學的關注點僅僅是工程技術、工程經濟類課程。殊不知,工程管理培養地是具有工程經濟、工程技術、管理和法律法規知識,能夠進行項目決策與全過程管理的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復合應用型高級管理人才。其課程設置側重于管理能力的培養,對技術類課程以講清概念為主,注重的是知識的廣博與綜合運用能力。學生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技術及經濟課程的學習,嚴重忽略了管理及法規知識的學習。如果說把技術、經濟、管理和法規課程比作一輛汽車的四個輪胎,那么少了管理和法規這兩個輪胎,試問這輛汽車怎么駕駛?再者將三大力學合并為工程力學且學時僅為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總學時三分之一的工程管理學生,拿什么與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競爭施工及設計崗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學生沒有準確定位自己,沒有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以卵擊石,焉會勝出?
二、畢業生對管理學的定位不清
學生對《管理學》的認識僅僅停留在一門課程的階段,學習《管理學》僅僅是為了完成學習任務,拿到學分正常畢業。有些同學覺得《管理學》課程是純理論學科,十分枯燥無味,所以逃課、曠課或上課期間注意力不集中,開小差。?殊不知,《管理學》是我們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門學問,是我們行走于職場、行走于人生的除去專業技能的另一只腳。如何與人相處、如何與人打交道、溝通交流是作為個人魅力的直接體現。沒有學好《管理學》則可能影響你以后的發展。
三、教材及參考資料與學生脫節
教師所用教材及參考資料案例大多以大型公司中高層管理為主,超越了學生的理解范圍,無法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作為大型企業高管所面臨的問題,與學生現階段所處環境嚴重脫節,引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教學方式、方法問題
絕大多數的課堂教學仍采用老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傳統教學方式,照本宣科式的講解令學生感覺十分枯燥,沒有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這種純理論的被動式教學方式使學生不能全身心的投入課程學習,甚至產生厭學心理。
五、教學資源問題
因為管理學課程是一門將多種專業理論知識融會貫通綜合運用的課程,不像數學、力學課程,只要記住公式就可以解題,它受情商、閱歷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它對代課教師的要求較高,且不容易出成果。帶該門課程的老師多為閱歷少,生活經驗匱乏新進教師,在講解時沒有與學生切身利益相關的吸引學生眼球案例,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針對以上問題,通過與學生溝通及自身授課經驗,提出一些個人見解如下:
1、完善培養機制
在學生入學教育時,應將該專業的培養目標及就業方向給學生及家長詳細講解,讓他們明白該專業究竟培養的是什么方向的人才,應該做好哪些方面的知識儲備,主干課程有哪些,讓他們清楚地認識到作為一個合格的工程管理畢業生應該完成哪些課程的學習。
2、改善教學手段
首先,為了引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第一次課就應該講解該門課程的重要性以及它對學生事業及人生的影響,讓他們從內心層面去接受《管理學》,有意識的培養自我管理的能力。其次,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上課之初要讓他們觀看一些跟本次課程相關的電影,電視劇片段,將他們的注意力吸引到本次課的學習當中。比如通過觀看電視劇《亮劍》片段,讓學生討論李云龍作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他在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創新等方面才能是怎樣實施的,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管理者。在講述人力資源計劃時,可以剪切電視劇《杜拉拉升職記》中關于杜拉拉進入世界五百強企業DB,為打開局面和融入集體所做的各種努力的片段,讓學生學習作為一個職場新人如何快速的融入集體,為以后進入職場適應工作環境打好基礎。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還可以采用圖片,音頻、游戲、小組討論等教學手段,講解溝通的內容時,就可以先引入綜藝節目快樂大本營中的畫畫板的心有靈犀環節,通過讓同學們邊做游戲邊領會溝通的重要性。為了鞏固學生對決策與決策方法的理解,我們可以讓學生做一個關于元旦晚會的策劃,讓他們分組討論并給出自己的完整策劃方案,對完成情況好的組給予一定良化加分。3、改善教學教學案例,優化教學資源
打破傳統的理論教學方法,改用案例教學。每節課不再是單純的理論講解,而是采用相關案例引入章節內容。市場上關于教學案例的書籍不多,切合學生當前現狀的更是少之又少,我們應當加大編制日常生活的管理學案例,務必使案例與學生利益相關。另外可以聘請校外專門從事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員來承擔該課程的講授。還可以采用校企聯合辦學,給學生提供一個可以實踐平臺,也給企業提供充分的勞動力,既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也為企業節約開支,實現雙贏。
4、改革考試制度,增加管理學實踐環節
僅僅利用簡單的閉卷考試來衡量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是不夠的,應該讓學生利用暑假的時間去企業實習,并寫實習心得,通過回訪他們在公司的人際溝通與協調能力表現給予量化,將卷面成績與實踐表現綜合量化,以了解學生對管理知識的掌握程度。
結語
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只有充分認識到管理類課程的重要性,積極學習踐行管理理論與方法,顯著提高他們的管理能力,逐步培養為具有管理學、經濟學、工程技術及法律法規知識的合格管理人才,才能顯著提高其就業率。
參考文獻:
[1]孫國帥,劉曉偉. 理工院校工程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 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5:134-136.
[2]李英,王晨筱. 論基于能力培養的管理學教學改革[J].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06:55-57.
[3]劉宇,何小芊. 面向本科生的管理學課程體驗式教學方法探索[J]. 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20:255-256.
[4]劉七軍. 新形勢下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的路徑思考[J]. 科教文匯(中旬刊),2015,10:71-73.
[5]王廣旭. 情境教學模式在高校就業指導課中的應用[J]. 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5,04:136-138.
[6]阮文彪,朱靜,田濤. 管理學課程建設與教學模式改革初探[J]. 高等農業教育,2009,12: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