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劍鋒+劉璐
摘要:中職生是學生個體中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他們初中畢業,年齡在14-17歲左右,年齡普遍偏小,他們大多是成績原因沒有進入高級中學,他們有著比較鮮明的個性與特點:例如自卑但反抗性強烈,思維活躍但缺乏學習動力,渴望得到認可但存在交流障礙,因此在這樣的班級里,幾十個鮮活的個體構成了一個班集體,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在一塊兒相處,學習、生活在一起,但經常由于交流溝通等問題,中職生之間非常容易出現摩擦和產生矛盾糾紛,作為班級管理者的我們不能有所懈怠,馬虎大意,一定要把學生問題放在首位,及時的為學生處理相關問題,避免問題積累以致釀成后患。因此需要輔導員掌握一些基本的處理學生沖突的有效辦法。
一、中職生的特點
中職生年齡較小,在14-17歲左右,他們由于學業原因,沒有升入高級中學,他們相當一部分自控能力差,自律性不好,由于學習成績不好,長期承受老師和家長的過多指責,已經成績優良的同學們的歧視,有部分學生由于家庭原因,來自單親家庭或者貧困家庭,相對而言,他們更加缺乏關心愛護,長此以往很容易形成自卑抑郁心理,對外界反應偏慢,逐漸對學校對外界環境帶有漠視、排斥、恐懼的情緒,因此這些學生在處理突發問題時十分欠缺有效的溝通方式,因此彼此間十分容易因為小事瑣事一言不合就起沖突。
二、做好前期學生工作,如何有效避免沖突
輔導員應該通過新生開學前期的軍訓工作以及新生適應性教育充分和學生接觸,多下寢室,充分和同學接觸,減少距離感,師生之間的通過多次開展班會、團日活動,已經日常接觸交流,使同學們互相認識,互相熟悉,從寢室開始,讓寢室內有一個和諧融洽的氛圍,鼓勵他們互相之間多多交流,讓大家打開心扉,使大家保持一個和睦融洽的關系,逐漸演變成為兄弟姐妹這種親密無間的關系,大家有了
十分熟悉的了解和融洽的關系,以后遇到事情,遇到沖突,處理問題就不會那么容易沖動,這就是把學生的前期思想工作做好,這就大大降低了學生發生沖突的概率。
三、首先要深入細致的調查沖突的原因
學生們長時間在一塊兒相處,雖然可能彼此熟悉,但沖突矛盾不可避免,而且還有別班外系的同學,稍微處理不當,就有可能產生沖突糾紛化解學生中的矛盾沖突,出現沖突時,我們要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及時進行制止,避免情況惡化,同時安撫好學生情緒,讓氣氛緩和下來,讓涉事同學保持冷靜,告訴他們要相信老師,老師會秉公處理,給大家一個滿意的交代,這時候教師就要首先及時性地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而不能道聽途說、捕風捉影,更不能用老眼光來看人,胡亂猜疑,否則老師帶有色眼鏡看人,經常會這在一定程度上委屈甚至傷害了一部分學生,增添學生的反感和厭惡心理。因此,班主任對于學生中發生的自己尚不知情的問題,要親自進行全面系統、有計劃地摸索底細。不能采用“我猜想……”、“我估計……”的方式去捕風捉影,而應該把事情調查清楚以后再做決定。
四、正確處理和善待學生間沖突,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
學生出現沖突并不全是壞事,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學生互相熟悉了解的一個重要過程。所謂不打不相識,沖突得到妥善解決,雙方握手言和,做好朋友,何樂而不為?通過解決沖突,使該生會深刻地認識到此事不該做和該怎樣做,對他來說是成功的,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了。同時作為班主任對于學生間發生的沖突,不應心煩意亂,動則訓斥,諷刺挖苦,甚至歧視、體罰,要“多用情,少用氣”,以情感人,以情動人,有時可進行“冷”處理。正如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所說:“不能克制自己的人,就是一臺被損壞的機器?!辈扇∏擅畹匾龑?,把沖突當成認知過程的一部分,強化對事物意義的認識,促成對事物意義的建構。應冷靜下來反思自身的工作,不能草率地采取一些不正常的教育方法,甚至違背教育理念體罰學生。
五、培養寬容心理,化解矛盾沖突
常言道: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我們要向學生傳遞正能量,韓信尚且能忍胯下之辱,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此話不無道理,學生年輕血氣方剛,既容易沖動,所以要多次告誡學生遇事一定要冷靜,不要受到不理智的同學語言甚至動作上的干擾或者挑釁,從而一時沖動,而引發沖突進而一發不可收拾,引起惡果。逐步培養學生具有高尚的寬容心,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從而提高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倡學生不妨嘗試著主動向對方說一些寬容的話,誠摯、友善、寬容的話語,會撫平學生間的隔閡,這樣從善意出發,多說一些寬容的話,往往能夠觸動對方心靈的最深處,從而使學生明白善惡是非。作為班主任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多找身邊的實例,加強宣傳教育,多引導學生,教育學生要有寬容之心,逐步減少、降低沖突的發生,構建和諧班級。
總之,我們一方面需要花大量時間精力對學生進行適應性教育,通過班級活動、團隊訓練等相關方式手段,使大家互相熟悉,營造一個良好和諧的氛圍,降低發生沖突糾紛的可能,另一方面在面對學生發生沖突時,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及時制止,并要采取妥善的方式,工作方法盡量人性化,細膩一些,以人為本,充分讓學生體驗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彼此雙方交換位置,換個角度看待沖突事件,做到心平氣和,同時,最好能使學生自己意識到所犯的錯誤,如果學生意識不到,那就告訴他們為什么不能這樣做和應該怎樣做,這個過程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個人情緒,應該在一個氣氛輕松的環境下進行。幫助鼓勵學生勇于承認沖突的過錯,善于改正過錯,尊重學生人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讓他們冷靜下來,引導他們互相“咽下一口氣”,做到化干戈為玉帛。心平氣和地思考發生沖突的全過程,主要想想自身存在哪些不足。再讓學生匯報情況,讓雙方冷靜思考,之后盡量讓學生自主解決,最后教師對雙方進行教育,并告誡全班如果遇到類似情況,應該保持冷靜,積極處理,避免發生沖突:最大限度使學生認識自身行為的不合理性,使他們切身體驗,這就需要我們的教師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動人;如果能做到以上幾點,這就把矛盾沖突交沖突雙方自己解決,做到了以人為本,使學生印象更為深刻。也可以很好的避免下次類似情況的發生,同時培養了學生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妥善化解學生矛盾努力構建和諧校園,程樂新《無線音樂·教育前沿》,2014
[2]胡煥麗,正確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糾紛《河南教育:職成教版》,2013